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级雪山接连关闭,被迫“热”起来的田海子,到底有多难垭口冰川贡嘎雀儿山

封面图,截取自川藏队视频《田海子航拍宣传片》

今年,6000米级雪山田海子“热”了起来。

疫情之下,国外登山骤然遇冷;雀儿山(6168米)“因玉隆拉措景区封闭式开发”被关闭;阿尼玛卿(6282米)因“祁连山非法采煤”事件连带被关闭,金银山、格拉丹东等攀登尚不成熟,中山峰的攀登也才刚刚起步……

于是,国内6000米级雪山的攀登集中在玉珠峰(6178米)和接近性更好的田海子(6070米)身上。

是时候深入认识田海子了。这座承载过中国民间登山的希冀和悲痛的山峰,有着6000米级的壮阔风景,更有着6000米级的高技术难度。

雪线之上 × 川藏队出品

年轻一代的山友们,你如何来描述田海子?是调侃“6000米候补山”,还是感慨“太难搞”?我想那些曾在新千年前后活跃的登山者们,提及这座山,心情大都不会如此轻松。

田海子:热潮曾经涌起,又复归于沉寂

登牛背山、华尖山,或自驾黑石城,目光顺着蜀山之王贡嘎向北扫去,你一定会注意到一段薄而绵长的山体,峰尖聚拢如莲花簇拥,那便是贡嘎大山系东北角的五色山小山系(又称拉莫蛇山,LAMO—SHE)。

华尖山顶遥望,左侧最高处为蜀山之王贡嘎,右侧为五色海子山小山系,@俩人份美食摄影

五色山小山系包括田海子、白海子、蛇海子、笔架山等山峰,其中最高峰田海子海拔6070米。1993年,那位传奇老人、攀登浪子弗瑞德.贝奇(Fred Beckey)首登后,日、韩登山队相继前来,后者在2002年成功登顶。

最高点为田海子山,@自贡的黄师傅

这是一种引领,亦是刺激,数年内,2~3支中国民间登山队登顶田海子——这在中国民间登山史上算得上是小小的辉煌。但2005年11月、2006年1月,接连5位山友在此遇难和失踪,不仅打击了国内民间登山的自信,也冷却了田海子乃至整个贡嘎地区的攀登热度。

但田海子就在那里,如此醒目且诱人。2008年后,又有自主攀登或商业攀登队伍出现在田海子(2010年又有一名加拿大籍山友失踪)。不过与雀儿山、玉珠峰等热门山峰相比,显然,田海子的黄金时代并没有到来。

黑石城方向看田海子,这是贡嘎山系的西侧视角,@麒麟

而今年,随着雀儿山、阿尼玛卿接连关闭,田海子的攀登人数大增。或许在目前国内攀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是大众山友6000米级雪山的新选择。

雀儿山之后,现阶段6000米级雪山新选择

在国内,在5000米到8000米的登山进阶之路上,商业开发较晚的田海子显然不像雀儿山、玉珠峰般是大众山友的第一选择。但在今年,田海子迎来了它的“风口”,除了现实形势迫不得已,更因为它的特殊优势:

在榆磨公路经过的雅家梗垭口,就可以看到白海子(左)和田海子(右),@米斯特Yuan

田海子90%的攀登线路都有手机信号,西北方向的康定距其10公里,泸定就在它东侧山脚下,大本营距离成都也就5小时车程——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使田海子攀登耗时不超过一周(同在四川的雀儿山至少9天)。

田海子山位置示意图,与贡嘎主山系隔着雅家梗垭口。318国道在其北侧绕行,串起泸定和康定。不过现在山友们都是走雅康高速,经二郎山隧道到康定,再去攀登田海子。

6000米级观景平台——欣赏贡嘎的最佳视角,是牛背山、华尖山,还是子梅垭口?非也,是在攀登田海子途中。

五色山系与贡嘎主山系相对分离,最高峰田海子周围没有其他山峰遮挡,在大本营便可仰望贡嘎诸峰项背,到C2营地已能与其正身相对。

C2营地对面就是贡嘎群峰,@川藏队

从C2至顶峰,贡嘎主峰及其周围的中山峰、爱德嘉峰、嘉子峰、小贡嘎等直逼眼前,似乎不再那么高不可及,那是绝无仅有的6000米级观景平台。

C2至顶峰攀登途中,右手侧的贡嘎群峰,@川藏队

这个视角,谁敌得过?截取自川藏队视频《田海子航拍宣传片》

提高级技术型山峰——田海子真正出众的,是高于同级别热门雪山的难度:攀登路线陡峭,地形多样,暴露感极强,需要路绳的路段长达1700米。但,它并没有难到大众山友不可接近。

