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彭加木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并逐步晋升为生理生化研究所的研究员。1961年,他被任命为副研究员,后来升为研究员。1979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院长。
彭加木不仅是一个有学问的学者,更是一位热衷科学的行动者和为国家做贡献的先锋。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彭加木原本有机会去莫斯科深造,但他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要求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在请愿书中,他写道:“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知识广博,身体健康,愿在荒野中开辟一条道路!”为了表达决心,他还把名字改成了“彭加木”,意味着为边疆“添草加木”。
自从来到新疆后,彭加木便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奋斗了二十多年,先后多次深入荒漠进行考察,其中三次深入罗布泊。这片地区条件极为恶劣,天气酷热难忍,常常刮起沙尘暴,但彭加木始终不曾退缩。
在罗布泊,彭加木有着令人瞩目的发现。他成功探明了大型咸水湖的存在,弄清了沙尘暴频发的原因,还勘探了铀矿和硼矿等重要资源,为国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1964年,他在罗布泊附近发现了钾盐和稀有金属,而1979年,他再次带领团队确认了重水资源,还成功纠正了外国探险家关于罗布泊的误解,为中国争取了尊严。
不仅如此,彭加木还大力推动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建设,为新疆的科学事业奠定了基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彭加木具有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有一次,由于食物不足,他竟然生吃了蜥蜴,展现了超强的求生本能。他这种无畏的精神和对国家的奉献,远非常人能够比拟。
1980年5月,彭加木带领由11人组成的科考队,再次踏上了罗布泊的考察之旅。这次考察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为中日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进行探路,二是继续研究罗布泊这一“死亡之海”的秘密。考察队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马兰基地,军方为其提供了电台和四名战士协助通讯。
6月5日,经过28天的艰难跋涉,科考队成功完成了首次从北至南的罗布泊湖盆穿越,走了450公里,收集了大量矿物化石和科学数据。
6月16日,科考队在库木库都克扎营。此时,水和汽油已经所剩无几。第二天,彭加木决定单独前往寻找水源,并留下了简短的字条。可是,他一去不返。下午,队员发现他失踪,急忙出发寻找,只找到一些模糊的脚印和散落的糖纸。紧急求援后,国家立刻组织了大规模搜救,派出了飞机、车辆和数百名救援人员,展开了全面搜索。
然而,罗布泊地区气候极其恶劣,温度高达50度以上,沙尘暴和流沙层出不穷,搜救任务异常艰巨。几百平方公里的沙漠区域搜索了一遍,依然没有发现任何踪迹。
6月23日,新华社发布新闻,宣布彭加木失踪的消息,瞬间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注和猜测。有人认为他可能因为迷路而渴死,也有人推测他被外星人带走,甚至有人说他发现了某种神秘的“双鱼玉佩”而因此失踪。然而,所有这些说法都缺乏确凿证据,更多的是推测和臆想。
彭加木的失踪,至今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这个名字并非虚传。酷暑、缺水、沙尘暴和流沙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生还者。彭加木一人外出寻找水源,带着有限的水量,在恶劣环境下脱水、迷失方向,或许是最简单也最合理的解释。
1980年代的技术条件十分有限,别说手机,连有效的通讯设备都没有。罗布泊本身就是一个信号盲区,尽管搜救队配备了飞机和车辆,但由于设备简陋,面对辽阔的沙漠,搜寻工作几乎无从下手。脚印被风一吹就消失了,线索根本无法留存,寻找彭加木就如同大海捞针。
彭加木是个非常投入的人,他的性格也非常倔强。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常常喜欢独自行动,忘记了时间和安全。或许正因为这种性格,他才会在那次紧急情况下决定独自出发,未曾多想可能的危险,最终导致了这场遗憾。
除了这些推测外,还有人认为彭加木是故意逃走,甚至有说法称他被某种神秘力量带走。尽管这些理论听起来令人感兴趣,但都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支持,更多是纯粹的猜测和故事。
2007年,有人声称在罗布泊东南方向发现了一具木乃伊,身高和年龄与彭加木相似,但由于家属未同意进行DNA鉴定,至今没有得到确认。1981年10月,官方最终认定彭加木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并举行了没有遗体的追悼会,事件也随之告一段落。
彭加木的失踪对中国科学界是一次重创,他的突然消失让所有人痛惜不已。然而,这一事件也为未来的科考工作敲响了警钟。自此之后,国家更加注重科考人员的安全,确保他们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物资储备也更加充分,以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2009年,彭加木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广州还建立了彭加木纪念中学,旨在传承他的精神。他的事迹被改编成纪录片和电影,甚至进入了教科书,成为了科学精神的象征。尽管他的人已不在,但他的贡献和精神依然在世间延续。
罗布泊这片神秘的土地依然吸引着探险者的目光。1996年,探险家余纯顺徒步穿越罗布泊时也不幸遇难,这再次证明了这一地区的险恶。如今,科技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的应用为探险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但罗布泊的谜团依然没有完全解开,彭加木的失踪仍旧成为了未解之谜。
彭加木的失踪后,各种传言层出不穷。有人认为他是故意逃跑,去国外寻求自由。这种说法虽然引人入胜,但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站不住脚。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彭加木显然不可能轻率地放弃自己在国内的事业,去冒险逃亡。而且,罗布泊那么荒芜,缺水、缺车、缺计划,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