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馆展览整体以北齐都城晋阳为叙事背景。这里长期处于地缘政治的中心,曾是北魏平城、东魏都城、“霸府”与“别都”,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娄睿墓、徐显秀墓、厍狄迴洛墓、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韩祖念墓等北齐壁画墓出土的精美壁画和技艺高超的生活用具及官方定制的随葬品,真实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文化品位及其对灵魂永生的极致追求。
图1 展厅布局图
2.第一展厅“别都华彩”。分北齐晋阳、胡风国俗、大象其生、画以仙灵四个单元。“北齐晋阳”通过8组图文版展示历史背景,带领观众切身感受北齐历史特色和北齐晋阳佛教遗存之丰富。“胡风国俗”由6组图文展版辅陈,采用太原市区北朝墓葬分布图引导观众从沉浸式数字还原中欣赏晋阳风华、北齐众生相与胡化风尚,4组16幅壁画真品再现威武的鞍马导引、游骑及门官、栩栩如生的鸣驼骏马和壮美的门楼等。“大象其生”通过4组辅陈依次展现门卫仪仗、鞍马牛车出行、家居宴饮和射猎场景。“画以仙灵”通过6组辅陈生动地描绘出仙人引导、神灵异兽(畏兽)、十二生肖、西方神灵和风雨雷电等,成为升天图、神鸟神兽、风神与骑仙等壁画真迹的精彩背景铺垫与延展说明。
图2 遗址区剖面图
本展览集合墓葬原境、出土器物、墓葬壁画等多种元素作为“声部”,采用历史叙事、原境叙事、艺术叙事等多元展览叙事手段(图3),“挖掘阐释文物古迹背后的精神价值,从文物古迹深处挖掘出土文化和文明,从而实现第二次考古第二次发现”[12],通过单个物或像的独白、对话、合奏等形式组成一种原境性与真实性、故事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北朝文明的复合呈现,利用策展者、观者、历史人物之间的换位思考、多角度对话与数字技术媒介,营造以徐显秀、娄睿、水泉梁和九原岗北齐墓墓主人及其随从们等多个人物声音交织的“众声喧哗”的历史交响和意味深长的复调叙事景观。
图3 展览复调叙事结构示意图
图4 文物展示
图5 虚拟考古
图6 水泉梁墓复原
从徐显秀墓的原址陈列和娄睿墓、水泉梁和九原岗墓壁画的易地展示形式来看,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四个展厅通过复调诠释与策展艺术,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北朝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彩瞬间。一件件承载不同文化元素的精美器物,一幅幅描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彩画面无不真切地讲述着中华文明共同体多元一脉的不平凡的故事。为了将单个器物和并不完整的画面通过艺术话语呈现出多面意义,壁画馆突出复调叙事之展陈手法,深度挖掘物与人的叙事潜能,为观众了解文物背后人的真实生活和虚拟冥世,营造了颇具意蕴的体验空间。通过墓葬、物、像、人等复调叙事将不同时空和关系的个人紧密相连,构成众声合鸣式的展陈叙事,呈现出徐显秀、娄睿以及水泉梁和九原岗墓葬出土的物与像在新文明交往论视域下的交流互鉴价值,共显墓主人们生活的北齐胡汉文化碰撞、冲突与融合的复杂形态及其所蕴含的一种中华文化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看,展览也是“中华文明大展全国矩阵及其地方方阵、时段方阵和行业方阵、门类方阵”[19]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希望能够成为“构建中华文明大展时空框架和总体格局,研究探索和丰富完善中华文明大展根系、谱系和体系”[20]一个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