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将从中国地图抹去,但它真消失了吗只是暂时被束缚住黄河沙地风沙绿洲

在遥远的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之间,有这样一条沙漠,它总面积高达4.22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100~1300米之间,像一条黄色丝带横亘在黄河两岸。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放眼望去净是满目荒芜的黄沙,气候之恶劣导致千里之内寸草不生,这就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

毛素乌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坏水”,当地民众用“鸟无栖树、地无寸草”来形容此地之凶险。但事实上毛素乌沙漠并非是天然形成的,它是由于人类活动造就的,这里曾经也是一片草原绿洲、水草肥沃之地。

既然是先辈们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恶化,那就理应交由后人来改善治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新中国便正式对毛素乌沙漠进行了绿化治理,70余年过后,毛素乌沙漠如今呈现出怎样的风貌呢?

毛素乌沙漠史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毛素乌沙漠应该被称为沙地。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因素为主导,沙地的形成以人为因素为主导,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口口相传,习惯将毛乌素称之为沙漠。

毛乌素沙地具体位置在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之间,其中鄂尔多斯市占到68.9%,榆林市占到28.4%。风沙肆虐和土地贫瘠长期困扰着当地百姓,十耕九荒、黄沙枯木是老一辈榆林人挥之不去的记忆。但千年之前,毛乌素沙地的光景并非如此。

早在秦汉时期,蒙恬北逐匈奴重夺毛乌素地区,秦始皇当即在毛乌素设立了九原、云中等诸多郡县。为了开发当地农业资源,秦始皇大规模迁徙百姓入住当地,并成功开辟了千里沃野,毛素乌一度成为了媲美关中的秦朝农业中心。

后来秦朝覆灭,匈奴席卷而来再度占领了毛乌素,将此地开发为了游牧地区。汉武帝时期,卫青领命一举重夺毛乌素,汉武帝后来在毛乌素地区建立115个县城,移居了70多万平民并设立了军屯。经过汉朝农民的精心耕种,毛乌素重现了良田沃土、碧野万顷的美景。汉宣帝年间,毛乌素地区来到了历史巅峰,甚至成为了全国粮仓,能在内地灾荒年间时,源源不断的调运粮食补给。

之后的东汉、南北朝、隋唐,国家政权几经更迭,毛乌素地区的土地质量也迎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衰落期。直到唐朝末年,毛乌素地区惊现大量风沙,《新唐书》记载:公元822年,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城堞。

自此之后,毛乌素地区的风沙逐年肆虐,不断蔓延扩张,昔日肥沃土地也被沙土日渐蚕食。明清时期的风沙之大,甚至已经和城墙齐平。清朝末年毛素乌沙漠依然在一路南扩,朝廷已无力治理,只能放任自流,最终在上世纪70年代,毛乌素沙漠扩张面积达到历史顶峰。

回顾毛乌素地区由肥沃良田转变为漫天风沙史,其原因可归过于两点,第一是中国气候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突然进入到了干冷期,毛乌素地区的降水线由400毫米骤减,导致良田日渐干涸,植被逐年退化。

第二个原因则是匈奴时期的过度放牧,根据匈奴文字记载,当时成群结队的牛羊在毛乌素草原上漫步,溪水从阴山缓缓流淌,人们在此安家落户怡然自乐。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匈奴内部人口激增,为了满足食物需求,匈奴人大量放牧牛羊,加大了草原的垦殖力度,最终导致毛乌素绿茵不再。其实中原农民的过度开垦也是一大主因,将人为因素全部归过于匈奴人是不客观的。

无论如何,毛乌素地区还是陷入到一蹶不振的荒漠化之中,周边上百个村落求生无路被迫迁移。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榆林、神木一带的流沙一望无际,几乎整座榆林城都陷入到沙漠困境之中,昔日的塞上名城已然沦落为沙海中的死寂之城。

数据显示,当时的榆林全市天然林木仅存60万亩,覆盖率为0.9%,足足有12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噬,390亩牧场面临盐渍化、沙化和退化,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陷入到流沙的包围圈中。黄河本来是流域人民的母亲河,但水土流失导致其每年要向榆林地区输送5.3万吨泥沙,进一步加剧了当地荒漠化。

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乌素地区所处的困境,而政府又是如何率领民众扭转这一局面的呢?

