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家文化符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的创新宣传小满谷雨

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祖先广博智慧的世代传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经三季匠心打造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融合传统和创新元素,对新时代的中国节气文化做出全新诠释,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引起情感共鸣。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祖先广博智慧的世代传承,是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显著符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台历经三季匠心打造,以“思想+艺术+技术”为根本遵循,以构建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影像表达为目标,不断加强对节气文化的学习、挖掘和阐发,系列作品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背后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融合传统和创新元素,对新时代的中国节气文化做出全新诠释,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引起情感共鸣。

01

在创新中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

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的成功,离不开其背后的文化内核和蕴含的文化价值理念,系列作品把握文化传承规律,坚持将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文艺表达相结合,打磨创意、淬炼细节,将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价值观融入系列作品,通过场景构建、人物阐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把传统文化的大情怀、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传递给观众。

⑴ 节气称谓的着重凸显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两分”“两至” “四立”等命名以水的变化联通四季,代表寒暑的轮转、水气的湿燥等,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智慧。在二十四节气公益广告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对节气称谓的展现和突出,打湿的青砖上呈现的雨水、浮萍中勾勒出的谷雨、丰收之鼓震响的秋分、雾气中隐现的小雪、窗花上刻画的大寒等等,无一不在提醒受众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哲理性,值得珍视。

⑵ 传统颜色的视觉加持

二十四节气与色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对自然变化细腻的观察。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景象变化,这些变化也常常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意象。比如春季代表万物复苏,常与嫩绿、粉红等色彩相联,在春季系列公益广告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身着粉色传统服饰的主持人,场景中、道具中随处可见的绿色,包括最后的艺术化绿色落版,都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小满、芒种都有着鲜明的农事特征,在这两支片中,金黄的麦田、黄绿相间的田野则成为核心场景,展现了自然的成熟与成长。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转换,以突出的色彩特征,向观众呈现出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观。

⑶ 优雅建筑的魅力呈现

中国传统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不论是城墙、庭院还是园林、民居等建筑形式,都深刻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精神和哲学内涵。在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表达中,传统建筑更成为了连接自然韵律与人文情感的桥梁。春季,捕捉到粉墙黛瓦间的春的气息,巧借亭台楼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体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夏日炎炎,园林中,青砖灰瓦与浓密的绿荫交织出一片清凉世界,主持人与荷为伴,读书纳凉,尽显生活情趣与和谐之美;秋风送爽时,镜头转向标致的古村落,远山迎着夕阳,夕阳余晖下,整个村落被染上一层温暖的色调,展现出丰收的喜悦和乡村的宁静;而至寒冬,红墙白雪,对比鲜明,庄重与纯净完美融合,让人感叹于这份历史的凝重与岁月的静好。可以说,镜头中的传统建筑都是历史的承载者,充分展示传统建筑的文化魅力,让人深刻感受到传统建筑的魅力、美感、意蕴。

⑷ 物候特点的烟火气表达

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不仅因为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它十分接地气,节气和时令本身就包含着许多美好的传统意蕴,可以由此延伸到节气美食、节气习俗等。在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的策划创作中,更加追求对节气特点的展现。温暖和煦的春日,润物无声的细雨,挺拔傲立的翠竹,大地上由淡到浓的颜色,是春;采撷花束的人,翩翩起舞的鸟儿,莹润清雅的荷,清凉解暑的瓜果,是夏;翩翩起舞的落叶、山明水净的清爽、甜涩混合的红柿、香气馥郁的丹桂,是秋;晶莹如玉的白雪、呼啸凛冽的寒风、沉静内敛的冬藏、皎洁明亮的冰霜,是冬。这些节气在自然舞台上的表演都被搬上了大荧屏,深入生活、充满烟火气的表达,让系列公益广告更具感染力。

⑸ 自然韵律的人生洞察

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二十四节气对于当代人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时间认知体系,更是连接自然、文化和内心的桥梁,在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的展现中,节气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被赋予巧妙的连接。比如《清明》里在表现“气清景明 赏物踏青”的节气特征、风俗习惯后,也步入了人的内心深处,进行一场关于生命、记忆与传承的深刻反思,于是有了“人亦如万物,去故从新,方得鲜明”;《小满》中极尽展现籽粒开始饱满但未完全成熟的麦子,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无须追求极致的完满,留有余地,持续成长,所以,正如片尾所说“人生至好是小满”。将节气文化中蕴含的生活道理加以总结,带领人们回归生活、感悟生活。

02

以技术赋能,让传统文化生动“破圈”彰显自信之美

守正,知所来;创新,知所往。在系列公益广告策划阶段,主创团队就将“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作为使命,通过广泛调研,挖掘全新视觉技术,力争全方位展示好节气作为中华文明缩影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以新技术、新创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和无限可能。

这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的美学融合。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大量使用了无人机航拍、水下拍摄、微距拍摄等,在镜头质感上更加细腻,在光影设计上唯美梦幻。主持人的精美妆造灵动斐然,与自然交相辉映。道具和场景陈设彰显国风、国潮、国韵之美,让每一帧画面都成为一幅精美画卷。

