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学术专著介绍页

中共党史出版社 牛之营、宋洪江、朱彦波

历城县划归济南市1月17日,历城县由泰安专区划归济南市。

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毛泽东违反了党的八大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而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对曾经起了积极作用的1956年的反冒进提出了批评,并且把群众运动中出现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说成是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

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社论指出,1958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目前全国农村已经掀起了空前的生产高潮,各地党委必须积极地妥善地领导这个高潮,争取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大丰收。社论并号召用十五年至三十年时间超英赶美,乘压倒西风的东风前进,乘压倒右派、压倒官僚主义、压倒保守思想的共产主义风前进。

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会议讨论了1958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的预算问题。会上,毛主席再次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说反冒进使六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问题。南宁会议大批反冒进的结果,促使党内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起来。2月2日,《人民日报》宣称我国正面临着一个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有些地区和部门开始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跃进计划。5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促使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虚报浮夸风也随之生长起来。在这种气氛下,8月间,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错误地估计了农业生产的形势,决定把工作重心从农业转到工业方面,进一步提出了钢产量的高指标。这次会议以后掀起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把大跃进运动推向顶峰。

大跃进运动直到190年冬才停止下来,它使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的挫折,使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各县进行整风根据省、地委部署,自1月10日左右至2月14日左右,各县分别召开四级干部会进行整风。地委根据省委召开的整风会议精神,要求首先要集中力量把反右搞完,约用10到20天时间,然后转向反浪费、反保守运动。春节后2月22日前后各县又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共到会11441人。一般是先以三四天时间进行了整编机构、干部下放工作,然后以四五天时间开展了对地委代理书记曹礼琴的所谓错误的传达和批判,进行了“思想补课”。在参加四级干部会和党代大会的人员中,确定出有错误言论的298人,有反动言行的500人,已定为右派分子的209人。会间以大鸣大放大辨论的形式对他们攻击党的领导、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于部政策、工农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斗争。在整风反右和反保守的基础上,最后以八九天的时间重点解决生产大跃进问题。其间省委指示地委开了三次电话会议,各县还互派代表团学习参观和介绍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委修订后提出的“两个翻一番(水浇地面积和养猪积肥)”,“一个500斤”(扩大水浇地150万亩,全区亩产400斤,创造一个500斤县—泰安县)农业大跃进计划,普遍修订了原来的保守计划,形成了指标一级比一级高(县比地高、乡比县高、社比乡高)的局面。3月,地委提出口号:“全党和全区人民鼓起干劲,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奋战两年,争取今年亩产400斤,明年500斤,五年过长江,为建设美好繁荣、幸福的新农村而奋斗!”地委书记、副书记刘众前、李元明、田勤耕分工两个抓“翻一番”,一个抓五百斤”。

全区贯彻执行省里调整编制意见1月7日,省委下发《关于改变地委、专署的性质、任务和调整编制的意见》,同时下发了《关于调整县级机构编制的意见》。意见称,根据省一届二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为了加强省对县的领导,充分发挥和加强地、专的督导作用,以便集中切力量更好地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有必要根据党章第29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2条规定,将地、专性质适当加以改变,使地委真正成为省委的代表机关,使专署真正成为省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今后总的任务是代表省委和省人委督促检查和指导所属各县的工作,省委、省人委直接领导县,县委、县人委直接对省负责,但有关中心工作和重大措施、决定、指示和行政命令均应同时发给地、专,地、专认真研究协助省组织贯彻执行并主动进行检查和督导。据此应将现管理的各项行政业务工作分别不同情况下放或上交,凡县里能管理的坚决下放到县,县里确实管不了的事业才上交到省。同时作出具体调整意见:地委文教部与宣传部合并为宣传部,工业部与财贸部合并为工业财贸部,撤销政法部、统战部、地监委及下属科室,有关工作合并或移交组织部设专人负责;撤销报社、党校;工、青、妇机构适当精简;法院、检察院适当精简;专署原工作机构和其它附属事、企业管理机构原则上一律撤销,除专员、副专员外改设督察员;专署原辖各局应即撤销,改设秘书室和督导室,下分设督导组,由专员、副专员直接分工领导各组进行督察工作。加强县、乡、社基层的领导。

