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程序和手段,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历史法、文献法等,用于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来研究这些变量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收集数据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了解和获取被调查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方面的信息,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目的。

4.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音像资料、网络文本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与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客观、量化的描述和推断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于对教材、政策文件等的深入解读。

二、填空题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__________、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和撰写研究报告七个阶段。

(答案:提出研究假设)2.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根据其控制程度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__________。

(答案:控制观察法)3. _________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计算,从而揭示事物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

(答案:定量研究方法)4. 多元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用来探讨多个自变量对_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因变量)5.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参与并解决自身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其特点在于__________、合作性和改进性。

(答案:反思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主要目的是验证因果关系?(A)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历史法2. 在教育科研中,当需要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时,最适宜使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C)A. 实验法B. 文献法C. 调查法D. 历史法3. 对于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适合采用何种研究方法?(B)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行动研究D. 比较研究4.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果要考察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应采用哪种统计方法?(D)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方差分析D. 多元回归分析5.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所有研究都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B. 定性研究无法进行数据分析C. 实验研究不需要考虑伦理问题D. 文献法仅适用于历史学研究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ABCD)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文献法D. 比较研究法E. 讨论法2. 下列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有:(ACD)A. 研究过程中需遵循伦理原则B. 只有实验法才能探究因果关系C.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有优势,可结合使用D. 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E. 历史法只能应用于教育史研究3. 在教育科研中,可能涉及到的统计方法包括:(ABC)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回归分析D. 探索性因子分析E. 经验总结法4.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BCD)A. 独立性B. 反思性C. 合作性D. 改进性E. 预测性5. 教育科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ABCDE)A. 提出研究问题B. 查阅文献综述C. 设计研究方案D. 数据收集与分析E. 结果解释与报告撰写五、判断题1. 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实证为基础,所有的研究都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和教育改革的学科。

为了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

首先,实地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亲自到教育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和研究教育行为、过程和结果。

实地观察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真实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深入研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问卷调查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此外,实验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和影响,从而为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上述方法外,教育科学研究还可以采用案例研究、文献综述、统计分析等方法。

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可能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总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教育现象和问题,为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严谨地进行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物质手段、思维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这四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为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各门学科共有的方法、哲学方法。

5、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具有推测的性质。

6、科学抽象中的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

7、科学抽象中的非逻辑方法包括:理想化方法、模型方法、类比方法。

8、“三论”方法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9、应用系统方法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关联原则、动态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定量化原则、模型化原则。

10、系统理论方法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

二、名词解释:1、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验证,具有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事物现象的本质特性,必然联系或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知识体系。

2、科学研究-------是指用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去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

5、科学实验------源于生产实践,是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预定的认识目的,在严密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客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

6、科学观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

7、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客观事物及其过程,并对之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解决种种心理科学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

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

4.研究的创新性。

独特特点:1.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研究的周期长,影响的因素复杂;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时期。

古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

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

第二个时期: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

2.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理论基础。

3.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第三个时期: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

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

4.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

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

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2021年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及答案(卷一)一、名词解释1,教育科学研究2,基础研究3,应用研究4,定性研究5,定量研究6,教育文献7,一次文献8,二次文献9,三次文献10, 教育观察法11,轶事记录法12,教育调查研究13,个案调查14,问卷调查15,访谈调查16,教育实验研究17,自变量18,准实验19,教育行动研究20,教育叙事研究1、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2、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3、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4、定性研究是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

5、定量研究则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它较多注重对客观事物产生或变化的原因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进行考察。

6、教育文献是指记载了有关教育知识和信息、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各种文献,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记录。

7、一次文献主要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8、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1第一章简答题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答: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是工具和手段,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

科学提供应用理论,技术将理论变为现实。

很多情况下,技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结果。

但就技术的发展而言,它是独立于科学而发展的。

2.简述科学的特点。

答:科学具有如下特点:(1)客观性: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3)理论性:科学是具体的抽象,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规律性的理论知识,是经验的高度概括。

(4)逻辑系统性:科学是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5)真理性: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只要是科学的知识,必然具有真理性,必然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迟早会被实践证明。

(6)发展性:科学是继承人类已有研究结果后,才能予以发展和创新,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答:(1)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

(2)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3)具有极强的探索性。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2)根据研究的内容,又可将科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分纯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种类型。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1)准备阶段:确定造反研究问题;陈述研究假设。

(2)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设计研究进程;确定研究对象即选取被试者;选择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3)搜集资料阶段:主要依据既定的研究计划,进行研究观测,有时需要根据研究观测的进展情况,适当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使观测更科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用于获取、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因此,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

而定量研究则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教育假设和理论。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其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建立科学的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制定的整体计划和安排,包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内容。

一个科学的研究设计可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助于研究者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

另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运用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

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和理论。

而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解释。

运用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注重研究伦理和学术诚信。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尊重研究对象的权益,保护个人隐私,遵守研究伦理规范。

