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纪行之四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约米拉山口eter

Peter Lee(彼得李),本名李斌,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英文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相信人道酬信,富于感性和同情,易于感知大千世界和人间冷暖。曾因工作需要随同出访20多个国家,翻译《中国本溪》、《中国本溪投资指南》等对外宣传系列丛书,为“本溪城市形象”英语配音,翻译电视剧《蓝眼睛·黑眼睛》。著有散文集、诗歌集、随笔集三卷——《等一朵花开》。业余时间热衷于英语教学,从小学传统语文认字得到启示,中国孩子学习英语要学习音标,通过字母组合、开闭音节读音规则完善了“自然拼读法”。

Peter Lee(彼得李)

西藏纪行之四

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约

原创:Peter Lee

我曾无数次在电视上、小学语文课本上以及一幅幅精彩的图片中,听闻了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传说和故事。那高耸入云的雪山、奔腾不息的江水、幽深险峻的峡谷,如同梦幻般的画面,一次次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向往。那时我就想,此生我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定会有一场浪漫之约。

终于,我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这片土地,开启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妙之旅。从拉萨出发,车辆行驶在拉林高速公路上,地貌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起初是干旱苍凉的高原,山峦起伏,怪石嶙峋,尽显粗犷雄伟。接着渐变为一望无垠的高原草甸,随后又呈现了绿植茂盛的山脉。这一路,我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亲密而又充满惊喜的浪漫邂逅,每一刻都期待着下一秒那未曾见过的美丽风景。

车子向东行驶,狭窄山路蜿蜒,犹如一条巨龙盘踞于山间,车子行驶其上,仿佛在巨龙的脊背上穿梭前行。在米拉山口我们稍作停留,高坡处矗立着三只牦牛雕像,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牦牛是高原的“雪域之舟”,耐寒负重,坚韧不拔。在这海拔5013米的高原山口,牦牛昂首挺立,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从容,似在激励路人不畏高原缺氧,一路勇往直前。

米拉山口是雅江谷地东西两侧地貌、植被的分界山,林芝地区的海洋性气候与拉萨区域内陆性气候在这里自然分野。米拉山以西气候干燥寒冷,地貌干旱苍凉,毫无生机。而东部却温暖湿润,植被郁郁葱葱,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自然景观。米拉山口宛如拉萨和林芝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翻越这道屏障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瞬间景色焕然一新。据说,春天的时候,这里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绽放,那场景想必是一片色彩斑斓“西藏小江南”的绚丽景象。

距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越来越近,林芝地区受印度洋水汽的影响,雨量充足,植被繁茂,海拔较低。充足的氧气让我们几乎忘记了刚刚从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高原缺氧的困扰。

一路上风景壮观夺目,然而其中也伴随着不少的惊险与刺激。车辆在峡谷中穿行,左侧是陡峭险峻、近乎垂直的山崖,道路紧贴峡谷岩壁,仿佛随时可能倾倒,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右侧是一条大江,万丈悬崖之下,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仅是匆匆一瞥,便会让人心底发慌。滔滔江水的轰鸣声在幽深的峡谷间回荡,更使人增添了几分恐惧之感。路面狭窄,仅容车辆勉强通过,而且部分路段没有护栏,司机丝毫不敢大意,稍有差池,都有可能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当两车相会的瞬间,更是令人胆战心惊,靠江一侧的车辆仿佛随时都会被挤入大江之中。

整个行程中,我们静静地坐在车上,感受着峡谷那无尽的险峻与陡峭,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雅鲁藏布大峡谷之旅,风景与风险并存,壮美与惊险同在,让人难以忘怀。

幸运的是,旅行团的司机兼领队李先生车技高超,沉着冷静,一路安全平稳地驾驶,没有出现让游客担惊受怕的情况。在高原地区行驶在这样的险道上,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司机无疑是整个旅行团的莫大幸运。他宛如旅途中的守护神,引领我们穿越那挑战重重的大峡谷,最终带领我们安全回家。

拉林高速几乎是沿着尼洋河而建,驱车行驶在这条高速上,一路都有尼洋河相伴左右。在八一镇附近的“雅尼湿地公园”,我们短暂停留。在这里,雅鲁藏布江气势磅礴,雄浑之姿尽显无遗,展现着它的豪迈与壮阔;尼洋河作为其中一条重要的支流,清澈碧绿,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此处汇入雅鲁藏布江。“雅江”与“尼河”激情交汇,共同成就了“雅尼湿地“这一独特的景观。

这里视野开阔,极目远眺,尼洋河清澈的绿水与雅鲁藏布江浑浊泛黄的江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清一浊,界限分明,犹如大自然以神奇的画笔精心勾勒而出,成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雅浊尼清”的自然景观,勾起我记忆深处的画面。