16日,地委作出《关于执行省委改变地委、专署性质任务与调整机构编制的方案》。方案中地直行政单位由原编制502人减为247人,精简50.79%;撤销和合并的党政群以及企业事业机构预计共下放1914人,占总人数2926人的65,4%。按照省委要求,县级机关要精简15%以上,企事业单位更要大力精简。2月5日,地委书记刘众前在地专机关于部大会上作了关于整编机构下放干部的动员报告。此后,地直和各县结合撤区并乡开展了这项工作,9个县在四级干部会后共下放干部4810人,大批干部充实到乡、社等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劳动锻炼。下半年,因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地委、专署又陆续恢复增设了二些部门。

的全区中小学教师集中进行整风自2月下旬开始,全区各县中小学教师开始进行集中整风和反右斗争,至4月上中旬陆续结束。全区中学(包括地直855人)教职员1696人,小学1460人,共内定右派1748名(包括地直65人),甄别定案146人(地直49人)。

全区继续开展审干工作2月15日,地委转发《地委组织部执行省委组织部关于扩大审查范围继续进行审干工作的意见》,意见称,我区自1954年下半年起至今已将区助理员以上于部15856名普遍审查,共确定审查对象2733名,已有2070名审清问题后作出正式结论。根据省委指示精神,我区还有脱产乡干、中小学教职员、中初级卫生人员、国营企业和基层供销社门市部经理以下等部门人员约23361名未经审查,需争取1958年底全部完成。省林业厅在新泰召开林业生产现场会3月6日至9日,省林业厅组织了44个县市林业局和山区重点乡长共122人在新泰参观林业生产。新泰是全省绿化任务最重的一个县,全县宜林荒山计有90万亩,县委执行省委“二年采够种、育足苗,二年整完地,三年造完林绿化全省”的方针,提出“一年采够种、育足苗、整完地,二年造完林,提前一年实现绿化”的跃进计划。采种原计划4万斤,实际完成11万斤;农业社育苗4.8万亩,机关、社员育1.5亿株,一春超过以往八年育苗总和的三倍。

地委再次部署农村基层整风3月24日,地委作出了《关于当前农村基层整风情况及进一步开展运动的几个意见》,指出我区农村基层整风在去年社教大辩论和9月下旬地县试点的基础上,于去年12月上旬在第一批2497处社开展,并从县、区、乡选派3754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后因干部大部集中到县整风而大部停止,继续整风的569处中已结束234处,基本结束144处。意见提出:应以反浪费、反保守为纲带动解决其它方面问题;从整改入手到整改结束;乡干原则上不集中到乡关门整风;加强领导;未搞和未结束整风的3694处社“苦战两个月,争取整风的基本胜利”。

全区开展“双反”运动掀起大跃进高潮3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指出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运动,是在全民整风运动中改进整个国家工作和促进全民大干劲的一个带有决定性的运动。16日,省委下发《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企业、事业、机关、学校必须立即毫无例外地限期发动,形成高潮。要以“双反”为纲,把整风、生产两项紧迫任务统一起来。“双反”运动在泰安全区迅速开展并掀起高潮。各部门、各行业都不断修订大跃进计划,相互提出挑应战竞赛,进一步掀起大跃进高潮。

31日,地委宣传部作出《关于执行省委“关于宣传、文教工作百日奋战计划”的计划》,提出贯彻省第六次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苦战5昼夜,大战15天,把“四害”消灭在五一节前,保证五一节前全区基本达到“五洁四无”。全区形成一个消灭四害、修井改厕、清理垃圾等讲究卫生的群众运动。文教战线发起“苦战三个月,文教大跃进”运动,掀起“全党全民大办教育”的热潮。至6月底,民办中学由原69处106班5132人,发展到327处1378班15597人,超过几年发展的3倍;小学由原368107人发展到480303人;中师3处,中学26处,共16871人;扫盲已入学833463人,占任务1020900人的77%;农村俱乐部建乡中心211处,社2289处,平均69%的社已建。后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办“红专大学”,各级各类学校迅猛发展,至8月15日,全区以原林业学校、畜牧学校和助产士学校为基础办起了泰山大学、畜牧学院和泰山医学院;办起县红专大学4处13班980人;乡红专大学52处70班4321人;社办红专学校737处1166班39393人;各类技术学校323处803班26578人;农村中学291所437班17814人;民办中学97处132班5867人;业余中学253处266班11406人;民办小学4991班200033人;学龄儿童入学564623人,占86.7%,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各县全部建成广播站已通广播乡占97.8%。除“四害”讲卫生截至7月15日共捕鼠7605034只,捕雀12096949只,灭蚊1078斤,灭蝇122684斤,新建、改建厕所736277个,改良水井23194眼,清除垃圾积肥38394556车,支援了农业生产。

