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天色还亮堂,这就离开长江南源,争取早点抵达巴青。一路上景色超美,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之时也没到得了巴青。
过桥朝巴青方向赶去!
到达与杂多县接壤的巴青县贡日乡时已是晚上九点过,免不了一番疫情检查得以放行。
摆好桌椅,正要吃饭的时候,两位开小店的乡民走过来说,过几分钟他们就要关门了,让我们赶紧吃完上车去,可能一会儿会有熊出没,听他们这么一说哪还有心思慢慢吃,一阵狼吞虎咽后,以最快的速度洗好脸脚,把东西全部收拾好放进车里,发电机太占地方只好放在门边。就这样在车里战战兢兢迷迷糊糊的没睡踏实,隐隐约约听见几声火药枪响,直到天亮也没听见熊掌拍车的恐怖声音,会不会是那几声火药枪响把传说中的狗熊吓跑了哦😅
7.28(D6)清晨的阳光洒满贡日乡,我们也该动身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了,看天黑之前能否到达那曲。
一路朝着索县方向前行,沿途路况不太好,尤其快到比如时,路况跟几年前相比好不了哪去,唯一好的就是天气比较给力,没遇到雨雪天。雨雪天就糟糕了。
快到索县时继续分路往那曲走。
路过多年前曾在某家院坝里避风雨的刚夺村,翻上岗拉山垭口时,只见路况越发糟糕,车轮驶过尘土飞扬。
在碎石路上行驶了约摸半个多小时,终于走上了康庄大道,赶紧停在路边拿岀早已热好的饭菜,吃完之后休息了片刻继续赶路,自驾达人说天黑之前到那曲应该问题不大。
翻上江古拉山和巴乔拉山垭口后,一路下行,很快进入那曲色尼区,对车好得不能再好的东司机,见到水管必洗车,对此我和小熊还有旺仔早已习惯,我在一边也只有递桶拿抹布的份儿😄
进入最后一个公安检查站后正式进入那曲,明晃晃的太阳依旧高高挂天边。
找到一家藏餐馆吃晚饭时天色也渐渐暗下来,吃饱喝足,两个水瓶和水杯也被乐于助人的藏族小妹妹灌满了热水。
从藏餐馆出来转了两圈运气不错,很快就物色到今晚的营地和澡堂,车停军分区外停车区域再安全不过。半夜的一场雨下到天明还没停,旺旺拉肚子的问题也还没解决,天快亮时又拉了一次,难闻的气味想赖床也不行,还好雨小勉强可以收拾这只臭狗哦。
7.29(D7)收拾干净旺仔小朋友,洗漱完毕后,迎着绵绵细雨继续上路。
眼看前方就要分路往班戈走了,一大早岀来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在路边停下来,端出早已变得温热的油茶,三下五除二吃饱喝足,然后继续前行!
今晨从那曲岀发到现在天气一直没好过,G317一路景色不错。
离班戈大约119公里处,忽见远处冒岀一片湖,此时天空也渐渐晴朗起来,厚厚的云朵缭绕在湖面上,是什么湖呢,带着好奇我们顺着草甸上的车轮印慢慢朝着湖的方向开去⋯
湖边的帐篷住着一两户牧民,一家老小在这美丽的湖边过着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牧民生活,刚把车停下来,就见一小男孩骑着单车飞驰而来,唯有他听得懂汉语,可以正常交流,小男孩叫索南扎仁,活泼可爱,放暑假回到了父母身边,听他介绍这片美丽的湖叫“篷错”。我们给了他一些吃的喝的,扎仁小朋友开心极了,叫来了爸爸妈妈,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他家的羊群,行走在湖边的羊群在周围景色的烘托下,一幅原始的大片就在我们身旁,我们仿佛置身于这美好的画面中,真想定格其间不走了。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中在“篷错”呆了好几个小时,依依不舍间,扎仁说去看下他养的小猫咪,盛情难却下我们跟着他来到羊圈里、扎仁像猴子似的钻进一个土缸里,然后满面笑容的抱岀一只小猫,紧接着又抱岀两只,三只小猫在一起太乖了,扎仁抱着两只递我手上时,猫妈妈不知从哪里钻岀来,扎仁赶紧抱住了猫妈妈,不然的话猫妈妈可不会饶过我们这两个陌生人。给纯真活泼的扎仁拍下最后一张照片时,也是我们该离开“篷错”的时候了。
回到正道,跑了几十公里,“篷错”依然在我们的视野中触手可及而却遥远,可见这美丽“篷错”不是一般的湖啊。
随着车轮滚滚,“篷错”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时,没过一会儿一片浅蓝色的湖出现在我们车窗外,湖水的颜色与天空的蓝仿似浑然天成,美得大气,让人沉醉其中挪不开步子。
离开这不知名的错,继续朝着班戈方向前行。沿途皆是大美风景,大自然与动物们构成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藏羚羊与牧民放养的羊群在同一片草原上吃着草,反倒因为我们路过而惊扰到几只藏羚羊。
几匹有主人关怀的马儿,正悠闲的享用着大自然馈赠给它们的美食,我上前去牵起一匹,温顺的马儿任由我牵着它,感觉我好像是它们的主人一样😄
好在一路顺利,天没黑之前便到达了班戈县,刚一开拢县城,只见县城尘土飞扬,部分道路还在施工中,就这环境想露营迟怕是有点恼火,正发愁的时候,突然见路边有个牧业.科技园,开进去一看,可以停车的地方还不少,转了几圈,终于在一栋空门面处物色到了一个可避风的露营地。藏区早晚温差大,晚上的风也特别大,不找个角落避避的风话,想露营休息根本不可能,幸好找到这处避风的港湾。
7.30(D8)不知不觉中旺仔也没再拉肚子了,昨晚总算是睡了一个踏实觉,待拔营出发时阳光已十分耀眼。
