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变森林,巴西雨林却遭疯狂砍伐,年气候或将大变热带雨林

根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显示,中国和印度的绿化面积在不断增加,并且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过去将近30年里,地球表面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有25%来自中国、5%来自印度,其余的70%则分布在其它国家和地区。

中国绿化面积持续增长,印度耕地面积在扩大

然而,中印两国变“绿”的背后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数据,中国绿化面积的增加有42%是来自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和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农作物种植则“贡献”了32%,而印度绿化面积的增加竟然有82%是来自于农业生产,也就是扩大了耕种面积。

看来这样一对比,印度真正的“绿化率”不仅没有增加,而且随着大规模的开垦,必然会引起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进而陷入恶性循环过度开垦。因为尽管印度的耕种面积有159.65万平方公里(23.95亿亩),但是单位产量非常低,而中国的耕种面积为143.296万平方公里(约21.49亿亩,耕地红线为18亿亩),比印度少了将近2.5亿亩,粮食总量却是印度的2-3倍。

而我国正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到14.8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我国的绿化面积也是有数据“说话”的。根据《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完成造林6.77万平方公里(677万公顷)、森林抚育8.37万平方公里(837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2.83万平方公里(283万公顷)、防沙治沙2.096万平方公里(209.6万公顷)。

如今的中国,昔日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坡披绿了,流进黄河里的泥沙减少,敦煌莫高窟附近的戈壁荒漠长草了,沙漠也泛起绿意,这些都是我国加强植树造林、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而就在本月初,我国再一次公布了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沙地)的治理成果,整个榆林市的林木保存面积达到15733.3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地面积12220平方公里,人工种草保存面积5066.7平方公里,改良草地1000平方公里,固定或半固定流沙5733.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的“人造沙漠”——毛乌素沙漠即将从我国陕西地图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绿洲”和“森林”。

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其实就是从水草丰美到土地沙化再到绿树成荫的过程,如今的毛乌素沙漠的“绿水青山”来了,“金山银山”也随之而来。

巴西热带雨林遭大规模砍伐

热带雨林是分布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它的存在对于地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南美洲亚马逊平原上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总面积达550万平方公里,占了全球雨林的约一半,因每年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故而被称为“地球之肺”,可见保护它免受破坏有多重要。

然而,占亚马逊热带雨林面积60%的巴西,因疯狂砍伐或森林大火(放火毁林开垦耕地引起更大面积的山火)造成雨林被破坏的面积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其破坏程度、增长幅度之大让人痛心。

据INPE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巴西就有3610平方公里的雨林遭到砍伐,几乎相当于我国两个深圳的面积,其中在今年6月份就砍伐了1062平方公里,为连续4个月的新高。

尽管巴西雨林遭到疯狂的砍伐,引起了全球多国以及绿色和平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抗议,就连巴西之前也承诺在2030年之前消除“非法森林砍伐”,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每年因砍伐或森林大火破坏的雨林面积仍有增无减。

作为全球极为重要的“氧气瓶”,亚马逊热带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低温室效应缓解全球变暖、调节全球气候、保证陆地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巴西热带雨林遭大规模砍伐,必然会导致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2021年全球高温频现,气候或将大变?

2021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相继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而且温度在持续攀升。不过,各地的高温成因有别,不能一概而论。

美国和加拿大被“热穹顶”控制,形成“高温热盖”现象,由于空气中的热高压停滞不动,形成一种类似于希腊字母“Ω”的热高压,阻塞低层热空气与上层冷空气之间的对流和热量交换,导致近地面空气温度不断升高,相当于持续接近地面温度,从而出现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

从6月中下旬起,美国和加拿大西部的很多地区就相继遭遇了长达大半个月的罕见高温,譬如加拿大利顿小镇最高气温49.6­°C、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最高气温46.7℃、华盛顿州西雅图42.2℃,可以说温度持续飘红。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当地打了个措手不及,造成至少700人死亡,而且还引发干旱、山火、停电等情况,山火和停电则引发了更大的灾难。

地处加州与内华达州州界的“死亡谷”,地面温度甚至高达81摄氏度,持续的高温用水量和蒸发量持续增加,加州的第二大水库奥罗维尔湖水位快速下降并很快就会影响水电站正常运行,一旦停电对于生活在附近的居民来说无疑是待在烤箱里,日子非常难熬。

远在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濒临波斯湾的科威特,由于受到极端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温较往年有所升高(也就是往年气温也不低)。记者在科威特进行了实测,最高气温54°C,室外正午太阳下测的最高温度达到73°C,科威特高温烤化汽车(也就是烤化塑料车壳),温度实在是太高了。