在同时掀起的“大办工业”的热潮中,乡社兴办的小型农具厂、小木工、铁工、土化肥等厂、组一哄而起。到6月10日,全区改建、扩建厂、矿、组8838处,产值增43%;至7月底建起厂、矿、组30784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不同程度存在技术力量差、管理差、原材料缺乏、消耗大、产品质量差、效率低效益低等问题。

省、地委组织春季生产大检查根据省委部署,全省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展春季生产大检查,省里组成总团,各专区组成分团,以县为单位组成检查组。泰安专区分团由高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任团长,杨云阶、曹礼琴、刘端、于立民、晓山任副团长,各县委第一书记为团员。分团批转了肥城县提前超额完成亩施万斤肥的喜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检查尚里、伊家沟、岱峰三社发现,“实际麦苗及管理情况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要求的”,牲畜“均较瘦弱”,东平“也存在麦田管理薄弱环节”,个别地方出现“要饭、卖婴”现象。

全区掀起大办水利热潮在“大跃进”形势和毛泽东所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字宪法”指示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大办水利的热潮。为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领导,4月,地委决定撤销水利局,成立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由曹礼琴代政委,刘端兼指挥,张经五任副政委,刘玉玺、高子恭、于永泉、王学诚等先后任副指挥。5月,刘端率一批干部及技术人员赴河南参观学习治山治水的典型。回区后各级大力培训技术骨干,水利工程全面铺开。地委制定了以根治流经全区的主要河流—大汶河流域为主要内容的近远期宏伟规划,明确了上游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主,中游以发展井灌为主,下游以改洼防涝为主的方针,并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口号和奋斗目标。全区除在山区大挖鱼鳞坑、搞水平梯田外,在合作化时期搞小型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当年试搞了刘庄、光明、大冶等水库和大汶口引河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并为雪野、黄前等大型水库的修建作了准备。

全区结合“双反”进行整风根据省、地委关于结合“双反”进行整风的部署全区再次掀起整风热潮。地直机关“双反”鸣放自4月14至28日连续发动两次高潮共220人参加,共张贴大字报710360张,人均320张。泰城工商、医务界全体人员计1547人,4月29日在“双反”整风鸣放的基础上,发起了“向党交心”的自我鸣放高潮,资产阶级分子、合营定息户行业小组长以上的委员及医务界人士计649人,通过骨干带头,挑战应战,现身说法等共交出资本主义和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想言行46344条。5月12日至19日,地委组织检查组对各县“双反”整风情况进行了检查,据统计,各县县直部门写大字报亦达人均40张。根据中央部署,地、县机关整风“双反”于6月转入第四阶段。

省委组织部召开基层整风现场会5月7、8两日,省委组织部在泰安召开泰安、临沂、济宁、菏泽四个地委组织部长参加的现场会议,省委工作组王毅同志介绍了泰安县篦子店乡永建社基层整风的经验,参观了永建社和泰前社的整风展览馆,座谈交流了永建社和其他各地典型的经验和开展基层整风的情况。省委转发了这一会议的报告。

地委开展整风补课贯彻八大二次会议精神地委书记刘众前参加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于5月26日返回泰安,27日向常委会传达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研究了传达贯彻意见。6月10日前,地委常委集中进行讨论学习。11日至13日,地委召开吸收县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地委扩大会,进行整风补课。会议首先各自对1956年下半年以来的反冒进情绪、1957年春季人民闹事问题和对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继而对曹礼琴同志的所谓错误进行了分析批判。曹礼琴在去年11月省党代大会上曾对省委领导对于人民闹事的分析及处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批评,会间亦未接受帮助承认错误,被省委说成是“攻击省委”、“反对党的路线”、“反党活动”而受到点名批判。此后曹礼琴被迫多次作出检讨。根据省委领导指示,在省委书记处书记师哲的直接部署推动下,泰安地委向地直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作了传达,并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县级干部会上作了集中传达批判。4月省委扩大会上舒同曾对泰安地委对于曹礼琴错误批判处理不力提出指责。这次地委扩大会议上,曹礼琴再次作出深刻检讨。地委据此作出《对曹礼琴同志的错误的批判与处理意见的报告》,建议省委给予撤销其地委书记职务和省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处分,决定给予“犯有严重的同类错误”的两位县委领导同志以警告处分。8月18日,省委批示:省委同意先撤销曹礼琴同志地委书记职务,其省党代表大会职务暂不处理,对其错误应继续揭发批判,开展斗争,根据其认识改正情况再作最后处理。地委扩大会议在统一对反右倾和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认识的基础上,讨论制订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十四项规划纲要》。纲要提出,“二五”期间要实现全区基本工业化、农业基本机械化、农村电气化和文化科学普及化。要大力发展地方工业,贯彻省委“四为、三就两主、一自”方针(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群众生活需要服务,为出口任务服务;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小型、手工业为主;自筹资金),要求县县办工业,乡乡办工厂。在当时形势的驱使下,对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生产、文化建设不切实际地提出了过高的指标要求。

