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里的沙虫,可能就在你家海水鱼缸里

最近,赫伯特(Franklin Herbert)的科幻小说《沙丘》改编的电影上映。这部作品是科幻界的经典,作者设想了一个沙漠覆盖的行星,其中最出名的生物就是沙虫。在电影里,沙虫宽广如天坑的咽喉,从沙漠中浮现的时候,令人巨物恐惧症发作。佛罗里达州有位水族店大佬,一次换了天然海沙后,也经历了一次这样的恐惧。

他人续写的《沙丘》续集,和《沙丘》里的沙虫形象 | Wikimedia Commons

隐藏在沙中的“怪兽”

这个人发现海水缸中的小鱼经常不翼而飞,于是半夜蹲点,想要一探究竟。就在万籁俱寂的时候,从鱼缸沙底突然探出个脑袋,接着是一条长长的触手般的身子,死死地咬住路过的小鱼!小鱼毫无招架之力,直接被拖拽入水底,和“地狱触手”一起消失在海沙中。第二天,把砂石挖开后,终于发现了噬鱼元凶——博比特虫Eunice aphroditois。

博比特虫是一种多毛纲Polychaete动物,我们对它们不陌生,大家平时见到的沙蚕就是多毛纲。这类动物有许多独特的捕食方式,而博比特虫可能是其中最独特的也最凶残的。

瞧这张脸,真是太不友好了 | Jenny / Wikimedia Commons

博比特虫平时藏在沙子里准备伏击,只露出一个小头。这种怪诞的生物没有眼睛,头上却有着五个触角当感知器,博比特虫头部还有着捕兽夹一般的一对捕食颚,这对锋利的巨颚宽度可达5厘米。当触角感知到有猎物经过时,捕食颚一触即发,咔嚓一声,鱼虾夹到擒来,有时由于用力过猛,猎物还会被一夹两断!为了更好地抓获并拖曳猎物,它们还会往猎物体内注射一些麻醉物质。这对巨颚还可以灵活地缩回口中,保证自己在砂石中自由活动。

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博比特虫出现的地方,鱼群会选择挤在一起,形成密集的“方阵”(面对捕食者,动物们会挤得更紧,这是海、陆、空通用的防御办法),让瞎眼的博比特虫难以判断猎物的具体方向。甚至鱼群还会掀起海底的砂石,让博比特虫难以隐藏身形。

博比特虫夹获猎物 | Smithsonian Channel / youtube

博比特虫通常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躲在砂石中的部分却相当“壮观”,通常成体长1米,身体直径有1.5厘米。2009年在日本和歌山县白滨市的一处码头上,渔民发现了最“大条”的博比特虫,宽2.5厘米,长299厘米!是目前记录中最长的多毛纲生物。博比特虫不仅外形和捕食方式吓人,还有着坚硬的外骨骼,同样大小的捕食者往往对它们无从下手。

那为什么叫它博比特虫呢?这个名字说起来非常令人疼痛。1993年,有对姓博比特(Bobbitt)的弗吉尼亚夫妇,23岁的妻子罗蕾娜(Lorena Bobbit)声称丈夫约翰(John Bobbitt)多年来一直家暴并性侵她,于是她趁丈夫熟睡时,拿剪刀剪掉了丈夫的命根,并扔到了窗外。虽然后来被人工移植,但再也无法正常运作。因为博比特虫杀气腾腾挥动夹子的模样,令人想起这一剪,所以给它起了这个令人胯下一寒的名字。

令人恐惧的死亡之虫

虽然与电影中的沙虫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博比特虫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与生活在荒漠中的沙虫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那么,现实中生活在荒漠环境的动物,真的存在会像沙虫一样潜伏在沙土之下,趁粗心大意的猎物经过时突然窜出发起攻击的掠食者吗?一类貌不惊人的小型蛇类或许会为我们提供答案,它们就是沙蚺。

沙蚺是蚺科沙蚺亚科蛇类的统称,共有三属15种,分布广泛,在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都能找到,在我国分布于西北地区。沙蚺是蚺科体型最小的类群,大多数体长在60厘米上下,最大也不超过1.2米,也是整个蚺科中较早分化出去的类群。

斑点沙蚺Eryx jaculus | Guy Haimovitch / Flickr

为了适应在沙土下穴居潜伏的生活,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沙蚺的身体结构和其他蚺科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的身体变得非常粗短,尾短而钝,脊椎椎体变大,数量减少,方便在沙土下穿行;头骨比其他大多数蚺亚科更加坚固并且拥有大的吻鳞,能用头部像铲子一样在沙土下挖掘打洞;眼睛和鼻孔都很小,位于头骨顶部,方便将整个身躯隐藏在沙下时呼吸和观察地面的情况,鼻孔内还有小的瓣膜防止沙粒和尘土进入;全身覆盖着小而坚硬的鳞片,能保护沙蚺身体不被粗糙的砂砾和石块划伤。

