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曹**(实名认证)
IP属地:上海
下载本文档
1、 薄壳结构概念:曲板的内力改变为受压为主,受压比受弯有利得多,尤其是多向受压,处于空间工作状态更加有利薄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曲面的”,二是“刚性的”。所以,薄壳可以简单理解为四边支承的曲板。薄壳的结构组成一般包括:曲面的壳板和周边的边缘构件两部分。 薄壳结构的优点: 薄壳突出一个“薄”字,故其优点是:材料省、很经济;自重小,为大跨度提供有利条件;曲板的曲面多样化,为建筑造型提供丰富多采的创造条件。 壳结构的缺点: 体型复杂,现浇结构时费工费模料 ,施工不便;板厚太小,结构厚度 和保温隔热都靠这几公分厚的材料 ,隔热效果不够好,长期日晒雨淋 容易开裂;壳板天棚的曲面容易引 起室内声音反射和
2、混响,对音响效 果要求高的大会堂、体育馆、影剧 院等建筑不适宜采用。n第一节 薄壳结构的受力n特点与优缺点第1页/共31页第二节 薄壳的型式与曲面关系 薄壳结构是一种薄得不致于产生明显的弯曲应力,但厚度是以承受压力、拉力和剪力的形抵抗结构。所谓“形抵抗结构”就是将材料造成一定的形式从而获得强度去承受荷载的结构。薄壳结构赖以获得这种能力的“形”就是曲面,薄壳的结构效能就是归功于曲面的曲率和几何特征。 薄壳的型式很多,诸如球面壳、圆柱壳、双曲扁壳、幕结构、折结构等,都是由曲面变化而创造出的各种型式。第2页/共31页薄壳基本曲面形式几何形成的类型:一、旋转曲面 由一平面曲线作母线绕其平面内的轴旋转而
3、成的曲面,称为旋转曲面。常见的有:球形曲面、旋转抛物面和旋转双曲面。n二、平移曲面n 竖向曲母线沿另一竖向曲导线平移而成的曲面称为平移曲面。工程中常见的有椭圆抛物面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注意区别。第3页/共31页第4页/共31页三、直纹曲面 一直线沿二固定曲线移动形成的曲面。常见的有: 1.双曲抛物面(鞍壳、扭壳) 如上图(b)所示的双曲抛物面,也可按直纹曲面的方式形成,即工程中的鞍壳。 工程中扭壳是由扭曲面构成的。n 2柱面与柱状面n 柱面是由直母线沿一竖向曲导线移动而形成的,如筒壳。柱状面是由一直母线沿着两根曲率不同的竖向曲导线移动,并始终平行于一导平面而形成,如柱状面壳。第5页/共31页
4、n 3.锥面与锥状面n 锥面是一直母线沿一竖向曲导线移动,并始终通过一定点而形成的曲面,如锥面壳。锥状面是由直母线沿一根直导线和一根竖向曲导线移动,并始终平行于一导平面而形成的曲面。第6页/共31页 n四、复杂曲面n 在上述的基本几何曲面上任意切取一部分,或将曲面进行不同的组合,便可得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曲面。第7页/共31页第三节 圆顶薄壳一、圆顶薄壳型式 圆顶薄壳的曲面是球形曲面,故也称“球面薄壳”。 圆顶薄壳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古老型式,它的受力简单。壳板的径向和环向弯矩极小,可以忽略。所以,壳体主要承受压力,压力沿整个球面扩散均匀分布,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边缘构件为一圆环,对圆顶壳面起箍的
5、作用,圆顶通过它搁在支承构件上,边缘构件主要承受环向拉力和弯矩。根据壳板构造,圆顶薄壳可以分为:平滑圆顶、肋形圆顶和多面圆顶三种。第8页/共31页第9页/共31页二、圆顶薄壳的内力状态 一般情况下,壳面的径向和环向弯矩较小可以忽略,壳面内力可按无弯矩理论计算。在轴向(旋转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圆顶径向受压,环向上部受压,下部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这是圆顶壳面中的主要内力。 从此可以看出,圆顶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第10页/共31页n 支座对圆顶壳面起箍的作用,所以支座环承受壳面边缘传来的推力,其截面内力主要为拉力。由于支座环对壳面边缘变形的约束作用,壳面的边缘附近产生径向的局部弯矩。 第11