阿尔及利亚地处非洲北部(北非)、地中海南岸,与科威特一样也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的热带沙漠国家,近期也遭遇了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到了60°C,连骆驼都扛不住,被热晕倒在公路旁边。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每年的夏秋之际时常有台风登陆“送水降温”,但今年也是很反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简称“西太副高”)增强、扩大和北抬等影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降雨量同比增加了不少,华北地区局地降雨量甚至比南方还要多。另外,梅雨季节结束后,华东、华南等地也出现了35-39­°C的高温天气,不仅范围在持续扩大,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都在副高的笼罩之下,高温高湿还会使体感温度超过40­°C-45­°C,也就是非常闷热。

全球极端性气候现象频繁,人类要咋办?

现在的气候环境,跟之前真是没法比,《九九歌》里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很多地方恐怕已经“不切合实际”了,很多地方虽无法用“暖冬”定义,但滴水成冰的冬天几乎已经不再有了。

2021年全球局部地区气候变化问题,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从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来看,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石油等化学物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导致地表温室效应增强,原本可以反射到太空的热量又返回地表,造成气温升高。

因此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极端气候现象,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降低火电比率、减少燃油车,提高风电、水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比例,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等,并且还要加大植树造林、种草提高绿化面积等。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然而,当我国在大西北默默坚持人进沙退搞绿化,并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之际,却还有人在大肆砍伐热带雨林或以其它方式毁林开荒!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希望世界各国真正行动起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植树造林,保护地球环境,不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控制,极端气候不仅更频繁,而且致灾性也越强,最后倒霉的还是咱们人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毛乌素沙地研学记录毛乌素沙漠(蒙古文名:ᠮᠠᠭᠤ ᠤᠰᠤ,英文名:Mu Us Desert,Maowusu Dessert),亦称毛乌素沙地,“毛乌素”为蒙语,意为“不好的水”,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我想象中的毛乌素,就是此图中的样子。 毛乌素沙漠的成因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撞击后,受地形影响jvzquC41yy}/onnrkct/ew476|8v5A9
1.土地荒漠化治理(精选5篇)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第四纪时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92=90qyon
2.消灭了,人类能消灭所有沙漠吗?沙漠毛乌素沙漠毛乌素毛乌素沙漠的形成 这个毛乌素沙漠的地理位置位于陕北榆林,靠近内蒙古的地方,地处鄂尔多斯高原。根据史料考证,毛乌素沙漠这块地方原本就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牧场,在秦汉时期甚至可以发展农业;但是由于在唐朝的时候当地牧民在这里滥牧,导致草原被破坏,沙土开始累积,之后荒漠化的形式就开始在周围拓展开,到明清的时候毛乌素就变成茫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32645@;a3::289;h226229xmjf4ivvq
3.毛乌素沙漠简介毛乌素地名起源自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蒙古语译为“坏水”(英文:MuUsDesert),北宋时期为西夏对抗宋朝军队入侵的屏障,其境内绿洲“地斤泽”为西夏开国太祖李继迁的“龙兴之地”。据地质学者考证,古时候毛乌素沙漠一带是个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是中原王朝著名的养马之地,曾经为匈奴、羌、铁弗、丁零、jvzquC41o0€vr~3ep1xfp€z14281396816?66A<0jvsm
4.华能陕北光伏项目施工推平毛乌素沙漠千亩林草地新浪财经在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村,连绵起伏的沙漠被林草覆盖,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华能靖边公司)的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正在施工,连片预制支架竖立在雪地里,部分已开始安装光伏板组件。 这个光伏项目所在地位于伊当湾村的东北部,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毛乌素沙漠被称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djjslkpm0i|sgyu532:>/343328iqe/ojjwcjk>:2>9;;0yivvq
5.哈拉沟煤矿滑坡成因分析与治理设计CauseAnalysisandTreatment滑坡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的东南缘,地其貌形态中部为黄土梁峁丘陵区,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南部和北部为风沙地,沙丘连绵,地形波状起伏。由于风积砂地貌广泛分布,且该区降雨较集中因此非常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为地下水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 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3/887:855a::2<50jvs
6.吕梁山中段晚二叠世早期“紫斑泥岩”的物质成分及其成因17刘晓健;杨波;王清斌;朱文森;冯冲;蓬莱9-1大型花岗岩潜山稠油油藏泥岩盖层形成条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8伍劲;王波;宋兵;陈希光;湖泛泥岩识别在高精度层序划分中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坳陷南部沙一下-沙二段为例[A];第十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J[NY6;:2642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