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迟缓年加重周,病因有点复杂……低血压帕金森症状小脑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别漏了这个病因!

“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仿佛是帕金森病 (PD) 的代名词,但是临床上出现上述两种特征一定是PD吗,诊断思路又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

病例资料

女性,57岁,主诉“运动迟缓3年,加重1周”入院。

现病史: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运动迟缓、走路变慢,四肢僵硬,走路摆臂减少、小碎步,左手静止性震颤,伴便秘,头晕,诉活动时感身体摇晃、头重脚轻,无嗅觉消失,曾在外院诊断PD,给予“左旋多巴、苯海索”等治疗,症状稍好转。

1周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全身乏力,走路有脚踩棉花感,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可,夜间入睡困难、易早醒,夜间偶有大喊大叫,大小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反应可,面部表情减少。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稍高,左侧明显。左手可见静止性震颤,双侧轮替试验稍变慢,左侧明显。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尚稳准,Romberg征睁眼闭眼均不稳。双侧肢体痛、温觉对称正常,双下肢音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减退。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对称增强,双侧跟腱、膝腱反射对称减退,双侧Babinski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卧位血压148/89mmHg,心率67次/分;

立位即刻血压111/77mmHg,心率78次/分;

立位3min血压118/80mmHg,心率73次/分;

立位5min血压125/76mmHg,心率70次/分。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初步诊断为:PD?暂时给予调脂稳斑、抗帕金森、营养脑细胞、增强胃动力、润肠等治疗。

继续完善相关检查:血、尿、便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女性肿瘤全项、甲功全项、感染免疫指标、叶酸、维生素B12均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彩超示:黑质回声强度Ⅱ级 (图1) 。

图1

头颅:DWI未见明显异常;MRA示左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头颅MRI示:左额叶数个小缺血灶。脑桥条形T2WI、FLAIR序列稍高信号影;双侧小脑萎缩可能;结合临床症状,多系统萎缩不除外。SWI序列未见异常低信号影 (图2) 。

图2

脑代谢PET CT:双小脑萎缩可能,小脑及蚓部代谢不对称性显著减低,右侧尾状核头代谢较对侧轻度减低。

皮肤交感反应:四肢SSR异常。

神经心理量表评估: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 25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1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 21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16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27分,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 (HIS) 2分。

神经电图+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1.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左侧胫神经运动传导近端波幅略减低、右侧速度减慢;余被检神经未见异常改变;

2.反射测定:双侧胫神经H反射测定未引出肯定波形;双侧胫神经F波测定正常范围;

3.肌电图:右侧股内侧肌重收缩动作电位略减少,左侧肛门外括约肌轻收缩偶见卫星电位、波幅略增高;余未见异常改变;结论:神经源性损害。

膀胱残余尿超声示:膀胱内未见明显异常;膀胱未见明显残余尿。

综上,诊断为1.(很可能的)多系统萎缩;2.脑梗死;3.焦虑抑郁状态。治疗上,给予抗帕金森症状、活血化瘀、调节情绪、改善睡眠、抑酸护胃等治疗后,患者运动迟缓、走路不稳较前好转。

定义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中老年起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PD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及锥体束征等症状。

由于在起病时累及这三个系统的先后不同,所造成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最终会出现这三个系统全部损害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目前MSA主要有两种亚型,其中以PD综合征为突出表现的临床亚型称为MSA-P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者称为MSA-C型。

1.运动症状:

(1)MSA-P亚型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伴肌强直、震颤或姿势不稳但PD的“搓丸样”震颤少见,50%患者出现不规则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大部分MSA患者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较差,但约40%患者对左旋多巴短暂有效,但维持时间不长,且易出现异动症等不良反应。

(2)MSA-C亚型主要表现为步态共济失调,伴小脑性构音障碍、肢体共济失调或小脑性眼动障碍,晚期可出现自发性诱发性眼震。

(3)16%~42%患者可伴有姿势异常(脊柱弯曲、严重的颈部前屈、手足肌张力障碍等) 、流涎以及吞咽障碍等。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往往是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频多、膀胱排空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等,男性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勃起功能障碍,女性为尿失禁;心血管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反复发作的晕厥、眩晕、乏力、头颈痛。

3.其他症状:睡眠障碍是MSA患者早期出现的特征性症状,主要包括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白天过度嗜睡及不宁腿综合征。另外,有50%的患者出现白天或夜间吸气性喘鸣,尤其是在晚期患者中更多见。夜间吸气性喘鸣常与睡眠呼吸暂停同时存在,MSA患者通常不伴有痴呆表现,但约1/3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伴注意力缺陷,情绪失控以及抑郁、焦虑、惊恐发作等行为异常。

辅助检查

1.神经影像学检查:

(1)头颅MRI表现为壳核、小脑、脑桥萎缩。T2加权像脑桥十字形增高影 (十字征) 、壳核尾部低信号伴外侧缘裂隙状高信号 (裂隙征) 为MSA相对特异的影像学表现。高磁场 (1.5T以上) MRI T2加权像可见壳核背外侧缘条带状弧形高信号、脑桥基底部十字征和小脑中脚高信号。