多年前出差到山东东营,在黄河入海口,黄河的黄水与大海的蓝水交汇,场面极为壮观,两种不同颜色的水体相互拥抱,碰撞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还有流经陕西关中平原的泾河与渭水,泾河清澈,渭河浑浊,“泾渭分明”这一成语生动地描绘出两河交汇清浊不混的奇妙景象。雅尼江河的交汇,与黄河入海口的蓝黄交汇、泾渭两河的“泾渭分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本本生动的地理教科书,引发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车子一路前行,沿途的风景应接不暇,特别是位于大峡谷北岸的丹娘佛掌沙丘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沙丘堆积成山,呈现干旱苍凉的荒漠地貌。在风力的作用下,大量砂砾日积月累、层层堆积成小山状。佛掌沙丘,顾名思义,其形态宛若一尊巨大的双手合十的佛掌轻抚大地。

实在是不可思议,在这片如世外桃源般静谧的“雪域江南”,两侧山峰陡峭耸立,植被繁茂,在这山水相依、绿树成荫的峡谷深处,一座宛如敦煌鸣沙山般宏大的沙丘,静静躺卧于峡谷之中。沙丘曲线绵长柔美,似金色的浪涛起伏,与蓝色的雅江、绿色的森林以及舞动的白云相互映衬,在这空灵的大峡谷,共同绘就了一幅江流、雪山、森林、荒漠交织的大自然奇妙的景观。

难以忘怀鸣沙山中那如诗如画的月牙泉,那浩瀚沙漠中的一泓碧水,那一抹“沙漠中的绿洲”自然奇景,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而今朝于此,我们竟邂逅了与之截然相反却同样令人震撼的地理奇观——“绿洲中的沙漠”。沙丘的突兀出现,如天外来客,与周围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格格不入,极不相称,宛如大自然不经意间留下的一道谜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和解读。

为什么是“佛掌沙丘”?那沙丘酷似佛掌的形状,或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或许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

天辽地远,云无心而出岫,风有心却未济。“佛掌沙丘”似乎给我们一种启示,人的手就那么大,握不住的东西太多了,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所以,“握不住的沙,扬了它”。人生之难,难就难在放下。人生总有一些遗憾 ,得不到,梦未圆,所得非所愿,所愿如星月。无能为力而无法改变 ,所以要学会释怀,尽所能,不纠结所不能,学会放下那些无法掌控的羁绊,让心灵找到栖息之所。正如弘一法师李叔同所悟,“人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经过了无数狭窄而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个风景如画的索松村小镇。

在一片平坦空旷的江边,一位游客正熟练地使用无人机航拍。他以精准的操作,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秘瞬间纳入镜头。从高空俯瞰,峡谷的景象着实令人震撼。高峰耸立,深谷幽然,雪山皑皑,江水奔流,它们彼此相邻,似近在咫尺。在峡谷的尽头,山高谷深,汹涌澎湃的江水一路奔腾而来,却因巍峨耸立的南迦巴瓦峰山体的强势阻拦,不得不改变流向,从而呈现出如玉带环腰般优美的马蹄形大拐弯,那波澜壮阔、雄伟壮观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精心雕琢的杰作,令人惊叹不已。

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 504.6 千米,最深处达 6009 米,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借助无人机俯瞰,恰似地球表层一道深深的划痕,铭刻着时光与自然的传奇。

当地讲解员告诉我们,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许多地区属于无人区,想要看到真正的大峡谷还需前行约500公里的路程,那里是游客禁入区。真正的大峡谷在更深更远的地方,那是一片充满神秘与未知的土地,据说只有极少数勇敢的探险家涉足过。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地球最后的秘境”,宛如一位沉睡的巨人,静静地隐匿于时光深处,等待着人类去探寻其神秘的面纱。因其深邃与神秘,让我们愈发感觉,其实最美的风景在心里,在那些人们向往而无法企及的地方。

站在大峡谷的观景台上,满心期待着南迦巴瓦孤绝巅峰真容展现,然而,它却一直隐匿于雾气萦绕的云层之中,若隐若现,仙气袭人。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传说是众神聚会的地方,享誉中国十大雪山之首最美山峰,因其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素有“十人九不遇”之说,更显其神秘莫测,威严神圣。见到南迦巴瓦峰的真容全凭运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收获的也只有意料之中的失望了。傻傻的等待,换来的依旧是飘浮于山间那虚虚幻幻、轻轻渺渺的“绕指柔”,丝丝缕缕一场殇……宛若未曾涉足“地球最后的秘境”,未曾谋面的南迦巴瓦金色山峰,那直刺苍穹的惊艳,那遗世独立的孤傲,在我心里;或许用余生来萦怀。对此我也释怀,一切随缘吧!就像世间诸多的遗憾、失望和不如意终究要靠自己慢慢去消解。

