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席上,除了前来听审的普通群众外,还零零星星坐了几个他的亲人。
男人悄悄侧过脸去看了看自己的亲人,随即又迅速低下头,仿佛不好意思与他们对视一样。
毕竟一年多以前,他还是风光无限的安徽省政府秘书长,如今却成了阶下囚,一无所有。
在他落马之前,大部分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个还不错的领导,等他出事的消息传来,大伙儿才发现他竟是一匹披着羊皮的狼。
走上仕途
1966年,杨敬农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他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他的父母之所以为他取名为敬农,就是希望他能够敬农爱农,换言之,他的父母从来没有为自己是农民而感到自卑,反而以这个身份为荣。
毕竟他们不偷不抢,每一分钱都来得干干净净,杨敬农的父亲此时并没有想到,日后儿子会走上一条为世人所不齿的道路。
虽然杨敬农的父亲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却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杨敬农成长的过程中,这个思想一直深深地种在他的脑海里。
好在杨敬农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学习非常努力,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让父母为自己的学习操过心。
杨敬农的父亲看着儿子拿回来的一张张满分试卷和鲜红的奖状,乐得合不拢嘴,周围的村民也说,杨敬农家祖坟冒青烟,这是要出一个文曲星呀!
对于旁人的艳羡和恭维,杨敬农一贯以淡然的心态面对,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报答父母,报效国家。
1982年夏天,年仅16岁的杨敬农走上了高考考场,他记得那一年格外炎热,在考场上他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
一个多月后,杨敬农收到了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消息一传开,前来贺喜的村民险些把杨敬农家的门槛踏破。
杨敬农也很兴奋,上海对于他来说,是如同梦一般的存在,他自小在山沟沟里长大,还没见过那么繁华的地方。
他临走之前,父亲特意拉着他的手,叮嘱他无论到了哪里,都不能忘本。
杨敬农用力地点了点头,彼时他的双眼,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到了大学,杨敬农并没有松懈学习,他更加努力地读书、参加课外活动,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顺利毕业后,杨敬农被分配到安徽省外经贸委贸管处工作,年轻时的他,还怀着满腔的壮志凌云。
他在单位勤劳肯干,无论大事小事都抢着做,在那个年代,像杨敬农这样从好大学毕业的学生,可谓是千金难求。
这样一个能力出众,又踏踏实实的后辈,自然会受到领导的提携。
1993年,杨敬农被提拔成了安徽省外经贸委贸管处的副处长,年轻的他初尝权力,就已经感受到了它的巨大魅力。
堕入深渊
在单位,杨敬农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分配全省的贸易品配额,哪家公司能够有多少配额,基本上就是他说了算。
因此,很多私企老板都希望能够和杨敬农搞好关系,以便帮自己的公司争取配额。
杨敬农记得,自己第一次收受贿赂的对象,是一家香港的贸易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和行贿人的身份,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但他收到的金额以及货币的种类,他却记得一清二楚。
当杨敬农知道,自己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帮别人一个大忙,并且自己也能够从中牟利的时候,他便不可遏制地心动了。
此时,父亲曾经告诫他的谆谆教诲和身为干部应该遵守的纪律全被他抛诸脑后,他满心满眼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权力向来有着蛊惑人心的力量,当一个人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时,就离堕落不远了。
杨敬农只推脱了一会儿,就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这笔美金,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对这家公司多加照顾。
此后有人来找他帮忙的话,他也照葫芦画瓢,全部照收不误,因为有“意外之财”,杨敬农的腰包很快就鼓了起来。
但杨敬农还不满足,那些因为他开了方便之门而拿到配额的企业,无一不赚得盆满钵满,而杨敬农手里拿到的,却是那些大老板从指缝中漏出来的好处。
1995年,杨敬农认识了一个姓刘的老板,刘老板为了能够和他拉近关系,极尽谄媚,很快就和杨敬农称兄道弟起来。
得知杨敬农心中的不满后,刘老板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不如咱们俩合伙开公司,赚得肯定比现在多。”
“你疯了吗?我是公职人员,公职人员不能在外面搞副业,你是想害死我吗?”
