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南部地区的高温天气产生是如何产生的?
3.2.1
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分布(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课标要求
一、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2.形成的基础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二、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1.“冷热不均使(大)气(运)动”,形成单圈环流单圈环流形成的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不自转③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知识网络构建
2.“地球自转使(大)气偏,形成三圈环流(行星风带)”掌握关键点①风带约占20个纬度范围,气压带约占10个纬度范围②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属于热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动力成因。③分布特点:a.南北风带、风向对称,且东风和西风交替出b、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三圈环流形成的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凉、干暖、湿暖、湿冷、干热、湿冷、干热、干热、干冷、干暖、湿暖、湿掌握关键点④气压带与风带对气温的影响根据其纬度判断
判断关键对降水的影响典例气压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西风影响的大陆西岸地区;信风影响的岛屿/陆地的东岸地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西风影响的大陆东岸地区;信风影响的岛屿/陆地的西岸地区风带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西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信风带、极地东风掌握关键点⑤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看垂直方向的气流;风带看气流的纬度和海陆流向)
3.“地球公转使其移”假设条件:①地表均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向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掌握的关键点(季节判断):30°-4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则该半球夏季,受西风控制则该半球冬季;赤道全部位于某半球,则该半球则为夏季。
4.“海陆分布使其(气压带)断”假设条件:①地表不均匀②地球自转③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海陆相间分布下垫面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高低气压中心气压中心随季节而发生变化季风环流1)断裂过程及高低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1月份,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了海洋上的低压。形成冰岛和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0°N掌握关键点1.亚洲高压中心的气压值10362.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大致分布的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90°E40°N50°N180°E2)气压中心的分布
7月份,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了海洋上的高压。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掌握关键点1.亚洲低压中心的气压值9962.亚洲低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分布位置(纬度和海陆位置)30°N70°E150°W
3)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a.典型分布区及盛行风的成因和特点
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
赤道低气压带东亚季风南亚季风赤道低气压带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掌握关键点:南亚和东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当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后,由南半球东南信风和澳大利亚高压吹出的东南风叠加后的东南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向右偏向力的作用下而逐渐形成的。赤道赤道南亚季风、东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的特殊性
类似南亚夏季风成因的地区(重点掌握):几内亚湾北部沿海区域的西南风1月7月
b.类似南亚夏季风成因的地区(重点掌握):澳大利亚北部的西北季风冬季,赤道低气压南移动,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西北季风
7月因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南风,1月因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亚洲高压产生的偏北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北风,c.类似季风环流的地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盛行风1月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华北平原及其以北典型的西北季风华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典型的东北季风?
7月陆地升温速度快,形成亚洲低压海洋升温速度慢,形成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压带,在夏季常常被分割成两个高压中心,以西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东为夏威夷高压;影响我国的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和亚洲陆地的低气压。注意气压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