然而,虽没见到南迦巴瓦峰有些遗憾,但意外邂逅了彩虹成了这次旅行中难得的惊喜。

不多时,风游云动,阳光倾洒,云雾缭绕的空中赫然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宛如一座巨型拱桥,一端从远处云遮雾罩的南迦巴瓦峰悄然探出,另一端则稳稳横跨深邃宽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人们向来认为彩虹是沟通天上与人间的天桥,七彩光辉,见者吉祥如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山峰出现这般瑞气腾腾的彩虹,无疑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彩虹的惊艳现身,仿佛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种珍贵补偿,它弥补了未能目睹南迦巴瓦峰真容的遗憾,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慰藉。

在即将离开大峡谷的时候,我眺望那澎湃的江水与巍峨的峡谷,心潮澎湃。这场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浪漫之约,只是一个开始,还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江水千年流淌,峡谷屹立不倒。我心默默祈愿,愿我们的民族福泽绵长,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就像这滔滔不绝的雅鲁藏布江,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THE END
0.第八日一处是佛掌沙丘,一处是天葬台(可惜还看不到),据说本应该还能顺江望到南迦巴瓦的雪峰,可惜多云,看不到。佛掌沙在一处河岸边,后边是青山绿树,而岸边却很抢眼的堆起一大堆黄沙,据说原来这里是一个村庄,天神将山村繁华的秘密告诉村民,要求村民保守秘密。谁知有的村民将秘密传了出去,天神一怒之下用沙将整座村庄jvzquC41vkhfv6ytkr4ncyqkuv4ptp4fc{390qyon
1.西藏林芝3天2晚跟团游林芝三日游报团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 佛掌沙丘 费用说明 费用包含 住宿: 1晚新措驿站,1晚索松村花山佑酒店。 用餐: 2早餐5正餐,正餐餐标:30元,包含1次特色石锅鸡。 用车: 7-17座正规旅游车辆。 门票: 巴松错、新措、鲁朗林海、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首道门票 保险: 旅行社责任险。 特色体验:藏装体验+KTV+篝火晚会+户外烧烤 费jvzquC41yy}/vrggvet/exr1vq{su86470nuou
2.徒步墨脱之十四,南迦巴瓦峰何陋客过了佛掌沙丘,沿江东下,河谷开始收窄。天空中,不挂一丝云彩,更显碧蓝幽深。阳光尽情地洒向大地,两边青山相对,河谷生机盎然。那热情的张大人,也就是藏人的幸福花——格桑梅朵,铺满了谷地,簇拥在路旁,挺起那高高的花竿,白的,红的,紫的,尽情绽放,随微风摇曳,就如众多美丽的少女,一排排站着,唱着歌,跳着舞,迎jvzquC41dnuh0|npc0io1muqqn5cnxl1u1hmqpd6e9l76=f2328vyƒj0jvsm
3.汪梦云的旅行笔记🔸在西藏林芝 有这么一片沙漠它背靠雪山 雅鲁藏布江穿流而过茂密的森林 又横穿其中 世人惊叹于它的美丽 甚至无法用语音描述于是我带着灼热的玫瑰 追寻于此 📷:索尼A7S3 镜头:大师G 24-70 F2.8 拍摄灵感:红玫瑰为主要道具 服饰为白色素雅套装强烈的色彩对比让生命力在这片沙漠延伸 📍地址:佛掌沙丘·西藏林芝jvzquC41o0sbhnsiyq4dp8rygpm0ynsifgzbku4AkfC29<6633795A>593=
4.西藏行之拉萨林芝佛掌沙丘就是一个很奇怪的沙堆,好像是不应该有沙子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沙堆。 就这货~奇奇怪怪 9月14日回拉萨住宿:【拉萨海友合计1天住宿275】民族北路21号 9月15日,四天行程,预算1800,珠峰大本营 住宿:【日喀则美团2天住宿537】雪强路和赛马路交接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B5874>728
5.江河汇流与佛掌沙丘老驴友江河汇流与佛掌沙丘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流处 2021年6月20日,早上9点钟由林芝汽车中心站出发前往派镇,既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游客中心,汽车是小型面包车,车上有4个人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还有几个沿途的藏民乘客。我们4个人(老驴友、北京航天集团老两口、北京姑娘小古)和司机讲好,下午3点返回林芝还乘这辆车。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6c=f6A;82363{tj0jznn
6.大美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掠影,从当娘佛掌沙丘到江边万里桃花 桃花依偎在连绵的雪山下面,这是林芝独有的风景。这里的桃花树干粗壮、枝条繁茂,先开花后长叶片,果实个小、味酸,没有食用价值。每一颗桃树一般都有一层楼那么高,有的还有两层楼,甚至三层楼高。 jvzquC41yy}/onnrkct/ew439::e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