田海子C2往上的冰岩混合路线,@川藏队

田海子BC到C2有乱石区、落石等难关,C2到顶端要通过约50-60°、300多米长的冰岩混合路线,随后是50°左右、700米长的冰雪山脊。

冰岩混合路线后的漫长雪坡,@川藏队

再加上贡嘎山区风、雨、雪、雾频繁且强劲的气候,需要山友们具有全面的攀登技术和高强体力。

所以,它是你5000/6000米级雪山后的提高级技术型山峰,也是攀登8000米山峰的极佳训练场地。

田海子常有高空风,@川藏队

这样一座很难,但并非不可攀登的山峰,会成为你的新目标吗?

一个两分钟的视频,带你了解田海子攀登全过程,@川藏队

线路概况

田海子是一座金字塔形山峰,拥有三条完整山脊、三个壁面,其中东壁和北壁的海拔落差都很大,传统登山线路从西侧山脚下的浑海子开始,登上白海子与田海子相连的垭口后,转向西侧山脊。单程约11公里,海拔落差约1970米。

营地——一般非阿式攀登设置3个营地:BC(大本营,4200米),C1营地(4800米),白海子与田海子山相连的垭口设置C2营地(5300米)。一些阿式攀登队伍还曾在BC与C1间设置过ABC(前进营地),C2以上设置过1~2个营地。

攀登季节——贡嘎山区冬季气温过低,春季雪大,夏季温差大且是雨季,田海子落石严重且容易遇到大雾,所以,最合适的季节是秋季,具体来说是9月底~11月初。

秋季天气相对稳定,@川藏队

路线详解

从大本营到顶峰,每一天都会面临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挑战,而贡嘎群峰会给予你从仰视到平视、不断变化的视角景观。

具体来说,田海子攀登旅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接近田海子徒步乱石坡上冰川,攀登“热身”艰难冲顶,下撤至C2出山

接近田海子

第一天:康定(海拔2700米)-BC(海拔4200米):车程约1小时,海拔上升约1500米。

乘车——从康定乘车,过老榆林、雅家梗垭口(也称雪门坎垭口)后,沿一条简易公路前行,公路尽头就是浑海子大本营。

前方就是白海子山和田海子山,@dyyyu

浑海子大本营——浑海子位于白海子山和田海子山下的冰川槽谷中。两座山以垭口相连,如同犄角。抬头望去,整个攀登路线的轮廓已经可以窥见。

大本营可以粗略地看到攀登路线,垭口向右即可登顶,@川藏队

不似常见的清澈海子,浑海子常年浑浊不堪。附近的草地平坦,是当地牧民的牧场。有一条河流注入,取水很方便。

大本营身后,贡嘎群峰似一堵石墙,@川藏队

乱石坡中徒步

从大本营到C1营地是徒步路线,依次在草甸区、碎石坡、乱石区一路爬升。这一天要小心崴脚,更要注意落石,体力消耗不小。

第二天:BC(海拔4200米)-C1(海拔4800米),全程约6公里,海拔上升600米,耗时5~6小时。

草甸、碎石坡、乱石区中爬升——离开大本营后,路况变换是川西高原常见的节奏:

短暂的高山草甸后是碎石路,碎石逐渐变成大石块,就进入了漫长的乱石区,坡度也越来越陡。

乱石坡中徒步,坡度越来越陡,@川藏队

这一路既要当心崴脚,又要当心高山落石,有必要戴上头盔、快速通过。

冰川侧碛堤,前方要注意左侧落石,@川藏队

C1营地——3~4个小时的乱石坡行走后,就到了乱石滩中的C1营地。

这里只能用手捡出几小块相对平整的区域,勉强扎些小帐篷,所以舒适度远远不如大本营。

C1营地,@川藏队

不过因海拔升高,贡嘎山主山系的风光在身后大幅展开,令人神往。

C1身后的嘉子峰、爱德嘉峰、小贡嘎等,@川藏队

而在头顶,从C2营地一直延伸向顶峰的路线覆满冰雪,如此清晰,但又充满未知。

C1营地可清楚观看攀登路线,@川藏队

上冰川,攀登“热身”

