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诀窍打造山地项目中的“天空之城”
引子
场地地块南北向长约120m,东西向宽约200m,地形总体上呈南高北低,坡度约为30%;
场地东侧、西侧、北侧均有规划道路。北侧市政道路已先于本项目进行了初步平场,场地东侧、西侧市政道路后于本项目建设,南侧为自然山体。
现状最大高程:326.33m,最低高程289.39m,相对高差约为37m。
现状地形平均标高远高于规划道路 ,整体挖方量极大;
场地高差大、分台地数量多,小区环境品质难以打造;
项目报批过程中,规划局对城市界面高挡墙的抗性;
东西侧道路未修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高的支护成本;
压实土方、支护成本
缓坡地(3%-10%):利用较低一侧的吊层建筑或者放坡,让住区内部坡度平缓达3%以下;
中坡地(10%-25%):住区应结合周边道路标高,以尽量减少改造为原则划分台地;
陡坡地(25%-50%):住区应结合周边道路标高,分组团划分台地,在台地内辅以设计缓坡(2%~3%)以降低台地间挡墙高度;
急坡地(50%-100%):住区除了分台设计外,建筑设计还需作特殊处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