“杨处,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公司不记在你的名下,你帮忙行个方便就行,利润咱们俩分。”
杨敬农听明白后,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紧接着,一个新的贸易公司就这样筹备起来了。
杨敬农利用自己的职权,把纺织品的配额大量地划分给这个公司,并且从中牟利。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杨敬农和刘老板甚至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要把手中的纺织品配额倒卖给其他公司,就能够赚取巨款。
1996年,由于公司的效益太好,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刘老板花钱在上海买了一栋豪华别墅,并且将它送给了杨敬农。
彼时的杨敬农,可谓是财权双收,意气风发,他手上不仅握着旁人不敢想象的巨额财富,而且还顺利在单位上升了官,坐上了处长的位置。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杨敬农经常需要去国外出差,国外天高皇帝远,杨敬农的心便开始蠢蠢欲动。
第一次出国的时候,杨敬农的目的地是泰国,当时他还不是官场老油条,对于一些潜规则也没那么烂熟于心。
考察了一天之后,杨敬农感到身心俱疲,他没有心思多客套周旋,结束工作后便回到旅馆躺下了。
谁知道在他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人敲门:“小杨,睡了吗?找你有点事情。”
杨敬农听出来这是和他一起前来考察的一位领导,他以为有要紧事,连忙披上衣服赶去开门。
“小杨,第一次出国考察吧,走,我带你去见识一下本地的风土人情。”
杨敬农当时已经很疲惫,可他又不好意思拂了领导的面子,只好强打起精神,跟着领导走出了旅馆。
到达目的地后,杨敬农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领导所说的风土人情,竟然是色情表演。
杨敬农当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里经受得起这种诱惑,他全然没有刚才的疲惫之感,全身上下亢奋到了极点。
从这天起,杨敬农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国外和国内不一样,对色情表演的把控比较宽松,而各个国家的特色更是不同。
因此,杨敬农便从被带着去看色情表演变成了主动要求去看,无论他去哪个国家,必定会造访的地方就是色情表演的场所。
除了观看之外,杨敬农还放纵自己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他曾经多次和女性发生性关系,其中的筹码除了金钱外,还有权力。
此外,在出国考察的时候,杨敬农还沾染上了去娱乐场所打牌的恶习,虽然他的手气并不好,但他却沉迷于此,不可自拔。
对于他来说,金钱就如同扔出去的筹码一样,轻飘飘地,不值一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006年,杨敬农官至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他的哥哥杨雪草知道他手中的权力不小,便打起了自己的小主意。
杨雪草结识了芜湖大唐物流有限公司的法人李某,并且在他面前夸下海口,答应引荐他和杨敬农见面。
之后,杨雪草便要求杨敬农用手中的权力,为李某开方便之门,杨敬农看在哥哥的面子上,并没有拒绝这件事。
因为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李某投桃报李,私下给杨雪草塞了不少钱,合计大约有40万人民币。
杨敬农当时并不知道杨雪草和李某有利益往来,他以为李某仅仅是杨雪草的朋友,双方做的是人情买卖。
后来他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后,也没有和哥哥吵架,而是默许了他的举动,杨敬农的态度让杨雪草更加有恃无恐。
之后,杨敬农又通过手中的权力,帮杨雪草摆平了好几件事,其中还包括为他减免高达30万的债务。
杨敬农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帮助杨雪草,毕竟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戚,对彼此都有感情。
但杨敬农不知道的是,一味地滥用权力,并不是在帮他,而是在无形中助长歪风邪气。
当然,杨敬农那时候早已失去敬畏之心,他所做的事情,比杨雪草可恶千百倍。
杨敬农每年在汇报个人问题的时候,总是欺上瞒下,道貌岸然地写一大堆冠冕堂皇之词,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问题。
同年12月,杨敬农被有关部门约谈,他不知道组织掌握了自己多少犯罪的事实,因此在谈话的时候毫无交代问题的自觉性。
从谈话室里走出来后,杨敬农心里毛毛的,他感觉自己确实应该留一条后路了。
为了逃脱法律制裁,杨敬农销毁了大部分能够证明他有非法财政往来的证据,并且把不符合他收入的贵重物品都藏匿了起来。
他还找到了和他牵扯最深的几个人,几人商量应对之策,沆瀣一气,制定了一套面对审查的说辞。
做完这一切,杨敬农马不停蹄地购买了一幅钟馗画像,把它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看到钟馗严正的面孔,杨敬农便觉得稍微安心了些。
可惜,鬼神之说本就是无稽之谈,像杨敬农这样漠视法律法规,肆意贪污受贿的干部,无论挂谁的画像,都是徒劳。
“我声色犬马,如同禽兽、是可耻之极…天理不容…”落马之后,杨敬农就如同其他落马官员一样,在监狱里写下了字字泣血的忏悔书。
他称自己“不知修心、不知进止、不知敬畏,得意忘形、轻浮轻狂、私欲膨胀”,然而在法律下,这些忏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据统计,杨敬农这些年来的非法所得高达1762.0353万元,这些轻飘飘的钞票拿在他手里,最终成为了沉甸甸的枷锁。
同年8月27日,杨敬农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他的非法所得均被没收,除此之外,他还需要缴纳200万的罚款。
曾经的天之骄子落到如今的下场,让人唏嘘惋惜。
-完-
参考资料
环球网:《厅官万言忏悔书:贪恋色欲与多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
北青知政新媒体:《“声色犬马”的省政府秘书长获刑后,同胞哥哥案传来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