6、页/共31页 圆顶薄壳的支承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 (1)通过支座环支承在房屋的竖向承重构件上。 (2)支承在斜柱或斜拱上。 (3)支承在框架上。 (4)圆顶结构直接落地并支承在基础上。第12页/共31页第四节 圆柱形薄壳 圆柱形薄壳的曲面呈单曲外形,故也称为“筒壳”。筒壳因其几何形状简单,模板制作容易,施工简单,故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盖上。 筒壳一般由壳板、边梁和横隔三部分组成。第13页/共31页一、长薄壳 (一)形式和尺寸 当l1/ l2l时,称为长薄壳。此时,由于l1/ l2的比值较大,筒壳的受力情况像曲线截面的梁一样,其计算理论与曲线截面梁相仿。 长薄壳的l1/ l2的比值一般为l
7、.52.5,最大可达34。长薄壳的跨长最大可达30m。 壳体截面的总高度f不应小于( 110 115)l1;矢高f1不应小于18 l2。 壳板的厚度一般为38cm。第14页/共31页n(二)长壳受力特点和内力计算简介n 薄壳是空间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普通梁板结构不同,内力的计算也比普通梁板结构复杂得多。 第15页/共31页第16页/共31页二、短壳 短壳一般也是由壳板、边梁和横隔构件三部分组成,其跨度与波长的比值l1/ l21,通常等于或小于0.5。短壳一般是多跨的。 (一)壳板 壳板的矢高f1不应小于1/8l2。壳板内的应力不大,通常不必计算,可按跨度及施工条件决定其厚度。对普通跨
8、度(l1612 m, l21830 m)的屋盖,当矢高不小于1/8l2时,厚度可按表91选定。 (二)边梁 边梁宜采用矩形截面,其高度一般为(1/15-1/10)l1,而不应小于1/15 l1,宽度为高度的1/5-2/5。n(三)横隔构件n横隔构件的间距一般采用612m。第17页/共31页第18页/共31页 三、圆柱壳的开洞处理 圆柱壳建筑的通风采光可以采用锯齿形屋盖的办法来解决,也可以采用天窗孔的做法来处理。第19页/共31页四、工程实例 圆柱壳由于适用跨度大,平面进深也大,支承结构可以多样化,可根据建筑空间和造型的不同需要去选择,所以,这种薄壳广泛用于单层工业厂房和各种公共建筑如展览馆上。
9、 圆柱壳还可根据建筑的使用需要,可以做成单波单跨、单波多跨、多波单跨及多波多跨等各种形式。我国许多纺织厂采用锯齿形的长筒壳。第20页/共31页第五节 双曲扁壳 包括二部分:壳身和竖直边缘构件,因它在壳体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都有曲率,且f/L1/5,顾名思义称之为双曲扁壳。 n一、双曲扁壳的结构组成第21页/共31页二、双曲扁壳的受力特点 可将平板理论中的某些公式直接应用到双曲扁壳结构的计算中。三、双曲扁壳的结构构造矢高与底面短边之比不能大于l5。曲率比及底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均不宜超过2。节点构造及配筋形式第22页/共31页第七节 折板结构一、折板的特点 同是一块板的截面,如果把折叠起来成折板,
10、惯性矩就可增大许多;同是一块板的材料,折叠后等于把材料从中和轴位置远离拉开,即可收到大大的结构效益了 。第23页/共31页第24页/共31页二、折板受力特点 折板结构的波长l2一般不宜太大。实际工程中,跨度l1经常是波长l2的好几倍长,尤其是预制预应力V形折板,l1 /l2一般都在5以上。因此,折板结构大多是长折板,它的受力性能与长筒壳类似。边梁下无中间支撑且l1 /l2 3的长折极可按梁理论计算。 (1)板的横向计算 (2)折板的纵向计算 (3)横隔框架的计算第25页/共31页三、折板结构的型式(一)无边梁的折板预制V形板波长一般2m和3m;跨度一般615m(预应力时可达21m);倾角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一般为3045度;折板高度为了保证折板的刚度,折板高度不宜小于1/20跨度。(二)有边梁的折板筒壳式折板结构第26页/共31页(二)有边梁的折板筒壳式折板结构 有边梁的折板结构由折板、边梁和横隔构件三部分组成,是现浇结构。 第27页/共31页第28页/共31页 四、现代建筑中,折板的应用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