黄沙转绿地

1959年开始,我国政府正式开始艰苦卓绝的治沙行动,榆林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治沙补贴政策,呼吁全民参与到这场治沙造林当中,同时出动的还有人民子弟兵和现代化设备,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誓要还毛乌素一片碧野蓝天。

上世纪50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对毛乌素沙地的治理主要分为飞播灌木、栽种乔木、引进常绿树种三个阶段。

为了保证树木载种所需的水源,百姓们还发明了从草方格,就是将废弃麦草按照方格形状铺在沙面上,再用铁锹将其扎入沙中,外面留出1/3的高度抵御风沙,从而保护树种生长,这种巧妙方法还传播到了国外外。

除了人力外,最重要的还有天时。根据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如今中国又步入到了新一轮的温暖湿润期。这一时期内毛乌素地区的水量将会直线上升,未来毛乌素将会迎来汉唐时期的鼎盛。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市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治沙行动,相继展开三年植绿行动、陕西省全面治理黄沙、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绿化政策。数十年来,共在背部风沙区建成1500公里长、175万亩林地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带,深入沙漠腹地建造万亩成片林多达165片,形成了广阔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实现了从满目荒漠到绿满山川的蜕变。

2023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了毛乌素地区的沙化治理情况,鄂尔多斯市的沙地治理率达到70%以上,榆林市治理率更是突破至93%,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奇迹壮举。

而沙漠植树一旦停止或放弃维护,沙尘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因此,我国的人民群众前赴后继,继续为治沙行动勤恳苦干,呕心沥血。

比如全国优秀党员牛玉琴,1985年主动承包万亩黄沙,期间不惜贷款雇人,利用人背驴驮的方式整整治理沙漠11万亩,其光荣事迹名震全国、扬名世界。1993年牛玉琴被联合国邀请,登上了联合国讲台进行演讲,而她也被联合国官员赞誉为全世界的治沙楷模。

再比如治沙英雄石光银,1984年响应国家治沙号召,毅然搬到了沙漠面积最为广阔的四大号村居住,与7个同伴一起献身于祖国治沙事业。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内,石光银率领一众汉子,累计承包造林25万亩。后来石光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林农杰出奖,同时在国内荣获60多个奖项,被人称为一生只做治沙一件事的老英雄。