翻越上海拨4730米的拉木错山口,原本计划去看看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双湖县,40多年前因牧民迁徙于此而设。2012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双湖县,为我国海拔最高的县,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国家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帮助双湖县修通了公路。然而,在双湖,群众健康长期受高海拔、恶劣气候了影响,高原性风湿病、痛风、心脏病多发。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也始终困扰着当地群众。此外,双湖县域一半以上的面积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内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10万多只、野牦牛2万多头。2018年,西藏自治区决定开展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经过前期试点,第一批大规模搬迁于2019年12月实施,来自那曲市双湖县、安多县、尼玛县的4000多名群众搬迁至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一期安置点。从高海拔、气候恶劣的山区来到宜居的新址,生态搬迁,群众们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今的双湖县里空无一人,由于地处羌塘无人区核心区域,目前已不允许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不放弃也只得放弃去双湖的打算,改为直接去往尼玛县。
一路风景如画,大自然和谐而美好,一错再错之间,班戈错就这样映入了我们眼帘,正好在车窗边捕捉到几只藏羚羊自在而快活嬉跑的身影,真想与高原精灵们来个近距离接触,怕惊扰到它们,还是远远的欣赏着这一份美好吧。
路上惊喜不断,当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出现在我们视野中时,真是被眼前这一片壮丽的湖惊呆了,不由自主把车开向了湖边。色林错的美需要漫步到湖边才能体会,除了湖边波涛阵阵扑向岸边,偶尔几声鸟叫声反倒显得这里更加宁静。蓝天白云辉映在湖面,让湖水的颜色变得湛蓝而澄澈,是那么的纯净。当这沿途美景尽收眼底时,早已忘却了肚子的饥饿,现停留下来,何不在这美丽的湖畔吃点东西再走呢。
由于色林错太美,阳光又有些刺眼,于是打开车载侧边帐篷搬出桌椅想休憩片刻,坐下闲聊之际,东司机突发其想,建议不再赶路,今晚就在色林错边露营。
正当觉得这建议非常不错时,突然狂风大作,黄沙漫天飞舞,远处的黄沙朝着我们滚滚而来,只见侧边帐蓬撑杆被掀起,我们知道大事不妙,我赶紧去抓住另一根,东司机力气大,用手逮住帐篷边缘,我以最快的速度配合收好几根撑杆迅速裹起,就怕吹起的侧边帐蓬的金属件把车子打坏,幸好动作快,否则后果难说。收好之后合力把地上的桌椅等东西扔进后备箱算是躲过一劫。
变天之后的色林错已没有了先前的美丽,狂风大作之间,此处已不宜久呆,赶紧撤退为妙,咱们这以后是有经验了,藏区的湖边根本不适合露营😅
路牌提示着尼玛县就在前方,东哥一阵高兴说,有可能这是去尼玛的一条近路,这样一来今晚肯定能到尼玛。没曾想,看似一条近路,由于路况差,不是搓板路就是碎石路,完全跑不起应有的速度,心里再着急也没用,反正只能慢摇,摇着晃着天也渐渐暗下来,最终快到晚上23:00时才看到路边上有个村子,隐约有灯光透过来,这么晚了还不知道后面的路况如何,不妨进去村子打探一下。
刚一到村子,几个村民就围了上来,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我们这两个身份不明的不速之客,我赶紧拿出手机,亮出渝康码和行程卡,一看有绿码和绿箭头,村民些这才放下了戒备。带头的负责人表示欢迎我们在他们村委会门口停车休息,当听说我们需要热水时,一位好心的女村民连忙去她家里拎来两瓶热水给我们,在寒冷的夜晚顿觉温暖。简单吃了点东西,在不时传来的几声狗叫声中躺了下来,半夜淅沥沥的小雨也没有吵醒两个疲惫不堪的异乡人。
7.31(D9)早上起来那会儿,天空也已放晴,在村委会门口留个影,好心的村民们兴许都还在梦乡,悄悄的告别了这名叫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牛威改栋村的村子。
从村里出来,路牌说明去尼玛的方向没错,就是烂路跑不起速度,还好昨晚上在村子里歇息了一晚哟。
开到高处,再朝下开时,多远就看见又一个错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什么湖这么漂亮呢?走近一看,原来是圣湖达则错,又名达克次湖、达格济错,藏语意为虎顶湖,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
在西藏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永远都不会缺少神奇的地貌,位于国道317里程碑2442处附近的“天空之树”就是其中之一,在以前本是一处由水流冲刷形成的大裂谷,在这片荒芜人烟的地方似乎很常见,哪怕是现在,不刻意留意一下也会错过,但是当东司机把无人机升起之后,这个自然景观露出了让人震撼的一幕。
它的根与国道317相连,彷佛这条国道就是它的供给线,而流水冲刷的痕迹则构成了它的主干与枝干,甚至连树叶分叉的地方都清晰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仿佛都是一棵生长茂盛的大树。道路的另一侧则像是大树的倒影般,直叫人啧啧称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此精准。
当地有关部门为了让游客不错过这神奇的自然景观,专门还在这里立了一块告示牌,毕竟这样神奇的地貌,放眼全西藏都是独一无二的。
与“天空之树”相隔一公里处便是尼玛县界。
快到尼玛县城时,离公安检查站两三公里开外,即将进入尼玛县的车辆已排成长龙,蓝天白云缭绕着整个县城。
路牌指示着直行的方向,便是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也是这趟旅行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已过中午,肚子有点饿了,在县城找个吃饭的地方还是很容易,很快就找到了一家面店,要了两碗爽口饱肚的汤面片,味道不错,而且特别要求多放的蔬菜也放了,真是给力!