从C1到C2营地,真正有了攀登难度,因为开始上冰川了。虽然只是热身,但强度和危险(主要是冰川滚石)兼备。不过C2的风景会给你莫大的安慰。

第三天:C1(海拔4800米)-C2(海拔5300米):全程3.5公里,海拔上升500米,耗时5~6小时。

乱石坡——拔营后,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仍是在乱石坡中攀爬。

继续乱石坡,@川藏队

乱石坡尽头就是白海子和田海子之间的悬冰川,这里,就真正拉开了雪山攀登的大幕。

冰川——一块巨大的岩石将冰川一分为二。左侧是坡度较缓的“C”字型冰雪坡,右侧是陡峭直上的冰雪槽,两侧都有落石风险。

右侧雪槽很窄,一旦落石难以躲避,不适合大团队通行。所以,山友们一般沿左侧快速攀登而上,相对安全。

无论左侧或右侧,都有落石风险——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石头松动,很容易滚落下来,所以这一天最好早些出发,@川藏队

穿冰爪、准备冰镐,排队上冰川后,先拔升靠近白海子山体,走完“C”字型的下半部分。

剩下的部分要使用路绳,数次绕过冰裂缝,上升至松软雪坡上,就抵达了C2营地。

没有积雪时,冰裂缝明显,@川藏队

即将到达C2,@川藏队

C2营地——C2位于白海子和田海子之间的垭口斜坡上,地势相对平坦但并不宽敞,雪大时需要人工铲平扎营。

C2营地,@川藏队

C2营地,@川藏队

站在C2的高度,可以平视视角与贡嘎群峰对视。它们头顶冰雪寒光闪闪,嘉子峰的大岩壁、小贡嘎的小三角动人心魄,那里又将诞生多少伟大的攀登?

C2营地,晚霞中的贡嘎群峰,@川藏队

抬头往上,田海子的冲顶线路完全暴露在眼前,但其显而易见的难度着实让人压力力巨大。

C2营地上方的攀登路线,@川藏队

艰难冲顶、下撤至C2

从C2到顶峰,田海子展现了它真正的难度和危险,不少山友都折戟于此。但是这一天,攀爬在暴露的山脊线上,在云海中,在风中,在贡嘎群峰的目光中,极为震撼。

第四天:C2(海拔5300米)-顶峰(海拔6070米)-C2,全程约3公里,海拔上升770米,下降770米,冲顶耗时6~8小时,全程耗时约12小时。

雪坡——凌晨5点左右出发。刚开始是一段百米左右的雪坡,坡度不算太陡。

凌晨出发,@川藏队

冰岩混合路段——雪坡过后,抵达岩石区域。初始有一处几乎垂直的岩石台阶需要翻过去,穿着冰爪、推动上升器,十分费力。

冰岩混合路段,@川藏队

过了这个难点后,这段冰岩混合路段会相对容易。但它整体坡度约五六十度、300米长,暴露感极强,有落石风险,操作不当很容易滑坠。

冰岩混合路段,破碎的岩石,@川藏队

天逐渐亮了,冰岩混合路线趋于平缓。回首看C2,藏在白海子巨大的岩壁下,渺小如蚁穴。

冰岩混合路段,@川藏队

冰雪坡——冰岩混合路线尽头,紧接着一段陡峭冰壁,表面大多有硬雪覆盖在冰坡上,攀登起来非常费劲。

即将上冰雪坡,峰顶被上方冰壁遮挡,@川藏队

冰壁上方,是坡度稍缓但漫长的冰雪坡。在冰岩混合路段尚有可遮风的岩石供人喘息,但上了冰雪坡,已经毫无遮挡。

过冰壁后,漫长的冰雪坡,@川藏队

这段冰雪坡整体长约700米,坡度不小,需要山友们掌握系统的攀冰技术。

冰雪山脊比较陡峭,@川藏队

极度疲惫之中,唯有右手方向的景观让人欣慰:蜀山之王贡嘎与中山峰、嘉子峰、小贡嘎等横排一列,高低错落,在日出云海中与你对视。

右手侧的贡嘎群峰,@川藏队

以这个高度看贡嘎,是绝无仅有的震撼。

贡嘎清晰可见,@川藏队

登顶——峰顶如同一个巨大的“雪包”,坡度更陡,有50°左右,无雪时就是一面蓝色冰壁,需要从右手侧绕行登顶。

峰顶,@川藏队

从C2营地出发6~8小时后,终于到达冰雪坡的尽头,也是田海子的顶峰。

登顶,@川藏队

顶峰在雪檐上,并不宽阔,360°环视,远方是川西群峰连接的天际线。

@川藏队

云海之中,贡嘎群诸峰的岩壁、山脊细节尽现,你是否会在心里拟定下一个登峰目标?