全区开展声势浩大的总路线宣传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争取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地委于6月8日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宣传总路线。各县委立即作了研究贯彻。

全区共组织了25万宣传大军,深入到乡、社、队、户,以报告鸣放、辩论、戏剧、快板、标语、宣传画等形式开展宣传,使总路线精神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泰山市正式划建经报请上级确定,以原泰安县城关镇划建的泰山市于6月15日正式对外办公,市委副书记王式贞主持工作。12月,泰安县与泰山市复合并为泰安市姚光任书记处第一书记,苏晋西任市长,泰安市隶属济南市。

入汛暴雨又成灾6月27日,泰安、莱芜、新泰部分山区降第一次暴雨。于5月7日开工修建的泰安刘家庄水库工地突遭山洪袭击,露宿于河谷中11000民工中有60余人死亡,300余人受伤,物资损失大宗。新泰石汶庄、王庄等水库也被毁严重。事件发生后当天上午,地委书记刘众前、专员刘端赶到工地了解情况,安定民工情绪,处理善后工作。至7月17日,全区平均降雨达269毫米,其中泰安达434.7毫米,因雨量集中于汶河流域,造成泰安、肥城、东平、新泰、莱芜、长清六县中小河流漫溢决口57处,共冲淹土地18.6万亩,淹、砸死群众共78人,伤31

人,倒塌房屋一部,冲毁大小水库34座。

工交系统基层整风基本结束据地委工交部《关于基层企业整风情况总结》,全区共有工交企业单位460处,职工33090人,全部投入整风“双反”运动,至6月底基本结束的单位424处,占总数92%,32151人,占总数97%;写大字报1223135张,提意见1376511条;整编下放单位129个,1067人;已推行“两参一改”(黑龙江庆华工具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经验)的208个单位,占452%,干部参加劳动2653人,占职工总数8%;工人参加管理13167人,占职工总数的40%;在反右反坏斗争已结束的114个单位中,已斗完和已批准的右派分子61名,占技职人员总数的2.5%,反、坏分子125名,占职工总数0.5%。

地委召开统战工作现场会6月14、15两日,地委在泰安召开统战工作现场会,各县委统战部长(或秘书)到会并吸收工商联党员秘书参加,共到会19人。会议座谈汇报了各县当前对工商界、知识界自我改造大跃进运动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据分析,有工商联组织的东平、长清、宁阳、新泰、章丘等县,均有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理人,一般40人左右,需仿照泰安做法开展交心运动;莱芜、平阴、肥城等县无工商联组织,资产阶级分子亦很少以配合财贸系统搞好社会主义教育;平阴则可在宗教界开展运动。

地委、专署注意纠正非正常死亡现象6月23日,地委批转《专署党组关于宁阳县非正常死亡情况报告的通报》。通报称5月22日接宁阳电话汇报,5月8日至18日即因病、饿、无钱或供应不及时等发生自杀致死事件4起,即电告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拟定措施,杜绝死人事故发生,并要求专人来专署汇报。6月10日朱琳副专员亲自听取了汇报。该县5月20日前非正常死亡42人,至6月9日又发生23起,计65起。7月15日,地委又发出《关于坚决纠正某些基层干部强迫命令作风的通知》,列举了宁阳大伯乡非正常死亡中干部强迫命令违犯政策和合山乡基层干部乱打乱罚的情况。

肥城矿务局筹备处建立7月1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肥城矿务局筹备处建立,开始精查勘探和建矿等工作。

