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中的教育大革命卫视频道

【核心内容】1952年秋,中国正式开始了,以苏联模式为基本实验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按照苏联的大学体制实行了院系调整,接着在教学制度方面,也全面实行了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国家包揽的大一统教育体制。教育纳入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为当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支持,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和精英教育的价值。

凤凰卫视3月17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历史沿革:教育大革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今天说的教育大革命是指1958年教育革命,1964年的教育改革和文化大革命当中的教育革命。它们曾经彻底改变了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经验的高等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数年的准备,包括恢复学校的秩序,接收教会学校,改造私立大学,开展向苏联学习的试点工作等。

1952年秋,中国正式开始了,以苏联模式为基本实验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按照苏联的大学体制实行了院系调整,接着在教学制度方面,也全面实行了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国家包揽的大一统教育体制。教育纳入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为当时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支持,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国家功利主义和精英教育的价值。

1958年,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所说的,高等学校要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

教育革命正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展开的,教育大革命中教育“坚持以阶级斗争作为主课”,“革命大批判”、“学习毛泽东思想”成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强调教育要面向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

各级学校缩短了学制,从而使中小学教育从12年减为9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由17年减为12年。从小学进初中起废止各级的入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教学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取消了考试,并大大降低了学科教学、理论教学和基础教学的地位。增强了实践性教育的活动,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工、学农、学军,参加生产劳动。

1972年提出农村要普及五年小学教育,提倡群众集体办学和多种形式办学,大学免试推荐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上学,还大力发展了非正规的厂办大学,就是“七二一”大学,还有业余教育、民办教育,培养赤脚医生之类,实用的初级专业人才。

1973年后,大学大量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短训班,为工厂、农村、部队培养技术骨干,理论骨干和各种实用人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环节,理工科大学实行厂校挂钩,开门办学。

许多改革措施在今天看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教育革命的结果呢,并没有提高中国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水平,教育完全从属于政治,而且经常受到政治的干扰,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的价值。

THE END
0.记!学习《云南省简史》第十一章《文化大革命》运动历史第四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城市“五反运动” 第五节:“文化大革命“运动引发社会动乱 第六节: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和云南帮派体系 第七节:国民经济在动乱中曲折发展 第十二章:1979∽2005年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 第一节: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揭开云南历史新篇章 第二节:拨乱反正,全面落实政策 jvzquC41yy}/onnrkct/ew46{:{53qo
1.二从“教育大革命”到“高教六十条”《关于教育问题的几个建议》中指出:“必须注意教育革命中出现的劳动过多、忽视教学质量的现象。”195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对1958年的教育革命进行了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劳动过多,没有很好上课,学术批判打击面太大,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等问题,提出1959学年的教育工作“主要是巩固、调整和提高,并jvzquC41jkyuq{~owukvo7slw0kew7hp1zyxj8sfzu5olm}1l{mn|mv|h|5faldl{fmnahiaaipmu}da0jzn
2.第五章“文革”的严重冲击与下放办学的艰难遭遇在批判运动的冲击下,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6月27日,省委工作组进驻学校,以“先破后立”的名义,提出要揭发“矿院红旗”,于是,党委和行政机构陷入瘫痪,两派斗争形成。随后学校秩序混乱,大规模游街、批斗、剃花头、挂黑牌,使大批干部、教师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摧残。7月,学校召开所谓“党委扩大会议”,揭党委盖子jvzquC41yy}/umzuv0kew7hp1ktgq864;6523@6;0jzn
3.《山东社会科学70年》——“十年内乱”中的山东社科界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也演变成政治批判,批判波及的范围迅速扩大。随着《五·一六通知》的下发和“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异常迅猛地发动起来。这场由文化领域开始的所谓“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在这场“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进入了凝滞和停顿状态jvzq<84yyy4tf|py0et0c{y142821@4381gsvh726;99a:54:9=377mvon
4.即墨县志.doc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文化、文物古迹、教育、科技、体育、医药卫生、风俗宗教、方言、人物、杂记10月18日,即墨县人民政府转发了山东省文教厅《关于即墨县城阳车站附近六处汉墓被破坏事项的通报》,2月12日,中共即墨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召开有4000人参加的县、社干部会议,部署开展革命大批判和“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81733:492:>24><0ujzn
5.洪城记忆11:文化大革命运动(上)结束了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共和国的脚步迈进了波澜壮阔的、极其不平凡的1966年,这一年毛主席发动了史无前例的、震惊世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除国内四清运动背景外,与苏联的政局变化也有关系。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背叛苏大林路线,搞修正主义,这一事件触动了毛泽东,从而认为中国也有修正主义分 jvzquC41yy}/onnrkct/ew46lytc:>>
6.文化石文字内容学校文化学校一切工作纳入运动轨道,上课要随时为运动让路。理化合为“工业基础知识”,只学“三机一泵”;动植物合为“农业基础知识”,政治讲“八字宪法”。语文学习大批判,外语则彻底取消,因为“不学ABC,照样干革命。”一所誉满天下的全国重点中学,面目全非。文革贻害之深、流毒之广,空前仅见。jvzquC41yy}/jƒ~|j0ipo7hp1kteg3rjr5ywn}kcq}fpqzc18=60qyon
7.批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摘要】:<正>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御用工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苦心炮制了一篇毒汁四溅的黑文《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以下简称《篡改》),文章是先从他们当时把持的《红旗》杂志上抛出来的,《人民日报》和许多报刊立即转载。这篇文章把原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XNLb6;996229=0jvs
8.毛泽东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由此,调查报告提出了“教育革命的方向”问题,强调学校教育一定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组织现有技术队伍参加革命大批判,批判“专家治厂”、“技术第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并组织他们分期分批去当工人。此后,上海机床厂为贯彻“七二一指示”,创办了“七二一大学”根据本厂需要设磨床专业、经车间推荐,厂革委jvzquC41yy}/eqf|kfobp7hqo1j0967419<238
9.彻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革命大批判文选品好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出版时间:1971-02-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0000-00-00 页数:223 版次:1 ,购买1971年**时期出版的---彻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革命大批判文选】】---品好等综合其他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jvzquC41dqul0ttpih€/exr1328658>892<8:B=1
10.专题研究1966年底,枣庄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开始突破文化教育界,深入到机关、工厂和农村,以学校师生为主力的红卫兵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工人、农民和学校师生等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运动组织。全市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农村社队都纷纷建立起了所谓的“战斗队”,提出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把矛头直指各级党委,党政jvzq<84yyy4{|mxy0eun1‚oei1€u{s4423<158y423<15<6a37828:6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