@川藏队

下撤至C2——更大的考验在下撤。早上攀登时是在凌晨,还看不清全貌,下撤时的暴露感更强,再加上体力已消耗大半,很难让人没有恐惧感。

云海中下撤,@川藏队

至C2营地,最艰苦的一天结束。钻进帐篷,躺下,C2的风景已无力欣赏。

@川藏队

出山

这是心情最轻松的一天。山友们在C2营地再一次欣赏贡嘎日出,尔后,继续下撤,回到BC,回到人间。

第五天:C2(5300米)-BC(4200米)-康定(2700米),徒步9.5公里,海拔下降2600米,徒步耗时6小时左右,行车约1小时。

继续下撤——从C2沿路绳下冰川,迎着贡嘎群峰奔向大本营。这一路,山友们依然要格外注意落石。

C2再一次欣赏贡嘎群峰,@川藏队

至BC,一个小时之后即可抵达康定。至此田海子攀登结束,而田海子山上的记忆,则永远留存。

田海子,@川藏队

注意事项

这是一座不可轻视的6000米级技术型山峰,必然隐藏着较高的风险。以下事项山友们务必注意:

落石——从BC到C1营地,从C1到C2的冰川,乃至于C2之上的冰岩混合路段,都隐藏着落石风险。除了戴头盔,每天提早出发也是良策。

@川藏队

失温、冻伤——凌晨冲顶的低温、田海子有名的高空风,都会带来失温、冻伤威胁。所以,除了带够保暖衣物,厚实、指缝不漏风的手套(最好有备用手套),保暖的袜子(可以两双叠穿)必须具备。

滑坠——田海子坡度陡峭且暴露感强,操作不当极易滑坠。这也是田海子山难的最主要原因。

@川藏队

高反——大本营就在4000米以上,再加上近2000米的攀登高差,极易高反。除了体力训练,提前海拔适应也很有必要。

@川藏队

田海子,是你心中的那座山吗?

文:小丹 / 编辑:小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成都这个下穿隧道坡太陡!一天“放倒”10多人相关部门:正在整改“这个下穿也太陡了!居民根本无法骑自行车通行,希望能将坡度改平缓一些。”近日,有多位成都市民反映,刚刚投用的京昆高速与成都高新区紫瑞大道交汇处的下穿隧道,坡度十分陡,现场已致多人摔跤,道路安全隐患严重。 11月24日,记者前往现场看到,该下穿隧道主要穿越中环铁路,其下穿北口处坡度较为平缓,市民可正常通行,jvzquC41yy}/ezhd0eun1|mwcpmdjnsi14633663/4?06?8;;7<`rl3jvor
1.上坡挂几档,手动挡汽车上坡时几档比较好如果地下停车场坡度较陡,则使用二档。坡度很陡,就一档,不要太陡,可以用二档,根据车速调整,看坡度、车速、路况。如果你觉得车开起来有点吃力,你会立即倒档。多开几次就熟悉了!我刚开始开车时也是这样做的。别紧张。高坡用一档,中坡用二档,一般小坡和低坡用三档。不同坡度的档位不同。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速度jvzquC41yy}/rlfwvq4dqv3ep1iyzs45:5?05A8;7:980qyon
2.2019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本次有效评估的173个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其平均品牌收益为1355.73万元(图6)。其中,吴裕泰的品牌收益依旧最高,为9197.90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吴裕泰的品牌收益增加了369.41万元,提升了4.18%。图中曲线显示,前端坡度较陡,中后段趋于平缓,体现出只有少数有效评估品牌的品牌收益较高,多数品牌的品牌收益仍然处于平均线以下。 jvzq<84yyy4ctjsf0|pv0niw0et0497312:298h795:4c;8742;31yfig0nuo
3.一档上陡坡的危害是什么?爬坡需要根据坡度来选择档位,如果坡度比较小,可以将车辆挂在二档或三档进行爬坡。如果坡度比较大,车辆负重比较重,可以持续使用一档。虽然用一档爬陡坡会稍有损耗,但只要不是长时间用一档爬坡,对车辆来说都不是问题,唯一影响可能是会造成油耗增加以及发动机温度比较热,不过发动机温度可以通过冷却液将热量散发出去,而油耗jvzquC41cwzp0lmkpc4dqv4okr579B>;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