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居民的家中发生这样的一件怪事,他给家中的宠物鱼换了一个新的鱼缸,并配上各种新的养鱼环境,可是鱼缸当中的鱼儿却莫名的渐渐消失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居民又买了一批鱼苗,这批新进的鱼苗也同样是莫名其妙地一条一条渐渐消失了。
于是 ,这位居民想要搞清楚真相,于是就将整个鱼缸都搬空,发现是一只长达一米的博比特虫,应该是随着海沙一起被运输到鱼缸当中,所以才出现了这鱼儿神秘失踪案件。
海洋版蒙古死亡沙虫?
在蒙古的沙漠当中有这么一种传说的生物,叫做“蒙古死亡沙虫”,据说这是一种躲藏在沙漠当中的一种巨型蠕虫,会从沙子当中冲出突袭猎物,同时还会喷出腐蚀性毒液以及放出闪电。
当然这只是一种生存在传说当中的生物,但是现实中却出现了与蒙古死亡沙虫相类似的生物——博比特虫。
博比特虫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生物,与蒙古死亡沙虫一样,博比特虫也是一种躲藏在沙子当中的生物,当猎物经过时,突然袭击猎物,直接给猎物致命一击,甚至有些猎物还会被切为两段。
正是因为这样像剪刀剪断猎物的残忍捕食方式,令人联想到当时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伤人案,一位妻子将丈夫的生殖器剪断,而这位妻子的名字叫做“洛蕾娜•博比特”,于是这种神奇的生物就被命名为“博比特虫”。
博比特虫还是一位凶猛的猎食者,不过它捕食的方式却不是主动出击,而是摆出一副陷阱的姿态进行“守株待兔”。准备捕食的博比特虫会从沙土当中慢慢钻出,之后从口中打开类似“捕兽夹”般的口器。
有陷阱就要有诱饵,博比特虫的诱饵就是它自己用来感知猎物的五根触须以及浑身五彩斑斓的外壳。这五根触须不仅形似小蠕虫,而且在水中不断地摆动时,还能够感知周围的水流情况,一旦发现有其他的鱼类靠近,立马用剪刀般的口器将其钳住,拖入深不见底的沙坑当中。
有研究表明,博比特虫在抓住猎物之后,会向猎物身体当中注射一种麻醉剂或是致命毒素,以保证在食用猎物的途中,猎物不会进行剧烈的挣扎。
最为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博比特虫来者不拒的胃口,无论是有毒还是无毒的鱼类,比如:河豚,全身长满毒刺的狮子鱼等等,博比特虫统统收入囊中,成为一顿饱腹美餐。
博比特虫捕食河豚
博比特虫捕食狮子鱼
难怪能够被称之为“海洋版蒙古死亡沙虫”,果然名不虚传。而且你永远不知道博比特虫到底有多长!
通常博比特虫露出在沙地上的仅仅只是博比特虫的冰山一角,而实际上的博比特虫的长度可能是1米,也可能是2米。目前发现最长的博比特虫是3米左右的长度。
博比特虫的克星
这样强大的海洋猎食者——博比特虫有天敌吗?天敌倒是没有,因为博比特虫生活在海洋的地底,而且遇到危险还能够躲进沙坑当中,几乎没有动物愿意捕食这种危险的猎食者。
不过却有克星,是一种热带鱼类叫做“相似眶棘鲈”。
这种“相似眶棘鲈”仿佛对于博比特虫有着什么仇什么怨,在白天的时候,这些相似眶棘鲈能够看到博比特虫的所在之处,它们就会集群起来不断地往博比特虫所在之处吐水流,将掩埋在博比特虫身上的沙土给吹起,暴露出躲在沙土之下的博比特虫。
而博比特虫对此也十分的无奈,这些相似眶棘鲈与博比特虫距离较远,难以捕捉,相似眶棘鲈不断地破坏博比特虫的伪装,让博比特虫不得不缩进沙坑的更深处当中隐匿身形,同时也因为这些鱼儿的存在,博比特虫也无法进行捕食。
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相似眶棘鲈的祖先受到过博比特虫的攻击,于是为了提高生存率,相似眶棘鲈会不断地令博比特虫暴露,以此来提醒同类此地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