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三候怎么解释秋分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

导语:现在对于很多的朋友来说不要说2018秋分三候怎么解释?他们就是连秋分节气都需要解释的。所以小编还是觉得我们应该讲的浅显一点,从秋分是什么节气开始,然后到秋分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将秋分节气解剖干净,让你对秋分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2018秋分三候怎么解释 秋分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

2018秋分三候怎么解释 秋分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秋分分为哪三候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二十四节有分工,提醒人们种麦忙,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秋分“三候”的具体意思如下:

雷始收声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培户

淘瓦之泥曰坏,细泥也,按《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始涸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2018秋分三候怎么解释 秋分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

什么是秋分节气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

2018秋分三候怎么解释 秋分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

秋分与中秋节

夕月是祭月的仪式,《国语。周语》:“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朝日拜日于东门外,夕月拜月于西门外。《郊庙歌词》中的夕月乐章有“夜典凉秋,阴明湛夕。斯旨,有牲斯硕。穆穆其晖,穰穰是积。斯旨,有牲斯硕。”“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湛天宇之苍苍,流孤月之荧荧“,这个”湛“是澄清。”金波穆穆沙堤月“,穆穆是宁静;”自天降康,丰年穰穰“,”降福穰穰,降福简简“,穰穰是丰熟貌。但朝日、夕月时间分别是春分与秋分,昼夜平分之时。所以,唐之前,中秋赏月不过是文人的诗意倡导。

到唐朝,中秋赏月诗才多起来。其中最有名杜甫的中秋诗:“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这首诗中的“折大刀”典自汉乐府中的“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这是一首思妇诗,藁砧是铡草工具,后人对这首乐府的解读,“大刀头”是指铡刀上的环,问夫何时还;“破镜飞上天“指月半缺当还;杜甫的”折大刀“就在此基础上指刀环思归。”转蓬离本根,飘摇虽长风”,转蓬是指离根而到处漂泊之人无处归家,霜雪羽毛就都有了悲怆感。傅咸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最后的“秋毫”,李群玉转用成“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我也喜欢。

李白的“床前看月光(有版本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有版本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都不是中秋诗,“相期邈云汉”的邈是远。邈不可慕,云汉风多银浪溅,乃天河。

THE END
0.一整年的【节气图】都在这了,你集齐了吗?这是我们做【二十四节气图】的第四个年头 一年一轮回,寥寥24张图 见证着我们又一次走过了四季 下面,跟随地理君的脚步 回顾一下24张被定格的节气之美 壹 春之蛰动 立春 摄影 三月雨 三候 鱼陟负冰 二候 蛰虫始振 初候 东风解冻 2月4日 万物复苏 东风送暖 雨水 摄影 万杰 三候 草木萌动 二候 候雁北 初候 獭祭鱼 2月19日 是为可耕之jvzquC41yy}/onnrkct/ew44jis3hrz
1.今日立冬,正是橙黄橘绿时二十四节气里的巴山蜀水⑲苏轼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除了前述三候外,枯荷与残菊、黄橙与绿橘,也是立冬时节典型的物候特征。 “立冬”民俗纪 李建中表示,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起始点,“两至”(夏至、冬至)“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4:617:=6:?:90jznn
2.立冬——气寒水冷秋尽冬来(节气·物候)人民日报海外版立冬节气,一般落在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225°。今年立冬交节时刻为11月8日1时59分(农历九月廿七)。“立”是建始的意思,“冬”甲骨文写作(图一) ,本义是纺线的结束,后来用以表示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篆文写作(图二) (下面的两个人字代表冰花),于是形成了“冬”字。“立冬”即冬季自此开始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tvwdjyh0j}rn1462766312<0exsvgpz`3?8242
3.小雪节气的民俗范文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8374ivvq
4.秋分节气的物候特征和风俗是什么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秋分节气的由来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wlfp8h427=:993jvor
5.跨学科视野下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科普作家网人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就时常在诸多科普影视节目中作为一个代表元素出现,如《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中,片头运用了童声演绎的二十四节气歌及意境优美的手绘,把节气的物候特点和艺术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节气诗词也是节气科普影视节目中的“常客”,它们是古人美与智慧的结晶,不仅富含韵律美,还能凝练地体现节气jvzquC41yy}/myhuyc4ptp3ep1}fd8utguy0onrdgty0exrogpzbt‚4242[:4Q5460nuou
6.寒意渐重!立冬时节降温猛全国冬日地图看哪里跨入冬季“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今天(11月8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冬季的开始。立冬后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入冬进程加速。中国天气网推出常年立冬期间全国冬日地图,看看哪些地方寒风渐起冬将至。 【全国冬日地图】立冬北方大部入冬 jvzq<84pgyy/jww0ep5tj|1ctzjeuj131784;554:777B=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