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沙漠:中国人再次战胜大自然,向沙漠要万亩农田

1 / 9 沙漠,给人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漫天黄沙,荒无人烟,如果说在沙漠造林的话,人们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这种事在中国确实发生了,不仅如此,因治沙后当地的生态越来越好,不久的将来或将彻底消失!

2 / 9 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区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3 / 9 要治理,得先要了解其成因,因为知道它是怎么变成这样的,才知道怎么让它去改善。这里有地质成因说和历史成因说等几种说法,但有大家公认的是毛乌素沙漠的绝大部分地方,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还曾是很好的牧场

4 / 9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至明清时形成茫茫大漠。

5 / 9 自1959年以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21世纪初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

6 / 9 榆林市已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造林保存面积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由0.9%提高到25%。

7 / 9 全市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地区性的荒漠化逆转。每年沙尘天气已由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不足10天。

8 / 9 加大了生态治理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有28.8%提高到31%。与1999年相比,荒漠化土地地面积减少189万亩,沙化土地减少30万亩,极重度,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952万余亩。20世纪60年代,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流沙,而21世纪初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流沙了。在沙漠腹地,榆林市共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

9 / 9 近些年来,榆林市先后投资上千亿元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沙漠治理,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沙漠变绿洲这一“不可能”,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变成了现实!

THE END
0.毛乌素沙地研学记录毛乌素沙漠(蒙古文名:ᠮᠠᠭᠤ ᠤᠰᠤ,英文名:Mu Us Desert,Maowusu Dessert),亦称毛乌素沙地,“毛乌素”为蒙语,意为“不好的水”,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我想象中的毛乌素,就是此图中的样子。 毛乌素沙漠的成因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撞击后,受地形影响jvzquC41yy}/onnrkct/ew476|8v5A9
1.土地荒漠化治理(精选5篇)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第四纪时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92=90qyon
2.消灭了,人类能消灭所有沙漠吗?沙漠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毛乌素沙漠的形成 这个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位于陕北榆林,靠近内蒙古的地方,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根据史料考证,毛乌素沙漠这块地方原本就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牧场,在秦汉时期甚至可以发展农业;但是由于在唐朝的时候当地牧民在这里滥牧,导致草原被破坏,沙土开始累积,之后荒漠化的形式就开始在周围拓展开,到明清的时候毛乌素就变成茫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32645@;a3::289;h226229xmjf4ivvq
3.毛乌素沙漠简介毛乌素地名起源自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蒙古语译为“坏水”(英文:MuUsDesert),北宋时期为西夏对抗宋朝军队入侵的屏障,其境内绿洲“地斤泽”为西夏开国太祖李继迁的“龙兴之地”。据地质学者考证,古时候毛乌素沙漠一带是个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是中原王朝著名的养马之地,曾经为匈奴、羌、铁弗、丁零、jvzquC41o0€vr~3ep1xfp€z14281396816?66A<0jvsm
4.华能陕北光伏项目施工推平毛乌素沙漠千亩林草地新浪财经在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村,连绵起伏的沙漠被林草覆盖,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靖边公司)的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正在施工,连片预制支架竖立在雪地里,部分已开始安装光伏板组件。 这个光伏项目所在地位于伊当湾村的东北部,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毛乌素沙漠被称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djjslkpm0i|sgyu532:>/343328iqe/ojjwcjk>:2>9;;0yivvq
5.哈拉沟煤矿滑坡成因分析与治理设计CauseAnalysisandTreatment滑坡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地其貌形态中部为黄土梁峁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南部和北部为风沙地,沙丘连绵,地形波状起伏。由于风积砂地貌广泛分布,且该区降雨较集中因此非常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为地下水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 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3/887:855a::2<50jvs
6.吕梁山中段晚二叠世早期“紫斑泥岩”的物质成分及其成因17刘晓健;杨波;王清斌;朱文森;冯冲;蓬莱9-1大型花岗岩潜山稠油油藏泥岩盖层形成条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8伍劲;王波;宋兵;陈希光;湖泛泥岩识别在高精度层序划分中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坳陷南部沙一下-沙二段为例[A];第十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J[NY6;:2642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