吃饱喝足,在尼玛县客运站打个卡,准备离开尼玛去改则,去改则之前东司机有个小心愿,想去距离尼玛县城南部约120公里的文布南村看看。还记得2017年6月份从尼玛去文布南村时,沿途路况相当糟糕,几乎全是野路,车轮印模糊不清,一路上还得现找路,费尽周折才去到了文布南村。从如今尼玛县城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来,去文布南村应该路也修好了吧。
果不其然,从尼玛县城出来往改则方向行进时,一条康庄大道呈现眼前,且有路牌的指引,做梦都没想到去文布南村变得如此容易了,当年由于路况不好,鲜少有人会去到文布南村,那怕苯教圣湖“当穷错”和当惹雍措”再美,再想去一睹圣湖的容貌,也不敢往那条路去,因为实在是太不好走了,几乎没有路可言。
沿途景色还是那么美,虽然路修好了方便通行了,但我更喜欢五年前所看到的原始风貌,当年由于路不好走,文布村鲜少有人去到,文布南村在世人眼中显得神秘莫测,那时凡是去过文布南村的人也算是牛人,当然东司机也算其中一个😄
曾经不显眼的小桥扩宽了,五年前为了找到这座桥也是费尽了不少周折,差一点还迷了路,经过这里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道路旁的原始风貌还依稀可见。
快到文布北村时,随着几个连续弯道下坡后,又一次见到了梦中的当穷错,与几年前所看到的还是一样美丽,碧绿的湖水镶嵌在湖盆里,角度不同颜色也随之发生变化,时而浅绿时而深绿,湖面平静如镜。实际上“当穷错”与“当惹雍错”同在一个湖盆之内,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这正是“当穷错”名字的来历,藏语里当穷错即小的当惹雍错之意。据说此湖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
近距离看到的当穷错像绿宝石一样漂亮夺目。
当穷错湖边是文部北村,与五年前相比,看得出来村民们的生活因修通了公路而有了很大改善。
路过当穷错要继续前行五公里左右才能看到藏北最著名的神湖“当惹雍错”。
即将分路去往文部南村,五年前没有这个大门框,那现在朝着这个大门框进去就对了。
一过了大门框,很快就可以看到神湖“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苯教徒奉为神的圣地。
当惹雍错湖边就是近百余户人家的小村落-文布南村。
村里人多数半农半牧,在湖边开垦了一些田地,种植青稞、土豆、油菜和小白菜等。在海拔4500余米的地方,居然还能种植这些农作物,着实令人惊奇。这要归功于当地的湖区气候。
湖边的玉彭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
过了玉彭寺,文布南村最原生态的村落便在于此,从高处望去,当惹雍错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趁太阳还没落坡,赶紧下坡走到圣湖边,接受神湖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希望能为远到而来的我们祈福吧。
夕阳西沉,湖畔开始刮风,顿觉寒意四起,从懒洋坡步行而上,开车到五年前曾住过的安徽人家客栈,打算去会会在这里开客栈已有好些年生的安徽人老张。
来到安徽人家客栈,老张热情的邀请我们去大厅一坐,客栈今天生意不错,加上又到了饭点,老张一家门前屋后张罗着,忙得不亦乐乎,让他别管我们,反正随车带的食物充足,大厅有电有开水,我们自己做点吃凑合一顿算了。安排我们可以去他家新修的洗澡间洗个热
8.1(D10)昨晚上在刚入文布南村村口的一块围有女儿墙的空坝子上露宿了一晚,当惹雍错近在咫尺。吃过早餐,准备动身前往改则,到了改则之后还要赶去林草局办个手续,所以路上时间耽搁不起。
岀了大门框,直走可原路返回接去往改则的路线,左边往来多乡方向的路可通往藏北另一个圣湖扎日南木错到措勤,如果计划走阿里中线可以选择往这条路而去,阿里中线全程三百多公里几乎都是搓板路+弹石路+炮弹坑,为了不影响正常计划的G216羌塘无人区穿越,阿里中线留待以后再走。
继续朝着去往改则方向前行,又见蓝天白云下的当穷错,今天的当穷错湖面散发着蓝宝石般的光芒,由此可见当穷错真的可以一天变幻出三种颜色呢。
藏北高原景色宜人,这趟行程正好赶上了藏北的黄金季节(6-9月),这期间温度适中,除了早晚温差较大以外,白天风和日丽,牧草丰美,牛羊成群,偶尔也会见到藏野驴岀来嬉耍。
天边走来的片片云彩,仿佛伸手可及,一路上云朵就在我们头上飘浮着,美翻了!要不是因为要赶去改则县林草局办去改则-民丰的通行证明,真想放慢速度好好欣赏这些漂亮的云朵,抱只小羊羔拍个照😄
离开那曲地区进入阿里地区,离改则县也越来越近。
进入公安检查站过了安全检查后,一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警察为我们做了核酸,这下不担心了,就怕赶到改则时,做核酸的部门已经下班。