还有许多治沙英雄的事迹,我们无法一一细述,他们在抛去治沙英雄的光荣身份后,实际上也都是寻常普通的老百姓,但为了祖国的治沙事业、为了全国亿万百姓的碧野蓝天,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茫茫沙漠之中,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绿色长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毛乌素沙漠之变毛乌素沙漠之变 千年前 你水草丰美,良田万倾 秦汉军民,匈奴悍族 以你为本,以你为傲 唐末宋初 你是母亲河黄河的忤逆之子 流沙入河 飞沙满天 灾难降临 千年间 你成为了中华母亲的“牛皮癣” 又成为了炎黄子孙的心头之痛 六十年前 华夏儿女奋勇治沙jvzquC41yy}/lrfpuj{/exr1r1<4;;:de9idd?
1.卫星图记录:毛乌素沙漠正在被“消灭”,中国治沙人创造奇迹在“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位和沙漠斗了一辈子的农民,他的名字叫石光银,是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光银的家地处中国有名的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南缘。 毛乌素沙漠横亘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东北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4387417=:3@:56a?9;95:54?/uqyon
2.🔶毛乌素沙漠🏜️一大🔶毛乌素沙漠🏜️一大早就出发结果导航失败……边走边问,幸在村子遇见一大哥,特别耐心的告知行驶路线,怕我们找不到还在地上画了出来,历经2个多小时才找到,沙漠🏜️面积不大,第一次让娃感受沙漠的沙子,在沙漠里奔跑,滑沙,玩沙,寒冷也抵挡不住的兴奋🥰,还是很值得的。 jvzq<84nkxk/3?kcp0ipo8nphq568:=580nuou
3.航拍毛乌素沙漠航拍毛乌素沙漠,靖边县北部jvzq<84yyy4djrscjryz0lto1xoegx2384;737mvon
4.快看!毛乌素沙漠里的神秘来客!新浪财经像一根细针“游走”在毛乌素沙漠腹地 路两边的田地里 随处可见放养的牛羊 头顶上空时不时越过形态各异的鸟群 随着远处传来深沉响亮的鸣叫声 只见30余只国家二级珍贵动物灰鹤 翩翩起飞 从长庆苏里格气区苏南公司 C3集气站上空越过 继而落脚在不远处的玉米地中进食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156821fud/rscscyns:8:26>:0|mvon
5.盐池县毛乌素沙漠治理的“盐池”模式或经验地处宁夏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的盐池县,是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中国荞麦之乡,也是革命老区。盐池县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时下,盐池县四墩子和沙边子乡已入冬,但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所在此进行的区域修复治理及特色中药材种植试 jvzquC41dcoew6rkr0~jcwokejooc7hqo1tfy|4fgvgjn|d393=957mvon
6.【新春走基层】毛乌素沙漠边缘,用韶华守护能源“动脉”毛乌素沙漠南缘,是陕京管道全线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段之一。气候寒冷干燥,风沙活动频繁,常年伴随大风,沙尘暴时有发生。“80后”巡线工李晶晶的日常工作就是穿梭于这段沙漠、沟壑之间,守护管道安全畅通。 李晶晶今年45岁,已在巡线岗位坚守20余年,被大家称为“活地图”。 jvzq<84o0etiwkjk0eun1ltpvgtu1;547/621;81eqtugwya3:>96B660jznn
7.中国即将消失的沙漠,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大,80%被绿色覆盖虽然“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景观十分壮美,但是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的趋势却使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就这样,一批又一批治沙人一头扎进了荒漠,开始了“沙漠改造计划”。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出现了,它就是毛乌素沙漠。这片沙漠的面积比海南岛还大,并且有着jvzquC41yy}/f~tjwctccx3eqo5btlmkxgy06?=5534ivvq
8.毛乌素沙漠变绿洲:宁夏种菜10年带领“西海固移民”变沙为田“从前,他们管这叫‘广东菜心’。现在,管这叫‘宁夏菜心’”。 林伟光站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菜地里,手握一颗菜心,黄土高原炽烈的阳光照在菜心鲜嫩的黄花上。10年光阴匆匆流过,他见证了毛乌素沙漠让步给农田,沙漠中长出的菜心登上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餐桌。800户“西海固”生态移民跟着林伟光种菜,人均年收入2.4万元,比脱jvzq<84yyy4kllpd0et04973/2>04=4ea3922:97::>/j}r
9.云上群星奖往届获奖作品集锦之《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近日,云上群星奖专题页面已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上线,专题详细介绍点此图片重磅|云上群星,精彩不停。 今天我们为您带来的是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获奖作品——《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该节目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是陕西省神木市文化馆创排的舞蹈类节目。 jvzquC41yy}/e~qvwtkee7hp1ykc4761pg}t/mjvckr/j}rnAtktKmB324=79=;
10.乌审旗毛乌素沙漠开启生态大数据智慧管理模式据悉,当月11日,由蒙草生命共同体大数据公司作为牵头人,联合蒙草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乌审旗毛乌素沙漠生态治理智慧生态空间暨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项目。jvzq<84yyy4oq{yjpg}t0ls1hktbplj142811:63:17:5;:930nuou
11.快看!毛乌素沙漠里的神秘来客!3月的内蒙古虽气温仍在零摄氏度徘徊但像一根细针“游走”在毛乌素沙漠腹地 路两边的田地里 随处可见放养的牛羊 头顶上空时不时越过形态各异的鸟群 随着远处传来深沉响亮的鸣叫声 只见30余只国家二级珍贵动物灰鹤 翩翩起飞 从长庆苏里格气区苏南公司 C3集气站上空越过 继而落脚在不远处的玉米地中进食 jvzquC41zwkrk~3eqo59;:<374<6687:6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