地委紧急扩大会议贯彻省委紧急会议精神7月3日下午至5日晨,地委召开有各县委第一书记参加的扩大紧急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委紧急会议指示。按照中央和省委对当前工作的调整和部署,分析研究了当前工农业生产、明年生产准备、整风补课和贯彻执行省委关于组织工作大检查指示等问题。会议决定:一、夺取秋季农业丰收;二、抓住钢铁煤炭、基建等关键,以钢为纲,带动全区工业迅速普遍开花。全区钢铁生产计划由8万吨提高到16万吨(其中钢3万吨);计划办厂、组45万个,6月底已建起14064个,其余7月份基本建成投产;三、作好明年跃进准备,保证粮食亩产翻一翻(1000斤),争取1200斤;四、地县委整风补课,根据省委指示加以推迟,集中力量搞好工农业生产;五、立即组织全面工作大检查。

全区进一步掀起农业生产高潮在总路线精神鼓舞下,全区进一步掀起以兴修水利、积肥改土、大搞试验田大搞农具改革、推广轴承化、深翻土地等为内容的生产高潮。根据省委提出的挂元帅、抛卫星的号召,全区各级、各部门都大搞了丰产实验田,共划搞大面积丰产实验田424万亩,卫星田10万亩,计划仅此即可产粮45亿斤,全年总产可达52.1亿斤。

全区开展工农业生产大检查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和组织,地委抽调地直机关干部150余人,由地委书记、委员6人率领,分为11个组分赴10个县市和三个基点乡开展工农业生产大检查。各县、乡也抽调大批力量分赴所属乡、社检查。大检查自7月中旬开始直到9月上旬结束。

各检查组在肯定各地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许多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浮夸风问题。如某县粮食产量指标年初为亩产1000斤,争取1500斤,8月初即改为保证2000斤,争取3000斤,经粮食系统实际摸底估计仅303斤后,县委才改为1500斤。又如根据上级要求,丰产田要深耕到1.5尺以上,卫星田深3-5尺,而据实地试验,连深耕1尺深也难以达到。再如某乡农具改革8月底向县委已报了喜,实际检查改深耕犁仅7.8%;长齿耙仅改1.%;改木轮大车13辆仅占总数3.7%;砸滚珠4500粒,仅占计划9%,轴承一个也未搞成,改后木轮大车不能用,已停止改制。又如秋季作物追肥,各地均报亩施8-13万斤,实际均不足万斤,个别社仅百余斤。各地还程度不同地出现草荒、虫灾。但是在当时插红旗、拔白旗的背景条件下,为了保护干部的积极性,领导上对存在问题不可能进行认真批评和纠正。

扩建、抢修东平湖入夏以来,连降暴雨,东平湖堤段面临严重险情,党和政府组织1.8万余防汛大军,日夜奋战在防汛一线。7月27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扩建、抢修东平湖的指示,山东省政府先后调集泰安等4个专区21个县的民工、驻军共31万人,于8月5日开工扩建东平湖水库,至1960年7月底竣工。共完成土方近3000万立方米,石方115万立方米,修新堤76公里,扩建后将蓄洪面积由原943平方公里缩小为632平方公里,总库容由原33亿立方米扩增为4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5亿立方米。这一工程成为治黄治湖史上的一大创举。

地委组织赴寿张参观8月3日至9日,地委组织各县委、乡党委第一书记计277人,由刘众前、田勤耕带队赴寿张县,以参观的形式进行整风。4日至6日,参观了寿张县张秋乡前进庄、景阳岗社、城关乡台前社、关门口乡永丰社,并听了县委第一书记刘传友的经验介绍,全国劳模徐建春和三个乡党委的典型报告。7日上午参观了阳谷县宋长生合作社的养猪场、展览馆及试验田,8日、9日上午参观了本区肥城县尚里庄的地瓜、大地畦田,伊家沟社的试验田,岱峰社的棉花,黄家庄社大面积玉米丰产田及移风易俗办起的回民养猪场和高淤乡的玉米等。参观期间,各县即采取多种方式,立即向县、乡作了传达布置。10日至14日参观团又集中在地委开会,较深刻地批判了右倾保守和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倾向,破除了怀疑万斤粮的思想,对极少数有抵触情绪的干部进行了批判处理,从而实现了思想大跃进和粮食指标大跃进。根据各县自报指标全区平衡后平均亩产达2112斤,乡以下计划则更高,从而进一步掀起高指标的浮夸风。