这是一次现代科技与时代审美的交织探索。在冬季的六支节气公益广告中,创作团队敢闯敢试,运用AI、XR、360度全景扫描容积视频等最先进的广告制作技术,通过虚拟场景构建、虚拟元素合成等手段,将立冬时的黄叶丹枫、大雪时的满天飞雪、大寒时的冰霜浸染等展现地淋漓尽致。同时,虚拟制作也为细节的呈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更加精细的照明、颜色和纹理修饰,更多场景和环境的精细雕琢,通过实景布景陈设将屏幕内的世界延展到现实之中,主持人便在XR的虚拟背景下,实现屏幕内外完美融合,生动地呈现出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和中国智慧,成为一次成功的创意案例。

03

融合传播,让传统文化公益宣传成为“新晋流量”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主流媒体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更要灵活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平台,增强其传播力、影响力。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在央视17个开路频道重点播出,从节气当日起,每个节气平均播出14天,几乎覆盖全年的播出日,日均播出量过60次。同时,积极协调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尤其在节气当日于各app首页推荐,聚合多渠道宣传,实现新旧媒体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同下一盘棋,聚力打造总台二十四节气IP品牌,全网传播超过一千万,转载量、互动量均超过百万,营造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的跨界宣传也给二十四节气系列公益广告的传播带来很大优势,网友看到严肃认真的新闻主播身着古色古香的服饰,称赞“担纲二十四节气公益广告宣传的总台主持人,语言表现的风格不同、特色鲜明,在传统节气特定的情境氛围下共同实现了对节气文化的传情达意”。节气当天,多位参演主持人主动通过个人新媒体账号分享拍摄花絮,形成有效关注,带来显著名人效应。

针对全网新媒体用户,特别以“冬藏”为主题,串联起“冬雪雪冬小大寒”等六个节气,制作《冬藏万物生》,传播中国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存智慧。《冬藏万物生》在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平台广泛传播,互动好、聚流量,有效做到了传统文化话题延伸,达到数万播放量、数千点赞量,成为对系列公益广告宣传的有益补充和极大拓展。

马天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

排版 | 小光

审核 | 林莹

Young Stars China 2024华釜青年奖正式启动!24小时创意生存挑战,够胆就来!

只要三步,Young Stars China 2024华釜青年奖等你来角逐!

创刊43周年

视频号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传到公众号后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一整年的【节气图】都在这了,你集齐了吗?这是我们做【二十四节气图】的第四个年头 一年一轮回,寥寥24张图 见证着我们又一次走过了四季 下面,跟随地理君的脚步 回顾一下24张被定格的节气之美 壹 春之蛰动 立春 摄影 三月雨 三候 鱼陟负冰 二候 蛰虫始振 初候 东风解冻 2月4日 万物复苏 东风送暖 雨水 摄影 万杰 三候 草木萌动 二候 候雁北 初候 獭祭鱼 2月19日 是为可耕之jvzquC41yy}/onnrkct/ew44jis3hrz
1.今日立冬,正是橙黄橘绿时二十四节气里的巴山蜀水⑲苏轼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除了前述三候外,枯荷与残菊、黄橙与绿橘,也是立冬时节典型的物候特征。 “立冬”民俗纪 李建中表示,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始点,“两至”(夏至、冬至)“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4:617:=6:?:90jznn
2.立冬——气寒水冷秋尽冬来(节气·物候)人民日报海外版立冬节气,一般落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25°。今年立冬交节时刻为11月8日1时59分(农历九月廿七)。“立”是建始的意思,“冬”甲骨文写作(图一) ,本义是纺线的结束,后来用以表示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篆文写作(图二) (下面的两个人字代表冰花),于是形成了“冬”字。“立冬”即冬季自此开始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tvwdjyh0j}rn1462766312<0exsvgpz`3?8242
3.小雪节气的民俗范文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8374ivvq
4.秋分节气的物候特征和风俗是什么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秋分节气的由来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wlfp8h427=:993jvor
5.跨学科视野下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科普作家网人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就时常在诸多科普影视节目中作为一个代表元素出现,如《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中,片头运用了童声演绎的二十四节气歌及意境优美的手绘,把节气的物候特点和艺术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节气诗词也是节气科普影视节目中的“常客”,它们是古人美与智慧的结晶,不仅富含韵律美,还能凝练地体现节气jvzquC41yy}/myhuyc4ptp3ep1}fd8utguy0onrdgty0exrogpzbt‚4242[:4Q5460nuou
6.寒意渐重!立冬时节降温猛全国冬日地图看哪里跨入冬季“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今天(11月8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冬季的开始。立冬后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入冬进程加速。中国天气网推出常年立冬期间全国冬日地图,看看哪些地方寒风渐起冬将至。 【全国冬日地图】立冬北方大部入冬 jvzq<84pgyy/jww0ep5tj|1ctzjeuj131784;554:777B=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