传说在蒙古生活着一种可怕的蠕虫状生物“死亡之虫”,蒙文称之为олгой-хорхой,可以喷出酸液,还能放电。美国自然博物馆的馆长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在蒙古发掘恐龙化石时,曾记录下关于“死亡之虫”的传说。有人认为它的原型是东方沙蚺Eryx tataricus。

“死亡之虫”还成为了《怪物猎人》里一种长相猥琐怪物的原型 | 游戏《怪物猎人》

沙蚺主要捕食荒漠中的各种啮齿类和蜥蜴为生,也吃鸟类甚至昆虫蝎子等节肢动物。白天,沙蚺常常将自己整个埋藏在沙土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孔观察周围的环境,时不时伸出分叉的舌,采集空气中的气味分子,送至上颚的犁鼻器以感知猎物的气味。

一旦有粗心大意的鼠。鸟,蜥蜴等靠近沙蚺的头部,沙蚺就会迅速从沙土下弹射而出,一口咬住猎物并用前半身紧紧缠绕住。如果猎物警惕性较强,沙蚺也能够悄无声息的整个钻入沙下,利用内耳和皮肤上敏感的神经末梢,感知猎物在地面活动产生的振动以锁定其方位,悄悄潜伏至猎物正下方后突然弹出捕获猎物,像一条从沙丘下突然钻出的微型沙虫。

印度沙蚺Eryx johnii:瞧我的小对眼 | Heather Paul / Flickr

沙蚺没有毒,用身体紧紧缠绕阻断猎物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直到其死亡,再整个吞食掉。除了“守株待兔”外,沙蚺也会钻入鼠洞中主动捕猎各种啮齿类的幼崽,特别是在夜晚活动较为活跃,常常钻出沙土外在地面上爬行,清晨也会从沙土中钻出晒太阳。

THE END
0.方格星虫(沙虫、沙肠子、沙肠虫、光裸星虫、海滩香肠、海肠)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又称为光裸星虫,俗称“沙虫”,非海肠。它的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体长约两分米,且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方格星虫虽然没有海参、鱼翅、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生长在沿海滩涂,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71382286317928<97a77:5:896:4tj}rn
1.《沙丘》发沙虫海报及沙画版预告异形巨兽沙虫打响香料保卫战时光网讯由 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好莱坞科幻大片 《沙丘》发布“沙漠王者”沙虫海报及沙画版沙虫预告,该预告创意十足,用沙画讲述沙丘故事,契合度拉满,而沙丘星球上最神秘恐怖的异星巨兽沙虫也借此展露真容。 影片由“甜茶”提莫西·查拉梅、丽贝卡·弗格森、奥斯卡·伊萨克、乔什·布洛林、赞达亚、夏洛特·兰普林、jvzquC41yy}/3B570eun1wjyu1814:6236527=:7:24tj}rn
2.请允许广东人隆重介绍——舌尖上的沙虫关于沙虫的处理方式也和影片类似,需要用一根筷子/竹签插到它的内部……不过抽出来的并不是生命之水,而是它的内脏和杂质了(听说清洗沙虫的水也能喝!) p.s.我们广东人上班不骑沙虫,我们的uber 是⬇️ 图一乐(狗头),欢迎大家来广东品尝《沙丘》世界的沙漠之主!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42;>553;71
3.科幻电影中的武器装备——‘沙虫’沙漠履带车在集合点,Jawas人打开他们的沙虫,分享他们的发现。 1:动力装置 2:履带 3:重型防护板 4:控制舱(舰桥) 5:内部存储舱:R2-D2和C-3PO在一个逃生舱中降落在塔图因后,被短暂囚禁在Jawas人的沙漠履带车的中心,周围是几乎无法运作的机器人、破碎的机器和各种垃圾。 6:矿石处理机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763:h6379875=9;0jznn
4.电影《沙丘》中巨型沙虫的原型,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蒙古死亡蠕虫男人在飞机上发生了变异,居然变成了刺猬 你见过这样的血虫吗? 监控拍摄到恐怖「蜘蛛人」|镜头下5个不可思议的诡异视频 #鬼魂 #灵异 #猎奇 #超自然 寄生 把一只大水蛭和一堆刺虫关一起!会发生什么事? 蠕虫吞噬、机甲蠕虫吞噬蠕虫! [TOP4]数个鼻子裡取出的怪物与诡异现象 | 鼻子裡的牙齿 | 藏于鼻子18年的jvzquC41zdkjdnnz0eun1nfgq5CX:tR6{7f9jJ
5.[地理·中国]“安宁土人参”——爬沙虫CCTV节目官网CCTV[地理·中国]森林、草原、沙漠三种自然景观呈现互不相让之势2021-08-09 17:05:29 [地理·中国]什榜乐是蒙古汗廷音乐2021-08-09 16:53:29 [地理·[地理·中国]“安宁土人参”——爬沙虫2021-08-06 18:21:38 [地理·中国]米易红糖之所以如此香甜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2021-08-06 18:19:38 [地理·中国jvzquC41vx4de}{0ep532;612:5188[KFGotTnsUfONiY[jM\:q9=732:67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