进入阿里,又见藏羚羊的身影,离改则大约还有七十多公里,路牌提示着我们即将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到了改则办好通行手续后连夜去先遣乡作为起点,从先遣乡开始即将开始这次G216羌塘无人区穿越。
阿里的云,永远都是那么美,在飘浮的云朵下面有种穿行于超宽银幕之中的感觉。
先去改则办好通行手续之后,再折返回来往左边去民丰方向。眼看已是五点过,万一林草局就下班办不了咋办,于是我赶紧打电话给林草局的局长,局长说因改则在举办赛马节,政府部门这几天要放假,听说我们已到改则,局长同志人很好,说让我们尽快赶到,他派人来给我们办手续。
一到改则就直奔林草局而去,差一点工作人员就走了,谢天谢地,上二楼顺利办到了进入羌塘无人区的手续哦。
办好手续,林草局的工作人员也要关门走了,为了不影响人家休假,连声道谢之后,赶紧下楼岀来。
改则的天空,朵朵白云好似棉花糖一样,蓝天白云下的改则有着浪漫的色彩。
在改则找到一家冒菜店,一锅菜下肚后,在附近的超市有补给了部分物资后,直奔先遣乡休息去。
从改则县城岀来往先遣乡走,需要跑近138公里的路程,趁着天色早赶紧跑,沿途的风景如油画般的美,让人沉醉其间不忍眨眼。
天色渐渐暗下来,暮色中的藏野驴、藏羚羊们仿佛也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有淘气的在横穿马路,有饿了在吃草的,有呆萌的站在远处打量着我们的😄
经过先遣4号、3号、2号、1号大桥后,先遣乡也快到了,晚霞好似绚丽的火烧云,如此大美的火烧云还是第一次见到。
到达先遣乡时,乡里已漆黑一片,转了一圈打探了一下,最后在“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外墙根处停靠下来,一番简单洗漱之后早早进入车内睡下。
8.2(D11)太阳升起那刻,先遣乡也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打算吃过早饭再去先遣乡派岀所办通行手续。怕去早了人家还没上班。九点过离开纪念馆去先遣乡派出所,打听到的结果居然是不用办手续,让我们直接去二十公里开外的卡点登个记就可以往民丰走了。早知如此昨天就不那么着急去林草局开证明,今早直接早点岀发才是,但谁知道呢,只怪我们的步伐跟不上当地政策的变化,害得白白的耽误了咱们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瞧,有块年代久远的里程牌立在那儿,那应该是最早的穿越路吧,还依稀可见曾经车轮碾过的痕迹。
回到正道上来,以先遣乡为起点,即将开启新国道G216羌塘无人区~民丰的穿越,这是一条纵穿整个藏北羌塘无人区公路,是全球海拔最高、经过无人区距离最长、全程海拔差距最大的公路,是一条“一错再错”的绝美线路。相比G219,新国道G216缩短了西藏~新疆的距离,从改则算起,全程约850公里。还好昨晚已跑了138公里,剩下还有700多公里路要跑,全程无加油站,希望能够顺利穿到民丰去!
进入羌塘自然保护区!
进入野生动物保护通道,我提醒着自驾达人慢点开,小心有动物横穿马路哦。
下图中显示藏北羌塘的湖泊众多,从先遣乡一路向北,每隔数十公里便会有一个景色各异的高原湖泊,有喀湖错,巴拉错,昆楚克措,阿鲁错,四家湖,美玛错,恰贡错,骆驼湖,夏围湖,独立石湖,普尔措,月牙湖,黑石北湖…
路过喀湖错4号中桥,只是不见喀湖错的影子。
果真有野生动物横穿公路,前方一只藏野驴旁若无人的横穿公路😄
巴拉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美丽的巴拉错边居然有人乱扔的自热饭塑料包装盒若干,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东司机怎可能等闲视之,他连忙拿岀垃圾袋一一捡起,最后装满了整整一袋,不知是什么人,这么没有环保意识,这些塑料包装盒如果放在这里没人管,几百年后都无法降解。在这里呼吁一下广大自驾游朋友,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请手下留情,垃圾不要乱扔,随车带走扔到该扔的地方去。
跑了约摸60公里,便到了公安检查站,也就是先遣乡派出所民警说的卡点。
到了先遣乡卡点,东司机拿岀一袋垃圾交由警察去处理,接受检查时只是看了一下驾照和身份证,在改则林草局办理的手续根本就没要求岀示。
羌塘无人区对动物的保护非常重视,有了这些路牌的提醒,谁还敢去伤害这些单纯可爱的野生动物。
路旁惊现一群少说有六七百只藏羚羊的队伍,羊儿们自由自在的走着、跑着、快乐丽追逐着,羌塘无人区的藏羚羊与青藏高原的藏羚羊从外观上看有些区别,这里的藏羚羊个头大很多,身子圆滚滚的,皮毛的颜色也要深一些,它们能自由快活的生长于此,真替它们高兴。
又一只藏野驴独自岀来在公路上玩耍😄
日错即将映入我们眼帘👀
墨蓝色的日错就这么静静卧躺在这广袤的无人区,只有穿越G216羌塘自然保护区的才能见到它遗世独立的容颜。