同时,研究者需要遵守学术诚信原则,不得伪造数据、抄袭他人成果,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工具,研究者需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研究设计,运用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注重研究伦理和学术诚信,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A.现象与客观事实B.科学理论C.科学假设D.方法和技术2.下列不属于定量研究特点的是( )A.以纯形式化符号反映事物特征B.分析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C.强调结论的客观性D.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3.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容除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外,还应包括( )A.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B.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C.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D.研究假设和研究计划4.取样的基本方法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群作为样本,这是(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5.不属于历史分析法的特点的是( )A.丰富性B.直观性C.具体性D.本质性6.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 )A.自然情境中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7.下列对“行为核对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B.观察项目需预先列出表格C.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D.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8.历史上最早进行专门教育调查的学者是( )A.恩格斯B.费舍C.赖斯D.肯德尔9.测量调查中,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 )A.0.1 -0.7之间B.0.2-0.8之间C.0.3 -0.6之间D.0.4-0.9之间10.下列是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梅伊曼和拉伊B.艾宾豪斯和G.缪勒C.特和艾宾豪斯D.蒙台梭利和杜威11.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 )A.形成教育科学事实B.形成教育科学理论C.获得一手数据资料D.获得一手理论信息12.★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 )A.是一个标准化的程序B.用数学语言表示事物状态C.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可靠性D.具有一定的弹性13.定性分析中的信度判定公式其中c为( )A.-致同意率B.赞同人数C.参加研究的总人数D.相互同意度14.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 )A.思辨分析B.理论分析C.逻辑分析D.统计分析15.★教育科研中常用来进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是( ) 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X2检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方法17.外部评论18.教育观察研究19.问卷调查20.定量分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22.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

23.★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局限性是什么?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试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26.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二)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

教育科学研究由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研究的特点。

D项是定性研究的特点。

3.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容。

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4.D【解析l此题主要考查整群随机取样。

整群取样所获得的样本,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匀,在统计推论上存在一定缺陷。

5.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法的特点。

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

本质性是逻辑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6.★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

A项是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的,C 项是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分的,D项是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来分的。

7.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行为核对表,其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而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8.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进行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于1897年所作的学校拼写练习。

9.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测量工具的要求。

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0.2-0.8之间,测验平均难度应接近0.5为好。

10.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

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11.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理论为主要目的。

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1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性分析研究程序的特点。

A、B和C三项是定量分析的研究程序的特点。

13.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判定公式。

r为一致同意率,c为赞同人数,n为参加研究的总人数。

14.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归纳的)逻辑分析。

1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假设检验的类型。

考生需要识记四种检验的常用围。

t 检验主要用于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项用于方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D项主要用于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16.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19.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0.★定量分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手段,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量特征的过程。

三、简答题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答:(1)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述;③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④研究的创新性。

(2)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

主要表现在:①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影响的因素复杂;③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2.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

答:(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

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2)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历史文献的理论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留存着加工者们的主观认识,很容易造成失误;(3)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

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

答:(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四、论述题25.★试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答:(l)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这一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

(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不仅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所谓教育科学理论,是具有某种逻辑结构的并经过教育实践检验的教育观念系统。

这一观念系统的核心是教育规律的认识,它是经验事实的本质概括。

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一个逻辑的上升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方法的应用过程。

(4)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造就一代未来教育的改革家。

他们不仅有科学家、哲学家的理论思维头脑,而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进行教育实验,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他们应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

科学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

26.)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教育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是指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说;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选择被试,形成被试组,明确自变量的操作定义;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好得出科学结论。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045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学者是A.培根B.笛卡尔C.康德D.赫尔巴特2.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始点,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顺序查找的文献检索方法是A.顺查法B.逆查法C.跟踪法D.直线法3.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构思一般应包括的容是A.表述问题、界定概念、形成思路B.查阅文献、制定方案、选择方法C.提出假设、形成思路、选择方法D.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制定方案4.教育的历史研究中,外部评论是确定史料的A.完整性B.客观性C.适用性D.真实性5.历史研究中的史料一般可分为A.思想史料、制度史料、实物史料B.物质史料、精神史料、制度史料C.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传史料D.文字史料、图片史料、音像史料6.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曾对小群体互动行为进行过观察研究。

THE END
0.中学教师《教育知识》高频考点: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2.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高频考点速记】 一、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一)中学教育科研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jvzq<84lkcutjr3mqqrfc{s0eqs0497328751;559;4ivvq
1.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研究方法服务于研究目的,经验总结法的突出地位反映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取向和应用性特点--立足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获取域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吸收借鉴相关的理论和经验,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质言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以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j}rn
2.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整理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整理 【#自考#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整理#】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无量,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自考《教育科学jvzquC41o0;2vnxv0pku1|mqy1>73<7;51
3.幼儿教资保教易错考点: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学前儿童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一般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出现,单选题考察形式:给出一段材料,要你选择是采用的哪种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则是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定义及特点、优缺点。jvzquC41yy}/4<80eqs0vnfejgx0{xzgt1~vgkf1|uro1;5452<03B6273:49@68474ivvq
4.下列对于课堂观察法的内涵描述正确的是A:从观察实施的特点和下列对于课堂观察法的内涵描述正确的是A: 从观察实施的特点和程序来看,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B: 从活动的性质来看,课堂观察法是一种个体独立的研究活动C: 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课堂观察不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D: 从方法技术来看,课堂观察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活动jvzquC41yy}/ytic0et0c|p1{lzpvo|gkqrst0jvsm
5.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学前儿童发展中研究方法辨析【试题练习】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 A.访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C。解析: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jvzquC41pom/j~fvw0ipo87242513:9138736>70jvsm
6.教育思辨研究与教育实证研究:从分野到共生西方从12世纪起,一些不是以概念和逻辑为基础,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活动逐渐出现。例如,12世纪,法国诞生用观察法研究自然现象的沙特尔学派。13世纪,英国学者培根(Bacon,R.)开始了科学实验,认为感官知觉和科学实验是知识的来源。15—16世纪探险家迪亚士(Dias,D.)、达·伽马(daGama,V.)、哥伦布(Colum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6914>52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