(2)18F-脱氧葡萄糖PET显示壳核、脑干或小脑的低代谢,有助于诊断,且此检查区分PD、MSA及其亚型的敏感性及准确率较MRI更高。SPECT检查可发现突触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失神经改变。

2.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膀胱功能评价:有助于发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松弛;

膀胱超声检测残余尿量有助于膀胱排空障碍的诊断,残余尿量大于100 ml有助于MSA的诊断。

(2)心血管自主反射功能评价:卧-立位血压检测及直立倾斜试验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1];24 h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患者夜间高血压。

(3)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神经源性受损改变。此检查是一种评价MSA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的客观检测手段,对MSA具有支持诊断作用,但难以鉴别MSA-P亚型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在怀疑MSA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

3.123I-间碘苄胍(123I-MIBG)心肌显像:

可区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交感神经节前还是节后病变,PD患者心肌摄取123I-MIBG能力降低,而MSA患者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病变,节后纤维相对完整。

4.神经心理检测:

评估MSA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5.基因检测:

目前MSA疾病尚无明确的致病基因,但研究发现SNCA基因、COQ2基因变异位点可增加MSA的发病风险。FMR1基因、SCA1、2、3、6、7、17等基因的筛查有助于MSA的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2017年MSA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

根据此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 (很可能的) 多系统萎缩。

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自主神经障碍和PD综合征进行对症治疗。

1.对症治疗:

(1)体位性低血压:血管α-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能迅速升高血压 (30-60分钟) ,初始剂量为2.50 mg/次,每日2~3次,最大剂量为40mg/d,监测卧、立位血压。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出现尿频,若无法耐受,应及时停药。如果卧位血压高于正常,不建议服用盐酸米多君。改善体位性低血压亦可试用溴比斯的明,据国外文献报道该药可缩小卧、立位血压变化。

(2)排尿功能障碍:尿失禁可选用曲司氯铵20 mg (2次/d) 或15 mg口服 (3次/d) ;或奥昔布宁2.50~5.00 mg (2~3次/d) ,但需注意该药的中枢性不良作用,或托特罗定2 mg口服 (2次/d) 。残余尿量大于100 ml是留置尿管的适应证,晚期患者可行耻骨上尿道造瘘。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去氨加压素可减少夜尿并改善清晨体位性低血压。

2.帕金森综合征:

(1)僵直和动作迟缓:尽管服用美多巴等药物效果不明显,但相关指南仍推荐增加美多巴的剂量,认为仍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注意美多巴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不良作用。

(2)行走不稳:脑干小脑萎缩可引起共济失调,同时伴发姿势反射异常。可尝试予以胆碱类药物治疗。另外,可在改善体位性低血压,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平衡康复训练。

(3)帕罗西汀可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3.神经保护治疗:雷沙吉兰:作为新型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抑制药,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均显示该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3]。

小结:

目前,在MSA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 其病因尚未明确,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期待以后更多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2]唐北沙,陈生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等.多系统萎缩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10):1055-1060.

