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陡路窄,推着数十公斤重电瓶车上下太危险!上海一些小区地下非机动车库该改改

“小区地下非机动车库坡度很陡,防滑槽磨损严重,推着数十公斤重的电动自行车上去下来实在太危险了!”徐汇区上中西路梅陇十一村居民黄先生近日致电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热线63523600,反映小区内地下非机动车库斜坡通道既陡又滑,还存在照明不良、占道堆物等现象,安全隐患突出。

黄先生忧心忡忡道:一旦有个闪失,刹车不及,会连人带车翻下坡,轻者伤,重者亡。黄先生表示,上述现象在周边一些老旧小区较普遍,他呼吁有关部门能将上述小区的地下非机动车库(以下简称“地库”)斜坡通道等改造纳入“美丽家园”建设计划中,“升级”美丽的同时,更要精心营造“安全家园”。

让人心有余悸的车库

记者从基层建设主管部门获悉,2005年7月实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国家标准(GB50352-2005)》规定,自行车推行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5(11度左右)。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2014年9月实施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明确:非机动车停车库(场)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2米。

1994年竣工的梅陇十一村入住居民现超过2740户,共有3处地库。12月23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19-20号之间的地库,看到地库上下通道系人车分流:中间为混凝土阶梯步道,贴墙两侧为车行坡道,长度6米左右。记者用量角器测得坡道倾斜度至少25度左右。

地库地面大门宽1.91米,可地下两侧的水泥柱墙导致地库通道宽度收窄,仅1.3米左右。柱墙拐角处靠着铁锨、拖把、大扫帚等杂物,而下方转角处则多留有车辆强行转弯时的大量擦痕。记者注意到,地库下方通道没有照明灯光。

一位推电动自行车上坡的居民到地面后告诉记者,斜坡确实陡!车至少有40公斤重,上坡时一般要启动车辆,转动车把加电借力上坡。万一闪失,刹车不及,电瓶车后溜,会把人一起带倒翻下坡;而下坡则要尽力捏刹车,否则下冲惯性大,会撞墙。

“只有地库内才装有安全的充电装置,可真的停下去,坡陡路窄,自己只好当心再当心。”多位居民叹息,本月初有位老人在推电动自行车上坡时就遭遇车翻人倒的悲剧。

记者又前往36幢近138号的地库,地面大门宽仅1.45米。两侧斜坡,下行一侧防滑槽磨损严重,上行一侧则十分光滑,根本看不出有防滑槽。“雨雪天在如此斜坡上上下,有时想刹车都刹不住,想想都怕……”担忧安全让不少电动自行车主心有余悸,大多选择地面停车。

在46幢近174号的地库内,车行斜坡还被分作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的数截。防滑设施难觅踪影,通道最窄处仅1米出头,尤其是在进出停车库的上方,横亘着的一道水泥梁距地面高度仅1.57米,就是单独步行上下,一不小心也难免不撞头。

先天设计不足的“尴尬”

梅陇十一村共有两个居民委员会。据居委会、业委会有关人员介绍,上述地库坡陡路险属设计先天不足,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有关方面曾请专业机构上门勘察设计改造方案,对方感到无能为力。以近174号的地库为例,地库上方的6层住宅楼呈沉降趋势,距地面不到1.6米高的水泥横梁只能维持现状。该地库原设计库容可停130多辆非机动车,由于坡陡路险,现只停放了50多辆。小区部分电动自行车主就从自家楼内拉“飞线”等充电,很不安全。市工联物业公司梅陇十一村第二管理处自小区竣工、入住以来服务至今,有关负责人称,物业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明显,难以有效整改。

这样的“尴尬”不仅老旧小区存在,一些建于本世纪初的商品房小区,同样存在不少不符合当前标准的地库。

24日下午,记者来到曲阳路上的宏祥花苑。小区3处地库,记者看到8-9号地库的大门已上锁。6-7号地库斜坡虽然不长,但倾斜度超过了40度,推辆轻便自行车上下也颇不轻松。据物业经理介绍,该商品房小区于2000年竣工,8-9号地库之所以锁门,是为了确保地库内设置的水泵房安全。眼下3-5号地库坡度较缓,还设有充电装置,可部分业主嫌其距家较远,不愿将非机动车停到该库。

普陀区中远两湾城西区二期竣工于2005年左右。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中潭路99弄内,除125-137号外,几乎每个门牌号楼下都设有地库。记者随机选择了81号、101号两个地库,测量发现斜坡倾斜度都在20度左右。据居委会、物业介绍,西区二期的业委会刚选举产生,一俟正式运作,会将地库上下坡难作为业委会、物业、居委会共商议题。

“小区居民超过1500户,现存两处地面车棚,一处仅可容纳50多辆,另一处管理较为混乱,”杨浦区大运盛城居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早先的地库能否修整后再次启用?”记者来到大运盛城,步入紧邻54号的地库内。只见地库内满是积水,前方漆黑一片。水声哗哗,臭气阵阵。物业经理说,公司10月底才进驻小区开展服务,目前还处于接收前期物业阶段。居委会表示,他们和物业、业委会已有谋划,将先行整改地库内的化粪池,待消除异味后,再通过引进第三方,全面勘察后予以整体改造,包括安装充电设施等。必须确保安全第一,争取多方共赢。

“大改造”难操作,可否“微更新”?

