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03067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
《旅游美学基础》
总学时数
42
理论教学学时
30
实践教
学学时
课内实践
课外实践
开课单位
旅游系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导游、饭店管理)
选用教材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主要教学
参考书
1.《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
2.《旅游美学》.庄志民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8
3.《饭店服务教学案例》.张永宁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3
4.《导游心理学》.王明波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5
考核方式
理论考
编写人
胡旺梅
审定单位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1.性质:本课程是面对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专业、涉外旅游专业和饭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地位及作用:本课程是一门好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多种学科交叉性质的边缘学科,涉及到美学原理、旅游学、经济学、建筑学、心理学的一些学问,学好这门课并将之指导旅游实践,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任务及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驾驭旅游审美的基本学问,对旅游工作者与旅游者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相识,为以后从事旅游服务与旅游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学问基础。
三、教学总学时安排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课内实践
(试验或仿真实训)
课外实践
(模拟或实际职业环境)
小计
美与旅游审美
风景审美与旅游欣赏原理
中国古典园林与欣赏
中国古建筑与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与欣赏
旅游者与导游的审美关系
旅游者与饭店服务人员的审美关系
合?计
30
12
42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美与旅游审美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美的特征,了解和区分形式美与美的形式
(2)理解美感的含义及其特征
(3)驾驭美学的基本特征及旅游审美的基本学问
2.实力培育要求
能够将所学的美学学问,用于指导旅游审美活动
(二)风景审美与旅游欣赏原理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风景美的各种表现形式
(2)理解风景美的几大特征
(3)驾驭并学会运用风景欣赏原理
2、实力培育要求
运用所学的旅游欣赏原理指导现实的旅游审美活动,并能分析面对同样的景观,不同的旅游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审美感受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欣赏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
(2)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美学思想及景观审美
(3)驾驭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2、实力培育要求
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区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的不同审美特征
(四)中国古建筑与欣赏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2)理解和驾驭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3)驾驭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
2、实力培育要求
深刻理解并驾驭中国古建筑所体现的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学会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客观的审美
(五)中国古代雕塑与欣赏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演化及其分类状况
(2)理解并驾驭中国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3)驾驭有关雕塑欣赏的基本常识
2、实力培育要求
能运用所学的学问,对雕塑进行客观的审美
(六)旅游者与导游的审美关系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旅游服务的分类状况和基本特点
(2)理解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3)驾驭旅游服务评价模式和影响旅游服务评价的因素,驾驭导游工作者扮演不同角色的重要意义
2、实力培育要求
驾驭旅游服务评价模式和影响旅游服务评价的因素,实行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顾客对服务的评价,并对导游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相识
(七)旅游者与饭店服务人员的审美关系
1、学问教学要求
(1)了解饭店服务的特点
(2)理解饭店服务人员应具备的服务意识
(3)驾驭旅游者对饭店服务人员审美评价的内容
2、实力培育要求
能知晓并理解饭店服务人员应具备的几种服务意识,依据旅游者对饭店服务人员审美评价的内容,实行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客人对服务美的感知。
五、实践教学支配
1、开出项目
序号
实践项目
项目类型
(试验、仿真、模拟、职业现场)
学时
组织形式
不同的角度对景观进行审美
模拟
集中
对假山叠石的审美
职业现场
集中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仿真
集中
对雕塑的审美
仿真
集中
对导游的审美
模拟
集中
对饭店服务人员的审美
职业现场
集中
合计
12
集中
2、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⑴试验内容:通过现场观看、碟片观摩等形式对课本所涉及的主要人文景观进行审美;通过模拟、现场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对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