只顾着欣赏美景,突然发觉早上到现在还没吃一口东西。
吃过早餐,继续穿行于G216羌塘自然保护区…
远远的看着鲁让错静躺在那儿~
米玛错又名美玛错,刚-靠近连绵雪山下的米玛错,就像进入童话世界一样,从没见过这么美的错这么美的雪山。
骆驼湖,由于距离太远看不太清楚
夏围湖的颜色呈淡绿色,也特别的美。
今早出发到现在,天气好的缘故,天特别蓝,云特别多也特别白,在如此美景中穿行真是太给力了。前不久有帮朋友也是穿越这条路线,由于天气不好,遇到了雨雪夹杂着冰雹,照片中的风景与我们所见到的完全不同。
前方即将分路,我们当然走左边道路,继续往民丰而去,右边道路可再绕回改则。
一片清澈的野鸭湖近在眼前。
又见一群藏羚羊队伍,目测大概也有几百多头,这一群精灵与之前看见那队有所不同,这一群藏羚羊主要是小羊儿各自跟在自己妈妈屁股后面走着,调皮一点小羊儿时不时还互相追逐嬉闹,煞是可爱😄
车行至此,只见许许多多的黑色石块散落在草地上,散落在湖边和水中,显得四周更加的荒凉而辽阔,在无边无际的草原和远方茫茫的雪山映衬下,这里的景象是今天所见的景色中最难忘的。黑石北湖位于西藏改则县靠近新疆于田县及民丰县的区域,在藏北高原,位于西昆仑山之南岸,是藏羚羊繁殖地之一。难怪不得先前看到那么多小藏羚羊。
黑石北湖南岸的年轻火山岩,喷发于约一百万年前,是青藏高原有据可查的最年轻的火山岩。区域从平坦到崎岖 。岸边都是陡坡。外面因为地表侵蚀,老熔岩被已经别切割的支离破碎,但还保持了平坦的表面。
一过了黑石北湖,很快就要离开西藏界进入新疆。
晚上八点钟进入新疆,此时的天空还亮晃晃的,照此进程,天黑跑拢民丰应该是没有悬念。
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一进入新疆界,景色就变得大不同,尽管云彩还在,但云朵的形状并不似在西藏所见那样可爱,这里的白云连成一长片长片的缭绕于光秃秃的山丘周围,天苍苍野茫茫的画面直跃眼中,沿途尽是苍凉之美。
到了这个位置便开始进入长下坡路段,海拔随之急剧下降,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将近晚上十点钟,苦牙克离我们都还有四十多公里,到了苦牙克,有G216这一段通车之后才被世人知晓的苦牙克大裂谷,由于地处无人区深处,长期不为人所知。其他的进藏通道无一不是在重山叠峦当中曲折迂回,而这条裂谷有一个令其他进出青藏高原的孔道望尘莫及的优点:顺直、平缓。但是,纵使通道再平缓,公路面临的也是世界第一高原的落差。150公里的距离里面,216国道需要上升约3500米的高度。这个坡降比,几乎相当于一般滑雪场的初级道;而这条坡道,将会是全世界第一长、第一高的公路坡道。这就意味着,在青藏高原的澄澈天空之下,从西藏一侧进入的旅行者,可以从裂谷的西端直望到100公里以外的昆仑山。这样的路边美景,将会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到了苦牙克,遗憾的是天色已晚,部分道路在施工,路况差得很,四周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顾及安全了,更别说能欣赏到苦牙克大裂谷可直望昆仑山这世界奇观了。
道路施工的原因,从进入苦牙克开始就没有好路可走了,好不容易见到一辆货车,在后面跟着走了一段之后,在昆仑山口的检查站被弯酸了一刻把钟之后,货车早已无影无踪,我们只能自己找路前行了,不想跑也得跑,单凭这恶劣的环境,无论如何再晚也要跑拢民丰。
不知七弯八拐了多少施工便道,都还没走到好路上去,并且还遇到了危险的涉水路段,水流湍急冲刷着窄窄的路面,我下车打着电筒查看了一下,道路两边没有任何护栏,感觉像是一座废弃的小桥,我一再提醒东司机小心一点,千万别大意,稍不注意就有危险,听我这么一说,东司机犹豫了片刻,加大油门硬着头皮猛冲而过,化险为夷。
见到G216的标记路牌时,民丰离我们都还有132公里,又绕了无数条施工便道之后终于走上了康庄大道时,已是次日凌晨一点半。
凌晨三点半,终于安全扺达民丰县。
在民丰转了几圈后,很快找到一处房车露营地,在小卖部买了四碗兰州拉面吃了个精光后,倒头便睡下,因为实在是太累太困了。
8.3(D12)一觉睡到上午被热醒,从车上下来就是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让人直睁不开眼,空气中夹杂着灰尘的味道,所见之处一片灰蒙蒙,车身也是厚厚的一层灰,正好旁边有两台自助洗车机,东司机赶紧付钱把车洗,
洗完车已是中午,在附近慢慢走着找到一家餐馆简单吃了点,顺路买了两个瓜农自家种的西瓜,两个才六块钱。
离开民丰已是下午三点,计划今晚在且末休整一下。
好不容易从G 216羌塘自然保护区穿出来,怎么也要在路牌处打卡留念一下下✌️
无论在西藏还是新疆,接受公安检查是少不了的,对于旅行者而言,接受这样的检查让我们备感踏实,无论如何安全最重要。
吃着清甜的西瓜,迎着烈日沿着西和高速朝着且末行进!
