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孙**(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2知道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能举例说明园林、建筑等主要审美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出某地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及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教学难点】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自然美 提问:让学生读课本P32第一自然段明确:什么是自然美? 师生答疑: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
2、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1)形象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形象美”这一部分明确:什么是形象美?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是什么?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哪几类?形成了哪些习惯说法? 师生答疑: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地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我国人民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并形成了泰山天下雄 、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说法。 展示图片资料:华山之险与峨眉之秀 师:两幅照片怎么看出名山“险”与“秀”? 学生回答 师: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构
3、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探究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点拨: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是我国名山中典型的秀美形象 (2)色彩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色彩美”这一部分明确:什么是色彩美?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 师生答疑
4、: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是极富变化的。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被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色彩美在一年四季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变化。 展示图片资料:花、水、霞、叶 (3)动态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动态美”这一部分明确:动态美有哪些? 师生答疑: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此外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展示视频资料:庐山三叠泉瀑布 师:展示庐山三叠泉瀑布“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瀑布经过三级台阶,上下三折而落,一叠如云如絮,喷薄吞吐;二叠萦回作态,珠进玉碎;三叠双管齐下,直下龙潭,总落差达600米。 (4)朦胧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朦胧
5、美”这一部分明确:哪些景观能呈现出朦胧美? 师生答疑: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展示图片资料:烟雨迷蒙的西湖 通过图片,让我们感受烟雨迷蒙的西湖的朦胧美。 探究活动:分析造成西湖烟雨迷蒙的朦胧美的自然地理原因。 (提示:从5、6月份江淮准静止锋控制的角度理解。) 课外探究活动:开展以所在地“自然美的欣赏”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活动 (提示:活动步骤包括:通过野外采集、拍摄、上网等方式收集资料、图片。 将收集的资料、图片、采集的实物进行展览。 二、人工美 设问导学:让学生读课本“人工美”这一部分明确:什么是人工美?古典园林的组成?古建筑的各类?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有哪些? 师生答疑: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古典园林美:由 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有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 展示图片资料:城市雕塑(兰州城南黄河之滨的巨型雕塑黄河母亲) 【课堂总结】 古今中外众多的自然景观都留有人现今仍保持着原始形态的自然地域已经越来越少了。工的痕迹。使这些人工痕迹与自然相映成趣,需要人们从和谐美的角度去巧妙安排。 【板书设计】 3.1旅游景观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