我国第三大河流首次全面“体检”,发现哪些神奇生物

岭南大地,西江蜿蜒流淌。西江为珠江流域主流,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广东,于珠江三角洲注入南海,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华南地区最大河流。

河水奔涌、水量充沛,这条大江里,有哪些珍贵的生物资源?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珠科院”)牵头开展了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首次对西江流域开展全面系统的“体检”。目前项目已实施两年,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许多神奇生物的面貌浮上水面。

鉴定鱼类245种,发现鱼类原缨口鳅属、洞鳅属、盘鮈属和拟鲿属4个新种

为什么要开展西江流域鱼类资源与多样性科学考察?

项目负责人、珠科院院长陈文龙介绍,西江流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湍急的河流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丰富的鱼类多样性。据资料记载,分布于西江流域的鱼类有500余种,占全国淡水鱼类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包括诸多适应特殊生境的鱼类,如生活在喀斯特洞穴环境的巨须金线鲃和多斑金线鲃,生活在激流环境中的粗须白甲鱼、斑纹华沙鳅、贵州爬岩鳅和异华鲮等。

“同时,西江流域是鱼类进化生物学问题研究的理想区域。”陈文龙介绍,我国是野鲮亚科属级类群的分化中心,而泉水鱼、鲮、纹唇鱼、巴马拟缨鱼、卷口鱼和四须盘鮈等物种仅见于西江流域。

科学考察取得了哪些成果?

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鹗介绍:“2020年项目启动以来,科考组共布设109个调查断面,翻越高山深谷,踏过急流险滩,足迹遍布西江发源地(云南沾益县)、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和河口区,以及流域内抚仙湖等高原湖泊群。”

经过两年调查,科考组发现了原缨口鳅属、洞鳅属、盘鮈属和拟鲿属4个鱼类新物种,发现了三角鲂、赤眼鳟、黄颡鱼和黄尾鲴等重要经济鱼类在流域内有较大野生种群。

“科考组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汇编了西江流域漓江、红水河、右江和柳江等河流鱼类资源的历史数据,基本摸清了调查水域鱼类资源及其主要产卵场位置、产卵规模等现状,初步评估了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受威胁程度。”张鹗介绍。

鉴定出底栖动物255种,发现米虾属新种4种

调查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此次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陈文龙说:“底栖动物在河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中不少种类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对流域有关底栖动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少数支流和干流河段,开展全方位底栖动物调查,对维持和保护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谢志才介绍。

科考组精心布点、系统调查、规范采集,在西江流域(不含河口区)共布设100个底栖动物调查点位。

截至2021年12月,科考组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55种,隶属5门10纲27目98科202属。其中,水生昆虫共计173种,是流域的优势类群;软体动物45种;寡毛类16种。

分析显示,西江流域水质指示生物昆虫(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在支流较为丰富,而寡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在干流和湖泊较多。

鉴定浮游植物物种80余种,采集浮游动物标本2500余号

“浮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组成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道明介绍。

显微镜下,席藻、隐藻、小球藻、直链藻等似链条,似弹簧。调查发现了形态各异的浮游植物。科考组在西江流域五大高原湖泊(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西江干流、主要支流等流域,共布设105个调查点位,累计进行了6次野外生境调查与样品采集。

科考组共采集浮游植物标本3000余号,拍摄浮游植物生境照片500余张、浮游植物显微镜照片413张,鉴定浮游植物物种80余种。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南盘江、北盘江段浮游植物在丰水期及枯水期以硅藻门为主,在平水期以绿藻门为主。红水河至浔江段浮游植物优势种有席藻、隐藻、小球藻、直链藻、微囊藻等,密度多表现为上游大于中游大于下游,夏季高于秋季。

在浮游动物资源调查上,科考组采集浮游动物标本2500余号,拍摄浮游动物生境照片500余张、浮游动物显微镜照片400余张。

此外,科考组还调查了水生植物资源。“科考组累计鉴定物种40余种,在环江采集到中国特有种广西隐棒花,并观察和采集到外来物种睡莲、再力花等14种。”黄道明介绍。

分析结果显示,西江流域干流、支流以及5个高原湖泊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在高原湖泊,支流漓江、右江等开展了湿地生态修复的区域,其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桂江、北盘江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而黔江由于水生植物稀疏,未形成典型的群落特征。高原湖泊优势种有苦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