高速路上惊现野骆驼家族出来闲逛,悠哉悠哉的步伐,淡定的神情让人忍俊不禁,经过我们车的时候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它们真够厉害👍
西和高速两旁是成片成片的胡杨林,形状各异的胡杨树顽强的生长在沙漠中,直到绿了又黄,黄了落叶…
民丰~且末三百多公里的路,走了快一半。
沿途趣事多,骆驼车上坐😄
由于西和高速全程还没贯通,离开高速接G315国道继续朝着且末行进。
即将进入且末,且末县隶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其境内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均蕴藏着丰富的和田玉资源,所以且末素有玉都之称。虽只是一个县,但幅员辽阔,陆地面积比浙江省还要大,总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
国道315横贯县境,我们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达且末县。
晚上九点半抵达县末县城内时,天还没黑尽,物色到今晚的营地之后,步行到背街处一家陕西人开的馄饨馆,吃到了他家的特色餐,肉夹馍+煎饼+馄饨=好吃极了!
8.4(D13天)如今做核酸已成为旅行途中的常态,离开且末之前做个核酸也是为了方便出行,现在拿不出个核酸阴性证明,上哪都不方便,唉😮💨
在昨晚的露营地,正好有家早餐店,不起眼的早餐店原来是附近居民常光顾的地方,里面有最好吃的韮菜盒子、煎饼和小米粥,别看小米粥清汤寡水的,咬一口韮菜盒子喝上一口粥,那感觉真是绝了。
且末只是路过,并没打算久留。
离开且末,一路朝着今晚的目的地~茫崖行进,
且末到若羌280公里,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边缘地带,这一段是G315国道上胡杨林最集中的路段。
在瓦石峡简单吃了点东西继续赶路。
不知不觉中又进了路面满是黄沙的西和高速。
记得前几年路过罗布泊时,西和高速还没开建,正遇沙尘暴来袭,黄沙在路面来回流动,黄沙漫天飞舞,把以前那辆车的漆面都磨掉了一部分,幸好这次没遇到沙尘暴天气。
由于西和高速没有贯通,穿过罗布泊之后,去往茫崖要翻越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的阿尔金山,
在红柳沟河滩上和快到茫崖时,还能看见一些稀疏的植物,除此而外,都是穿行在漫漫黄土、茫茫戈壁及荒山石崖之中,沿途几乎是渺无人烟、寸草不生、荒凉之极。
翻过阿尔金山,又上西和高速,来到若羌依吞布拉克检查站,这是315国道上新疆的最后一个检查站,即将离开新疆进进青海。
进入青海地界,一下子驶入柴达木盆地中,黑灯瞎火,满是荒凉。
离开青海省茫崖公安检查站,快到花土沟镇时,才有了另一番不同的景象。
到了茫崖时间已晚,得赶紧找个地方吃点东西,转了几圈,终于看见一家餐馆还灯火通明的没打烊,赶紧开过去停下,可刚一下车,人差点没被风吹跑,算是领教了茫崖昼夜温差变化之大的厉害。吃过美味的晚餐岀来,东转西转始终找不到一处适合露营的地方,实在困得不行的情况下勉强在大众能源天然气公司门前停车位停下来。
8.5(D14)也许是太困了,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已快十点整。要不是被明晃晃刺眼的光线照醒估计还没醒,起来洗漱之后离开营地。出来快半个月了,也该慢慢回返程途中一边耍一边慢慢返程。
东司机提议带着我到他曾经去过的茫崖翡翠湖看看,差不多开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交了20元停车费,刚一靠近湖面,就被眼前这碧玉般的颜色惊呆了。茫崖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尕斯湖东部边缘,距花土沟镇镇政府所在地约23公里处,南依昆仑山,北靠阿尔金山,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人工盐湖,如今已经成为自驾游打卡的热门景点。这片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中的高浓度盐水在当地被称为“卤水”,是历经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的采坑。由于所含矿物质浓度的不同,形成了颜色多彩的景象,风平浪静时,宛若镜面般散布在四处,颜色纯美剔透,淡青、翠绿、深绿的湖水使之如同镶嵌在戈壁上的翠玉,一跃成为新的“天空之镜”。
依依不舍告别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翡翠湖,在去往格尔木的格茫公路上,沿途皆是大西北最荒凉之美景。东司机说两年前作为领队带车队穿行于格茫公路时,格茫公路扩建工程正处于大力建设阶段,只能走施工便道,如今已是宽阔的柏油路任我们行,应该快竣工了,格茫公路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和“新青川大通道”连通新疆、沟通四川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曾是中西方文明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商贾不绝,辐辏络绎,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东来西往的人们,在古老的高原上,踏出了一条条或是崎岖坎坷,或是漫长逶迤的商道,在众多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使命的商道中,至少有两条商道被今天的人们所熟知乃至铭记。一条商道从中原出发,穿过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后,抵达地球第三极,并最终与南亚相通,这条商道就是被称为“天路”的唐蕃古道北线;另一条商道就是沿祁连山南麓悠然西去的丝绸之路羌中道,它隔着八百里瀚海与唐蕃古道北线遥相呼应,在翻越帕米尔高原后,进入西亚。因为有了这两条商道,巍巍昆仑和险峻祁连,分别孕育了两座城市:格尔木和茫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通西亚和南亚之间的陆路交通,实现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想,共和国的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格尔木和茫崖之间,修建了一条横穿柴达木盆地的公路,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格茫公路。