自2018年2月起,本市对一些老旧小区开展为期三年的“美丽家园”行动计划。梅陇十一村的小区地库能否被纳入徐汇区“美丽家园”计划中予以改造?有关人员表示,梅陇十一村“美丽家园”今年着重解决屋顶普遍渗漏难题,至于地库坡陡等尚无立项。

一些小区的探索也表明,大动干戈的改造,受制于地库原始条件与结构,效果也并不好。

在杨浦区扬州路588弄海杨公寓,记者看到1号、3号两座新建地库土建施工已完毕,但尚未正式启用。与其他大多数地库相反,两库内的人行步道位于贴墙两侧,中间系车行斜坡。记者测量发现,坡道的倾斜度依然在20度左右。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述两座地库属人防设施。改建方最初设想通过深挖地面,减缓坡度,但开挖后发现横有地库主梁,只得作罢。新地库一旦正式启用,居民们是否愿意地下停车?记者随机采访了7位电动自行车主,表示愿意的仅有1位,绝大多数还是担心安全。

宁夏路353弄绿地世纪花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每栋楼大多附设地库,由于设计、施工先天不足,存在坡陡路险等难题。2015年曾动用物业维修基金对紧邻37号的地库坡陡等问题予以改造,但效果不佳:不仅倾斜度仍在30度左右,坡道长度也变短了,反而加大了下冲力,因此地库停车罕见。物业现在机动车库内专门辟出空间,用于停放非机动车辆,今后还会加装充电装置。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治理研究院章友德教授表示,由于建设年代较早,不少老旧小区的车库改造确受大量客观条件的限制。采取大拆大建“大手术”可能在政策支撑、资金筹措等方面难以操作。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城市灾害预防和控制专家严洪建议,可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足功夫,通过“微更新”等争取见效。如通过加装照明、减速条,在横梁上张贴反光贴膜警示材料等方法。同时可自下而上地发动居民等利益主体,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如借助社区论坛发起议题,就改哪儿、如何改等收集汇总居民意见建议,促使居民自发找办法、立公约,群策群力。

26日上午,记者再次深入梅陇十一村3座地库时,看到横梁上已贴上了“上下坡小心”“当心碰头”等字样以及红白相间的警示条,横梁下方,正反两面都严严实实地包裹了防撞材料。小区治理并非一蹴而就。专家呼吁属地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深入基层,对小区地库梳理、排摸,主动发现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解决问题。只要多迈步子,多动脑子,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THE END
0.成都这个下穿隧道坡太陡!一天“放倒”10多人相关部门:正在整改“这个下穿也太陡了!居民根本无法骑自行车通行,希望能将坡度改平缓一些。”近日,有多位成都市民反映,刚刚投用的京昆高速与成都高新区紫瑞大道交汇处的下穿隧道,坡度十分陡,现场已致多人摔跤,道路安全隐患严重。 11月24日,记者前往现场看到,该下穿隧道主要穿越中环铁路,其下穿北口处坡度较为平缓,市民可正常通行,jvzquC41yy}/ezhd0eun1|mwcpmdjnsi14633663/4?06?8;;7<`rl3jvor
1.上坡挂几档,手动挡汽车上坡时几档比较好如果地下停车场坡度较陡,则使用二档。坡度很陡,就一档,不要太陡,可以用二档,根据车速调整,看坡度、车速、路况。如果你觉得车开起来有点吃力,你会立即倒档。多开几次就熟悉了!我刚开始开车时也是这样做的。别紧张。高坡用一档,中坡用二档,一般小坡和低坡用三档。不同坡度的档位不同。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速度jvzquC41yy}/rlfwvq4dqv3ep1iyzs45:5?05A8;7:980qyon
2.2019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本次有效评估的173个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其平均品牌收益为1355.73万元(图6)。其中,吴裕泰的品牌收益依旧最高,为9197.90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吴裕泰的品牌收益增加了369.41万元,提升了4.18%。图中曲线显示,前端坡度较陡,中后段趋于平缓,体现出只有少数有效评估品牌的品牌收益较高,多数品牌的品牌收益仍然处于平均线以下。 jvzq<84yyy4ctjsf0|pv0niw0et0497312:298h795:4c;8742;31yfig0nuo
3.一档上陡坡的危害是什么?爬坡需要根据坡度来选择档位,如果坡度比较小,可以将车辆挂在二档或三档进行爬坡。如果坡度比较大,车辆负重比较重,可以持续使用一档。虽然用一档爬陡坡会稍有损耗,但只要不是长时间用一档爬坡,对车辆来说都不是问题,唯一影响可能是会造成油耗增加以及发动机温度比较热,不过发动机温度可以通过冷却液将热量散发出去,而油耗jvzquC41cwzp0lmkpc4dqv4okr579B>;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