毛泽东主席路过泰安召见地、县委领导8月9日晨3时许,毛主席视察山东由兖州至济南途经泰安火车站,在火车上召见了泰安地委副书记李元明(地委书记刘众前在外地率队参观)、地委生产合作部部长张瑞周、泰安县委副书记张海涛、泰安县灯塔一社社长尚立祥。毛主席亲切询问了泰安地区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等大跃进的情况,合作社并扩情况和钢铁生产的计划全区掀起大办钢铁热潮在全国大办钢铁、保证“钢铁元帅升帐”的热潮影响下,泰安逐步掀起钢铁生产热潮。7月上旬,地委紧急扩大会议决定将原计划钢铁产量8万吨提高到16万吨(其中钢3万吨),煤炭仍按原计划完成120万吨,计划建坩锅炉6650个,猪咀炉300个,要求7月15日前全部建成投产;建小高炉61个,除其中13立方米炉因设备不齐推迟至8月15日前外,余均于7月底前投产。8月17日至30日,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决定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1070万吨。各级均作了紧急传达贯彻。9月7日,地委发岀《关于贯彻省委9月4日钢铁电话会议的紧急通知》,提出为保证省委交给的国庆节前全区生产生铁13800吨的任务,必须迅速建成足够数量的炉群投产,各县要第一书记挂帅,要下最大决心,想尽一切办法于9月10日前保证建成平阴式和邵阳式小土高炉7038个。9月15日省委召开电话会议后,地委连夜召开有各部委、党组,钢铁、煤炭、机械办公室及交通运输指挥部等负责人参加的紧急扩大会议,16日早6时又召开电话会议向各县委作了传达。地委认为省委白书记、谭政委的指示和对我区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检讨了在8月20日省委电话会议之前,地委对工农业生产并举和第一书记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的指示贯彻执行不力,偏重于农业生产,因此在转入大搞钢铁以后,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很被动。为了贯彻“以钢为纲”的方针,以钢铁生产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地委决定于四五天内来个飞跃,把日产铁量由现10吨左右提至1000吨以上,因此要求各级要政治挂帅,以大鸣大放大辩论和插红旗拔白旗的方法,彻底解决全区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的思想问题;20日前保证全区62个小高炉7千余座土高炉和猪咀炉70%投入生产,再发动群众建5万个左右小土炉,每个小土炉到9月底预计可产铁200斤。

9月29日,全区组织了省委统一部署的钢铁“准海战役”。各县委主要领导均全力以赴深入工地召开了誓师动员大会,全区共149500多人投入战斗,占整半劳力总数的80%,分为釆矿、运输、建炉、冶炼、采煤、炼焦等几路大军;共投产炉19758座,占建成炉数的46%,包括小高炉17座,平阴式土炉1600座,邵阳式73座,各种小座炉1789座,猪咀炉279座,约近20%的炉达到了正常生产另各县还发动群众搞起土坯炉、水桶炉、大窑坩埚炉、瓷缸炉等462983座。29日,全区生铁日产量由44吨达590吨,莱芜、泰安、肥城三县放了日产千吨的“卫星”。战役过后,产量虽有跌落,10月1、2日仍保持1800吨左右。大炼钢铁运动显示了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但是由于是在高指标、拔白旗的压力下不顾客观条件哄而起,也产生一些问题。如设备不配套、原材料消耗高、技术水平低、组织管理混乱、生产不正常、产铁质量差(主要是二类铁和烧结铁),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完成高指标在原材料不足的情况下收购废钢铁任务化、强制化,以致发生有将群众的铁锅、鏊子、门吊等铁制生活必需品也强行收缴的现象。另外由于强行抽调农村大部劳力大搞几个大办(大办钢铁、大办采矿、大办交通、大办煤炭等),影响了秋季农作物的管理和收获,造成了丰产不丰收”的严重后果,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全区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热潮在全国大办人民公社形势的影响下,泰安地区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9月2日至4日,地委合作部召开各县委合作部长会议,地直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贯彻了省委人民公社座谈会议精神,统一了对迎接全区办人民公社高潮的认识,研究了公社的规模、速度和大体步骤,提出了建社必须与当前生产紧密结合,必须坚决按照省委指示“上动下不动”、“三统三不动”原则,遵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和“自愿互补”的原则处理社内具体问题,研究了公社分配和准备实行工资制等问题。9月4日、5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建立人民公社的评论等文章。全区迅速掀起大办公社高潮。在公社化热潮中,各地干部群众敲锣打鼓,纷纷报喜,欢庆“进入共产主义”,还发起了“献金运动”。泰山人民公社财源街居民南生动献出家传金条。按初步规划,全区约办155处,平均每社6800户左右,万户以上的约30处(泰山市全市一社),9月4日已建起29处,至9月下句全区即基本实现了公社化。各地在公社化的同时,还学习外地所谓先进经验普遍推行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和生活集体化等。