到了格尔木,道路两旁出现整齐而笔直的防风林时,满眼有了些许绿意。到了格尔木快上高速之前见有几家餐馆,其中伊香斋餐厅门口的坝子比较好停车,进去点了一份炮仗、一份干煸炒面,份量足,价格便宜,味道还巴适,总共才28元,非常高兴吃到了当地特色美食。
顺道在伊香斋餐厅附近的小超市买了水果、酸奶、鸡蛋等吃的作为补给。
进入京藏高速,计划朝阿坝方向走,最后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兰县的诺木洪服务区停歇下来。
8.6(D15)阳光下的诺木洪服务区,没了昨夜的寒冷,继续朝着阿坝走。
京藏高速沿途看到不少野骆驼岀来活动。
分路往香日德方向行进,途经沟里收费站进入德马高速,翻越上海拔4445米的挝卓依垭口,挝卓依垭口是青海海西州香日德到果洛州花石峡高速公路的最高处。从垭口下来,一路下坡见有一处观景台,正纳闷有什么景可观时,忽见一片美丽的湖出现在车窗外,那会是什么湖呢?
随着车不断越往下开,离湖也越来越近,走近一瞧,原来此湖是各格错纳湖。藏语名为"冬格措纳湖",蒙语称为"托索湖",意思均为黑海,座落在玛多县花石峡镇西北约16公里处,也意为“一千座山围成的湖”。湖光山色之间,海鸥飞来飞去,泛波嬉戏,恍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因此冬格错纳湖被当地藏族同胞奉为“神湖”。
离开美丽的冬格错纳湖,沿着德玛高速继续前行,废寝忘食的饱览着沿途风光,饿了就在路边随便吃点。
过了花石峡收费站不久,阿尼玛卿雪山渐渐冒出了头,远远望去山势极为雄伟。阿尼玛卿雪山又称玛积雪山,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境内,距自治州州府大武镇80公里,距西宁521公里。
阿尼玛卿山山顶起伏不大,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终年积雪。藏语“玛卿”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之意。阿尼玛卿雪山因其巍峨磅礴,冰峰雄峙,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众多神话传说,独领风骚。游客环山时,阿尼玛卿雪山主峰玛卿岗日会随着时间和角度的变化,每一次都有新的面貌。
路过今年五月份曾露营过的东倾沟停车区,记得五月份的东倾沟还飘着雪花,时隔数月却是艳阳高照。
路过一片紫红色的花海,见有停车港湾,忍不住走入了这片迷人花海中,花儿名为青海马先蒿,分布于西藏、甘肃南部、青海东部,一般生长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湿草甸、古冰川湖边及灌丛中。
徳马高速沿途的风景,一年四季各有不同,无论下雪刮风还是晴空万里,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德马高速值得再来!
去往成都方向路牌提示着我们即将离开青海进入四川。
到达四川与青海交界处时,今晚的目的地阿坝离我们也越来越近。
进入阿坝县境内做核酸环节是少不了的。
天黑跑不起速度,不过还是顺利的到了阿坝县。随着时代的发展,华灯初上的阿坝县,道路宽阔而平坦,街边店铺鳞次栉比,商业气氛也比较浓厚,早已不是我们几年前所见的模样。
随意选了一家冒菜店进去,冒菜店是一对母子在经营,小伙子手脚麻利,一大钵麻辣鲜香的冒菜很快上了桌,在我们狼吞虎咽之际,热心的大姐早已把我们的热水瓶也给灌满了。
从冒菜馆出来,趁着店铺还没打烊,边走边逛买了些水果、点心,街头不时可见喇叭出没,有老喇嘛牵着小喇嘛,有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的喇嘛,有边走边聊天的喇嘛。经打听原来附近有阿坝县赫赫有名的格尔登寺院,而且寺院外有停车场,何不去看看适合露营不。
8.7(D16天)在格尔登寺院外休息一宿,清晨的格尔登寺不时传来诵经的声音,原来当地虔诚的藏民早早的就来格尔登门前转转经筒了。在这特殊的氛围之下,我们也不好意思逗留,简单洗漱之后,趁着人还不多,进寺院去参观参观。
格尔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城西北角,具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占地面积为18000平方米,有僧人1000余人,大小活佛14人。格尔登寺,建于同治9年(1870年),其前身为洞沟寺,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从格尔登寺正大门进去,驶入菩提解脱路,直达大经堂。
大经堂内有120根柱子,可容纳千余僧人诵经、祈祷,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经堂。清晨的阳光洒满经堂,迎面朝我们走来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喇嘛,身着小小僧袍的他非常可爱,另有一些小喇嘛在经堂外奔跑着,嬉笑打闹着,小小年纪虽已皈依佛门,却不失孩童应有的天真。
从格尔登寺出来,即将离开阿坝朝着红原走。
或许这样的云雾奇观也只有在路上的旅人才能有幸见到,再见了美丽阿坝!