文本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审核:邓才洪 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足踝部损伤及退变的影像学表现,太实用了!好医术文章定义 Conner 于1958年首先提出跗骨窦综合征这一概念。这是基于关节轻微不稳定、韧带撕裂、腱鞘囊肿、关节去神经等病变,对跗骨窦区疼痛作出的诊断 跗骨窦解剖 跗骨窦是位于距骨颈和跟骨前上侧之间,由后内向前外走形的锥形间隙 依据管腔形态分为两部分,前外侧部管腔较大为跗骨窦腔,后内侧部管腔较小且长为跗骨窦管 jvzquC41yy}/jjt{kunv0xwi1ykc1jwvkerf1<969
1.轻斜证是什么病轻斜证指的是倾斜综合征,倾斜综合征是一种身体不成直线的病。倾斜综合征又称身体不成直线、pusher征、中心轴偏移,通常是指偏瘫病人在所有的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校正其姿势的尝试,就是说抵抗使体重向身体中线或过中线向健侧移的校正,多见于右侧半球jvzquC41yy}/orfqujuv0wjv1cxuklqg1Zw[{nsrQMQSm@Fr80nuou
2.AV综合征疾病百科A-V综合征较常见原因,有斜肌功能异常的A-V综合征常引起旋转性斜视。由斜肌功能异常的A-V综合征产生旋转性斜视,以水平肌止端倾斜矫正后,其旋转斜视不能矫正。而这种旋转斜视用眼底照相检查证实。 3.上、下直肌的原因 Brown认为上、下直肌的功能强弱是形成A-V征的一个原因,由于这两条肌肉均有使眼球内转的次jvzquC41yy}/fs}to{/exr1fkyfc|j142771>jXQC]bG7mvon
3.脑瘫轻微症状脑性瘫痪病因和治疗2022年多方位解读什么是脑瘫? 脑瘫(脑瘫)又称大脑性瘫痪、脑性瘫痪、婴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的临床综合征。1988年,中国脑性瘫痪学术讨论会提出了脑性瘫痪的定义:出生前至 本文有3804个文字,大小约为17KB,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什么是脑瘫? 脑瘫又称大脑性瘫痪、脑性瘫痪、婴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先天性运动jvzquC41yy}/kwhui0ipo8scqnov1;5;70nuou
4.马凡综合征:症状与体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马凡综合征患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面部特征,包括长而窄的头骨(长头畸形)、深陷的眼睛(眼球内陷)、可能比正常人更向后凹陷的异常小下颌(小颌畸形)、异常平坦的脸颊骨骼(颧骨发育不全)和眼睛异常向下倾斜(向下倾斜的睑裂)。受影响的个体还可能表现出高度拱形的口腔顶部(上颚),牙齿拥挤在一起,咬合时上下牙齿无法正确jvzquC41yy}/oniuek4dp8ftvkimg8xjqyebt}neng4eqHnf?7=e2n8862=1f
5.腰椎横突综合症什么是腰椎横突综合症翟晓雪主治医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康复医学科一、定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三横突周围炎或滑膜炎)是因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粘连或神经卡压,导致腰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综合征,是慢性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腰腿痛患者的1/3~1/2。二、发病机制1. 解剖基础:第三jvzquC41yy}/jjtfh0ipo8hkvkgp1sndkpm.{jt|jwoigwlvw|uoiqj|jgth1sngujgp1€jp|jgoi7mvon
6.脑性瘫痪的症状有哪些?先天性锥体外系综合征(congenital extrapyramidal syndrome)根据病理基础和病程,分为产前期-产期锥体外综合征和后天性或产后锥体外综合征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年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后者症状较晚,包括家庭手足徐动症和变形性肌张力障碍(dystonia musculorum deformans)及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常见病因为产期严重缺氧,成红细胞jvzquC41fkyf0om430ipo7hp1cxuklqg17839;50jvsm
7.喙突的形态变异与相关疾病|骨科在线喙突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构支撑在肩关节旁边,它与多种肩关节病损相关,包括喙突下撞击综合征、喙肩弓及肩下撞击综合征、喙肱韧带损伤导致的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喙锁韧带损伤导致的肩锁关节脱位、粘连性关节囊炎、喙突骨折及喙突下滑囊炎等疾患,择要分述如下。jvzquC41yy}/q{yjqprjpn3eqo4dp8sqfg525@>5:
8.康复评述2024年第3期中文版其它康复腕管综合征(CTS)是最常见的神经病变之一,由于正中神经在腕部卡压所致。CTS最 常见的表现是在正中神经支配的区域内出现疼痛和感觉异常。该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方法包 括夹板固定、皮质类固醇注射和手术。本研究评估了局部外用姜黄素对轻度和中度CTS患者 的疗效。 jvzquC41euvnt7hoc0usi7hp1et0pn|u0cyqAri?;56/j}rn
9.11种特殊类型高血压诊治,这23张图帮你理全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常合并发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50%~92%的OSAHS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30%~50%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OSAHS。 与OSAHS相关联的高血压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诊断应包含两部分内容,包括高血压诊断及OSAHS诊断。 表2成人OSAHS病情程度判断依据 jvzquC41yy}/{o0qtm/ew4fgvgjnYfigAgsvrhngKj>4>6:;6
10.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口腔综合》考试大纲口腔综合的口腔解剖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的,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手段及方法分析解决口腔医学临床问题的能力。科学评价标准高等学校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口腔解剖生jvzquC41z{qr{‚3euw4ff~3ep1oohx4337809;950jzn
11.围麻醉期突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低血压综合征|麻醉期|仰卧位|1. 围麻醉期突发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定义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是指妊娠晚期子宫显著增大,仰卧时沉重的子宫压向脊柱,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和下腔静脉血流回流受阻,回心血量骤减,导致心排血量迅速减少,致心脏、组织供养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表现。主要表现有:血压迅速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32A5;1euovnsv/3:279790jznn
12.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刺痛、麻木,久坐或跑步是主要诱因。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好大夫在线为您精选了71篇医生发布的关于梨状肌综合征的专业内容,帮您了解梨状肌综合征是什么,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梨状肌综合征如何诊断jvzquC41yy}/jjtfh0ipo8okdkth1un|jwgoisn|qpmigƒmgpi4ivv
13.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阻滞患者椎管治疗硬膜外(3)局麻药神经毒性引起马尾综合征的患者,肠道尤其是膀胱功能失常较为明显,需要支持疗法以避免继发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三)短暂神经症(TNS) TNS的临床特征为:症状发生于蛛网膜下隙阻滞作用消失后24h内;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臀部酸胀或疼痛,少数患者表现为放射至大腿前部或后部的感觉迟钝,50%~100%患者有后jvzquC41yy}/ew2jgcrujlftg0ipo8ftvkimg€r142832<781ygq/ltpvgtu/:8529?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