为河口区水生生物“查户口”,累计采集水生生物标本2000余号

西江流域河口区从西江下游河网区天河水文站开始分流,后经磨刀门水道、崖门水道、虎跳门水道及鸡啼门水道注入南海。

通过两年科学考察,科考组共出征4个航次,行船累计超过2500公里,累计采集水生生物标本2000余号,鉴定浮游植物273种、浮游动物163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37种、鱼类73种,拍摄水生生物标准图片450余张,获取水生生物物种分布信息560余条。

调查结果显示,西江流域河口区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和蓝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种类为主;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表现出从内河水道向河口增多的趋势;鱼类种类数由上游至口门处呈递增趋势。

“科考组已初步系统掌握了河口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生物和中华白海豚种群现状。”陈文龙介绍。

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说:“西江河口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应重视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

下一步,项目组将综合各单位多学科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科学扎实的考察,为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多样性保护、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THE END
0.中国哪些世界遗产符合生物多样性标准?黄山生物圈保护区有2385种高等植物和417种脊椎动物,以全国0.044%的陆地面积,分布着全国6.92%的植物物种和9.55% 的动物物种。黄山-怀玉山区是我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3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属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626874197139:7;a?:;A56368/uqyon
1.《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新闻中心正式开放该宣传片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主视频。普者黑 别有洞天的生物乐园我国云南文山州丘北县的普者黑位于滇黔桂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地带。“普者黑”是彝语,意思是鱼虾丰美的池塘。这里有溶洞、湖泊、高原,喀斯特湿地。最为奇特的是,还保留住了喀斯特地貌区最为珍贵的地表水,形成了非常罕见的大jvzq<84o0pkxu7hevx4dqv4424703942;1GSVR=MuFP1IoYrvZ?ZXbUGcH82395;0unuou
2.杨胜天:统筹协调好乡村振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根据喀斯特地貌特征,统筹规划村镇布局,尽可能保留喀斯特峰丛林地与村镇交错分布的传统格局;注重保护喀斯特峰丛原有森林和动物资源,使生物资源密集分布且保持密切的信息交流;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整村镇面积扩张的速度与规模,以森林保护政策扼制乡村居民用地的无限增加,避免村镇面积过大对生物多样性的阻隔作用增强。其次,要合理jvzquC41yy}/iƒsw0gjv0ls1kplp1:7;41738<90jvs
3.云上贵州生物多样性的王国贵州是喀斯特的王国,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成就了贵州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喀斯特地貌的出露区域占贵州全省面积的73%,峰林、石林、峡谷、盲谷、溶洞、天坑等各种地貌类型应有尽有。 这里孕育了2.45万余种动植物,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这里是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地,生长着梵净山冷杉、辐花苣苔、喙核桃、异形玉叶金花、jvzq<84yyy4junsnkp4dp8xhaC948:::D3796=95FC>1E@F:F4767M566a81;h>G6G:8HO=940nuou
4.石淋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政策研究.pptx1. 石淋区域的形成机制:分析石淋(岩溶)地区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其与水文条件相互作用导致的特殊喀斯特地貌,如溶洞、地下河、峰林等。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探讨石淋区域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岩溶发育过程带来的地质灾害类型(如塌陷、滑坡、地面塌陷等),以及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影响程度。3. 地貌对生物分布格局影响:jvzquC41yy}/vjtfqey/exr1r/7369=348;80qyon
5.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摘要】: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区域发展水平,威胁长江、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喀斯特区生境异质性高,生态因子组合小生境类型多样,生境限制是石漠化治理的基础,同时决定着石漠化治理难度大。喀斯特小生境的水、热生态因子特征不同,但已有的研究不连续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87=.39725663;>3jvo
6.我校生物与环境学院植物科学系科研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文章【南林新闻中心讯】近日,我校生物与环境学院植物科学系副教授段一凡,青年教师李蒙、许可旺,联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美国密苏里植物园等研究人员,依托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在国际顶级综合性刊物《Science》(影响因子47.728)第374卷第6568期发表题为“保护中国喀斯特洞穴生境”(Protect ChinjvzquC41yy}/pskw0gjv0ls1pn~x1;5442>438n47887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