一些地方按照各自情况,将小社适当合并,反映了农民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而进行联合的要求,但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过激宣传舆论影响下普遍发动组织人民公社,大搞“一平二调”(即全公社分配拉平,无偿调拨人力、物力)则过远地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助长了“五风”的泛滥,从而造成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产生严重后果。各地农业社大办食堂按照上级有关指示和受外地所谓经验的影响,自8月中旬始,各地在农业社中突击开展了大办公共食堂运动。9月10日,地委发出《关于平阴县下沟乡幸福农业社办食堂中发生严重强迫命令违法乱纪情况的通报》,通报了该社8月14日在乡接受办食堂任务后,15日布置各队组要保证16日早要吃上食堂,因而队于部釆用贴封条、揭锅、“熬鹰”、罚站等手段搜翻群众粮食,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由于办食堂中普遍地存在行政命令等现象,超越了群众的觉悟和客观条件,因而也产生很多问题。

全区结束整风10月19日,地委整风领导小组作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总结》。总结指出,自1957年11月按省委指示正式在地直机关开始整风,各县则从今年1月四级干部会开始,到10月运动已告结束。参加运动共31500人,其中机关团体18745人,中小学教师12755人,共划定右派分子1559人,其中机关干部344人,中学教师11人,小学教师104人。作劳教、监督劳动和劳动察看等离职处理的占4.6%,留用察看以下处分的占55.4%,另按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法办的229人。山东农学院、济南师专、济南第六中学迁至泰安10月,山东农学院由济南迁至泰安。11月,原济南师范专科学校(泰安师专前身)、济南第六中学(后改为泰山中学)由济南迁往泰安。

泰安专区撤销7月30日,山东省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调整市、专区行政区划的决议》,决定将三市八区划为两市五区。泰安专区撤销,其中宁阳县划归济宁专区(11月改划济南市),肥城、东平划归聊城专区(次年7月肥城划归济南市,东平县撤销),其余各县均划归济南市领导;并将泰山市与泰安县合并,作为泰安县的镇;撤销平阴县,分别划归东平、长清、肥城三县。要求先行合并办公,于8月底基本完成合并调整工作。因工作需要,泰安专区到10月份正式撤销,泰安地委亦告撤销,干部大部并入济南市。

莱芜矿务局成立10月,莱芜矿务局成立,辖潘西、潘东、港里等煤矿。后于1962年9月撤销,所辖煤矿并入新汶矿务局。

泰肥、辛大铁路开工11月,泰肥铁路(泰安至湖屯)开工兴建。1962年,全线竣工通车。同月,辛(店)大(泰安)铁路动工兴建,1959年停工。1972年复建开工。各地召开群英大会11至12月,各县(市)相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群英大会,与会人员均达万人以上,历时一周左右。主要内容为由县委负责人作《高举红旗,乘胜前进,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并向共产主义迈进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评选奖励英模代表;制定1959、1900年发展规划和计划;介绍学习寿张、阳谷等先进经验;编建民兵师、团等。会议提出了奋战两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不切实际的口号。会后,各县(市)以军事编制形式,组织了以“深翻土地”为主的冬季生产“大兵团”作战,并实行了“争红旗、拔白旗的“左”的作法,伤害了一批千部群众。

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今冬明春在农村中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和省委济南市委的部署,各县(市)于年底前后普遍深入地开展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向干部群众进行了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教育,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及其过渡条件,宣传国家和各级的近远期规划,宣传破除迷信,人定胜天的思想。为加强对运动的领导,各县(市)成立了共产主义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公社党委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这一运动的开展,助长了人们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情绪和以“共产风”为主的“五风”的泛滥。开展整风补课年底前后,根据省(市)委的部署,各县(市)开展了整风补课运动。主要内容为大破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大立共产主义思想;大破右倾保守、甘居下游思想,大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思想;大破“三风”、“五气”,大立群众路线作风。运动釆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方式,错误地批判和处理了一批干部群众。

