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下载本文档
1、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公路逐渐深入到山区之中,但是山区公路建设不同于城市道路建设,其涵盖着大量需要注意的因素。本文将简述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山区公路建设可供选择的设计思路。关键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公路选线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建设愈加完善,为了推动山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山区公路的建设。山区公路建设不同于城市公路,在选线以及施工过程中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深入了解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并明确设计思路对我国交通建设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1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1.1繁复性在实际的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
2、,该类地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并且涵盖着大量的险峻地区,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施工难度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在进行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区的环境特点、气候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并且还需要考虑到生态保护等问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到线路不同区间所发生的变化,还要考虑到公路在日后通车时,其自身的安全性。1.2多变性一般来说,山区公路建设往往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考虑到当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公路日后通车时,自然环境可能遭到的破坏问题,需要着重考虑这一方面问题,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很有可能为了避开某一特定区域导致设计方案出现变动。除了公路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外,还要考虑到周
3、遭环境对公路通车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公路因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安全性降低,并且要认识到日后养护工作的难易度。1.3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工作都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该特殊性来源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整个公路全程都会面临着不同的地形挑战,并且存在大量自然存在的阻碍。沿河路线与越岭路线是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水文地质对公路造成的影响,还要考虑到该公路是否能够为周边居民以及人们的通行带来帮助。3 山区公路建设的布线思路3.1翻越山岭的路线布设思路3.1.1垭口位置的选择思路位置选择:优先考虑到展线
4、降坡后与山下控制点的直接衔接,如若该种方式不可行,则可以选择方向存在一定的偏离,但是在接口处能够基本保障梳顺性的垭口。地质条件选择:通常情况下,垭口的地质往往较差,因此在选择垭口时,需要选择土质相对较好的部分,另外,还要考虑到在未来的通车过程中,该垭口地质可能对路面以及通车造成的影响。展线条件选择,考虑到地质问题对施工难度的影响,尽可能选择地质情况稳定,地形坡度良好的山坡作为公路路线4。如若垭口的标高较高,也不能武断放弃,需要着手考虑多方面因素,将施工难度最小化,并保障该公路能够切实起到作用。3.1.2垭口两侧路线展线的选择思路自然展线:考虑到后续施工的难度,在选择自然展线时,应当适当的利用山
5、体或者地形的坡度,通过绕山嘴或者侧沟的方式决定,并且要考虑到高差问题5。一般来说,该种方式的路线方向往往是一定的,并且要具备统一的升降与形成,确保该路线能够作为最短选择。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如若有意避开施工的难点,就有可能导致施工现场的空间过度狭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仅能对坡度进行调整,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回头展线:在选择回头展线时,应当考虑到后续施工活动的便利性,尽可能的利用地形的便利性,对回头曲线进行设计。通常来说,该种设计方式或者施工方式,能够良好的将公路与地形结合到一起,将地形的优势完全应用起来,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以及问题,但是该种选择也会对后期的公路施工以及养护
6、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在选择回头展现时,应当尽可能的考虑到所有方面对整个公路的影响。3.1.3翻越山岭路线标高的选择思路路线过岭有两种选择,分别为隧道与路堑。如若过岭的地段较为平缓,垭口较为宽厚时,则可以采用浅挖低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如若垭口较窄,则需要采用深挖的方式处理。垭口挖深超过30cm时,则应当考虑是否采用隧道的施工方式,合理选择最终的施工方案。3.2沿河路线的设计思路3.2.1沿河路线中的相关问题河岸选择:在决定沿河线路之前,工程队应当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沿河村庄、道路以及天然条件进行勘察,并整理成相关的数据材料,选择施工更为便捷的一侧作为山区公路路线1。如若必须跨河时,则需要对
7、河水情况进行勘查,在保障施工安全以及交底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根据地形、地质以及水文情况,尽量选择地形较为开阔、地质优良以及水流较为缓和的位置。还要选择向阳、迎风的坡面,以此保障寒冷天气时的路面质量。另外,公路也要考虑到通行的便利,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村镇较为密集,并且居住人口较多的一侧河岸,方便人们出行。但是,在建设国防、高速、一级公路时,则应当酌情考虑村镇分布问题。桥位选择:如若在必要时需要跨河,在选择桥梁时,由跨越河流支流与主流两种思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则需要根据不同的选择,展开不同的工作2。如若选择跨越支流建设桥梁,则只需要对该建设工程的总选线和设计方案中展开局部考量即可,在河口与支沟
8、之间,根据人们通行的便利度以及施工的困难程度做出选择即可。如若决定跨越河流的主流搭设桥梁,则需要结合线路总体设计进行考量,另外,该种选择需要考虑到现实因素较多,在决定位置之前,需要派遣专门的勘查团队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勘查,了解地区的水文地质,并且根据路线的梳顺程度等做后决定。路线高度:在决定路线高度时,应当考虑到路线高度与河流洪水位之间的关系,分出高、低线。在选择高低线时,应当考虑到河流两侧的自然条件、公路级别、经济型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3.2.2沿河路线的布线思路开阔河谷布线:开阔河谷布线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分别为沿河岸布线、靠山脚布线以及直穿田间布线3。首先,沿河岸布线时,其特点为坡度较
9、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洪水防护工程;其次,靠山脚布线,该种布线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公路对农田的占用,能够保障山区村落务农人员的土地资源保障,但是,该种布线方式需要考虑到地形的影响,可能会直接对公路的梳顺性造成影响,并且在公路纵面出现起伏的问题;直穿农田布线,该种布线方式并不建议应用于低级公路的建设当中,另外,该种布线方式的线形标准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该种布线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户农田的占地面积。山嘴、河湾布线:如若在公路路线选择过程中,出现了坡度无法达到建设需求的问题,则可以选择顺山嘴绕行建设公路,虽然该种方式有效解决了因坡度问题导致的施工困难问题,但是山路急弯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山路的安全性。如若路线中涉及到了河湾区域,则需要综合考虑,通过沿河绕行或者架设桥梁的方式,对河道进行改移。陡崖峭壁河段布线:如若是峡谷地形,则可采用绕避或者直接穿过的方式进行施工。结束语:本文简单阐述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并说明了当下山区公路建设可供选择的设计思路,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发展提供帮助。参考文献:1吴清.浅析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j.地产,2019,16:40.2范伟.浅析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原则j.科技资讯,2020,180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