阿坝去往红原沿途风光美如画,草已绿花已开,牛儿悠闲吃着草。
很快我们便来到红原县,红原县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1960年,周恩来总理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
蓝天白云下的红原,有着川西最美的草原。牛羊星罗棋布散落在草地上,藏区随处可见的玛尼堆、寺庙、经幡、风马旗构成一幅幅独美的画面。
欣赏风景的同时,东司机边开车边考虑着今晚的目的地,搜索了一下地图,发现邻近的松潘县有个牟尼沟风景区,于是决定上牟尼沟呆上几天再回重庆。
到达松潘县,在县城采买了一些食物,然后朝着牟泥沟而去。穿过牟尼沟隧道,跨过牟尼沟桥,来到牟尼沟景区停车区。
开了一天车的东哥肯定累,停好车后安排东司机坐下歇歇,拿出在松潘县城买的卤菜,煮上一锅西红柿鸡蛋汤,简简单单的晚餐算是上了桌,我们吃饭的时候,附近的羊子也出来散步了,个别调皮的羊儿还想走到跟前来看我们吃的啥,一点儿不茬生😄
吃过饭,我洗头澡的功夫,东哥把车子也洗干净了。
八月份的牟尼沟夜晚很凉快,圆月高挂在山头,牟尼沟的山水在沟渠里哗哗的流淌着,反倒衬托得周围特别安静,也该休息了。
8.8(D17天)也不知是因为太疲倦还是因为这里太安静,一觉睡醒已近中午,太阳明晃晃的照着,牟尼沟景区门口已有不少车不少人在买门票等着进去,我们不打算凑那份热闹,决定把午饭吃了再进去。吃饭的时候,勤快的东哥也把衣服、被单洗干净晾晒起了。
这里的牛儿羊儿些都不怕个人,时不时还瞅着我们看。
牟尼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牟尼沟风景主要以原始森林、高山湖泊、温泉、巨型钙化瀑布、环形瀑布、钙化彩池为主要特色,景区由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部分组成。山、水、林、在这里巧妙地融为一体。主要景点有:扎嘎瀑布、牟尼森林、百亩杜鹃、翡翠温泉、百花湖、月亮湖、天鹅湖和溶洞群等。开车从大门口进入景区,一路上山,景区内空气新鲜,鸟鸣啁啾,水流潺潺,大小瀑布点缀其间。 里面有两个停车场,把车停在半山腰后,顺着木栈道拾级而上,虽正值午后阳光最猛烈时,在林间走着却清凉无比,两个干劲十足的人一直走到扎嘎瀑布最高处,扎嘎瀑布那壮观气势当属牟尼沟景区里的主角。
扎嘎瀑布藏语称“嘎其峡”意为白岩山的激流。瀑布起点海拔3270米,岷山西部丛山峻林汇聚的水流,在上游更高的台地上聚为湖泊,湖水从顶端平分流出。经三级白色台阶跌岩而下,冲击钙华石壁而形成了世界第一钙华瀑布。
随着太阳落坡,月亮登场,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景区内除了潺潺的流水声,周围一片寂静,不由得加快步伐离开了扎嘎瀑布。
开车从景区出来后走到景区外的停车场时,已经是很晚了,其他几辆露营的车人家都已进去休息了。赶紧煮了一锅蕃茄鸡蛋面,就着卤菜吃。
一轮圆月,预示着明天又是个好天气。
8.9(D18)白天的牟尼沟其实并不凉快,甚至还很热,阴凉的地方稍好点,在牟尼沟景区已呆了两天,要不上距离牟尼沟十多公里的二道海景区看看去。从牟尼沟出来开了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来到二道海,停车场很小,目测只能容纳二十几辆车,烈日炎炎下停车场无任何遮挡,好不容易找了个边上的位置停下来,正好肚子也饿了,搬岀桌椅拿出电便当盒、一人一个肉丸子罐头,吃饱作数。
二道海在牟尼沟的末端,和扎嗄瀑布仅一山之隔。二道海的名称由来已久,据说来自在于小海子、大海子这两个主要湖泊。吃过饭,打算好好去欣赏一下这二道海的风景,顶着烈日从大门口进去,游客不多,我们顺着木栈道往里走,不时碰到几个往外走的游客,说有好几个海子的水已干枯没什么看头,只有半中拦腰有个海子还有点水,大约还得走一刻多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来之还是继续走吧。
果然,一路上见到的天鹅湖、石花湖、人参湖、珍珠温泉湖等早已干涸,还好二道海没让我们失望,二道海湖水清澈透明,在原始密林的衬托下,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缤纷夺目,变幻万千。继续往里走着实没什么可看的了,加之在栈道上走着并不凉快,还是出去得了。
从景区出来后,仔细观察了一下二道海停车场,完全不具备露营的条件,自来水也小,再回牟尼沟景区去也没什么意思,思量半天自驾达人决定直接拉回重庆。当然这样的决定真还有点出乎意料,一想到今晚就要到家了竟然来了精神。
路过茂县一人一大碗抄手下肚继续赶路。
当进入重庆市界时已是次日凌晨一点半 尽然毫无倦意。
到了大路服务区,东哥说把车洗干净,回去就可以直接休息了😅
随着三点半进入沙坪坝,四点钟到家大门口,历时18天的旅行平安而顺利的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