THE END
0.记!学习《云南省简史》第十一章《文化大革命》运动历史第四节: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城市“五反运动” 第五节:“文化大革命“运动引发社会动乱 第六节: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和云南帮派体系 第七节:国民经济在动乱中曲折发展 第十二章:1979∽2005年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 第一节: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揭开云南历史新篇章 第二节:拨乱反正,全面落实政策 jvzquC41yy}/onnrkct/ew46{:{53qo
1.二从“教育大革命”到“高教六十条”《关于教育问题的几个建议》中指出:“必须注意教育革命中出现的劳动过多、忽视教学质量的现象。”195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对1958年的教育革命进行了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劳动过多,没有很好上课,学术批判打击面太大,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等问题,提出1959学年的教育工作“主要是巩固、调整和提高,并jvzquC41jkyuq{~owukvo7slw0kew7hp1zyxj8sfzu5olm}1l{mn|mv|h|5faldl{fmnahiaaipmu}da0jzn
2.第五章“文革”的严重冲击与下放办学的艰难遭遇在批判运动的冲击下,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6月27日,省委工作组进驻学校,以“先破后立”的名义,提出要揭发“矿院红旗”,于是,党委和行政机构陷入瘫痪,两派斗争形成。随后学校秩序混乱,大规模游街、批斗、剃花头、挂黑牌,使大批干部、教师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摧残。7月,学校召开所谓“党委扩大会议”,揭党委盖子jvzquC41yy}/umzuv0kew7hp1ktgq864;6523@6;0jzn
3.《山东社会科学70年》——“十年内乱”中的山东社科界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也演变成政治批判,批判波及的范围迅速扩大。随着《五·一六通知》的下发和“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异常迅猛地发动起来。这场由文化领域开始的所谓“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在这场“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进入了凝滞和停顿状态jvzq<84yyy4tf|py0et0c{y142821@4381gsvh726;99a:54:9=377mvon
4.即墨县志.doc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文化、文物古迹、教育、科技、体育、医药卫生、风俗宗教、方言、人物、杂记10月18日,即墨县人民政府转发了山东省文教厅《关于即墨县城阳车站附近六处汉墓被破坏事项的通报》,2月12日,中共即墨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召开有4000人参加的县、社干部会议,部署开展革命大批判和“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81733:492:>24><0ujzn
5.洪城记忆11:文化大革命运动(上)结束了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共和国的脚步迈进了波澜壮阔的、极其不平凡的1966年,这一年毛主席发动了史无前例的、震惊世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除国内四清运动背景外,与苏联的政局变化也有关系。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背叛苏大林路线,搞修正主义,这一事件触动了毛泽东,从而认为中国也有修正主义分 jvzquC41yy}/onnrkct/ew46lytc:>>
6.文化石文字内容学校文化学校一切工作纳入运动轨道,上课要随时为运动让路。理化合为“工业基础知识”,只学“三机一泵”;动植物合为“农业基础知识”,政治讲“八字宪法”。语文学习大批判,外语则彻底取消,因为“不学ABC,照样干革命。”一所誉满天下的全国重点中学,面目全非。文革贻害之深、流毒之广,空前仅见。jvzquC41yy}/jƒ~|j0ipo7hp1kteg3rjr5ywn}kcq}fpqzc18=60qyon
7.批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摘要】:<正>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御用工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苦心炮制了一篇毒汁四溅的黑文《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篡改》(以下简称《篡改》),文章是先从他们当时把持的《红旗》杂志上抛出来的,《人民日报》和许多报刊立即转载。这篇文章把原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XNLb6;996229=0jvs
8.毛泽东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由此,调查报告提出了“教育革命的方向”问题,强调学校教育一定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组织现有技术队伍参加革命大批判,批判“专家治厂”、“技术第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并组织他们分期分批去当工人。此后,上海机床厂为贯彻“七二一指示”,创办了“七二一大学”根据本厂需要设磨床专业、经车间推荐,厂革委jvzquC41yy}/eqf|kfobp7hqo1j0967419<238
9.彻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革命大批判文选品好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出版时间:1971-02-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0000-00-00 页数:223 版次:1 ,购买1971年**时期出版的---彻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革命大批判文选】】---品好等综合其他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jvzquC41dqul0ttpih€/exr1328658>892<8:B=1
10.专题研究1966年底,枣庄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也开始突破文化教育界,深入到机关、工厂和农村,以学校师生为主力的红卫兵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工人、农民和学校师生等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运动组织。全市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厂矿企业、农村社队都纷纷建立起了所谓的“战斗队”,提出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口号,把矛头直指各级党委,党政jvzq<84yyy4{|mxy0eun1‚oei1€u{s4423<158y423<15<6a37828:6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