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产丰富,作为大连人,我们经常买海鲜、吃海鲜,但我们能叫出名字的不多,对吃海鲜的禁忌知之甚少。本文对常见的海鲜进行了整理,对吃海鲜的禁忌进行了收集,供朋友们学习收藏。
1、飞蟹
飞蟹在我们的饮食里面是经常出现的,一般来说西爱吃海鲜的人都知道这个是飞蟹是什么。其实飞蟹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梳子蟹。栖息在水深10-50米的海区,在10-30米泥沙底质的海区群体最密集。
2、青蟹
喜欢栖息于潮间带的泥沙海滩、红树林或沼泽地,白天穴居在洞穴内,夜间出来觅食。青蟹并不是越大越好。比较好的是那种二三百克体量的。
3、花蟹
因其外壳有花纹而得名。
4、老虎蟹
老虎蟹一般指蛙形蟹,老虎蟹最好来自澳洲的。粤语“老虎蟹”,一是螃蟹的一种;二是“无论如何、不顾一切”的意思。
5、赤甲红
赤甲红海蟹是海蟹中的一种,因其腹部和腿缘略呈红色,称之为赤甲红或石甲红。
6、花盖
花盖蟹又名甲红、拔卓子。花盖蟹的营养价值更好一些。花盖儿蟹一般产于青岛至渤海湾泥质礁石较多处。
7、梭子蟹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
8、招潮蟹
招潮蟹最大的特征是大小悬殊的一对螯,摆在前胸的大螯像是武士的盾牌。
9、寄居蟹
寄居蟹又名“白住房”、“干住屋”,主要以螺壳为寄体,寄居的最大螺体最大直径可达15厘米以上。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容易发现。
10、对虾
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注意: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腐败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11、嘎巴虾
嘎巴虾学名鼓虾,嘎巴虾是一种体长五厘米左右的小虾,生拌嘎巴虾是一道家常凉菜。
12、虾怪
虾怪既不是虾也不是蟹,对它的称呼是叫寄居蟹。寄居蟹其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
13、红毛虾
红毛虾野生,最宜生食,入口鲜嫩,十分美味,因此,也是只能在海边方可寻得。
14、蝼蛄虾
蝼蛄虾看上去黑黑的,而且还有很多泥,所以感觉好像很脏,再加上因为它的肉很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蝼蛄虾就是那种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蝼蛄虾味道鲜美,既可以清蒸也能油炸,经过高温的蝼蛄虾再加上一些调味料调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点酒吃点虾,生活惬意。
15、毛虾——虾皮
虾皮是毛虾的干制品,有生干品和熟干品两种。虾皮体小、皮薄,干制后很薄使人感到只是一层皮。“虾皮”一名由此而来。用中国毛虾生产的虾皮为上乘食品。
16、大龙虾
大多数大龙虾全身是红色的,也有一些别的颜色的。它的体形较大呈圆筒状,是世界上最大的虾。
17、青虾
青虾俗称河虾,又名沼虾,在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中均有分布。
18、皮皮虾
皮皮虾中的营养价值极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补肾壮阳,抗早衰,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如果妇女产后乳汁少或无乳汁,鲜虾肉500克,研碎,黄酒热服,每日3次,连服几日,可起催乳作用。
19、竹节虾
竹节虾的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20、红虾
红虾一般指中华管鞭虾。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至广东、广西和海南岛浅海。
21、须赤虾
体型较长,甲壳厚而粗糙,有绒毛,体表有棕红色不规则斑块。
22、水白虾
水白虾属中型虾类,生活在近岸的浅海中。这种虾的颜色非常的透明,
23、桃花虾
桃花虾就是在桃花盛开季节上市的一种特色小海鲜,主要产区是渤海水域。
24、基围虾
基围虾富含高蛋白,而且做法多样,不过最原始的也是最美味的,加些姜葱白灼一下,上桌时配上香醋生抽,简简单单,清清爽爽,也很适合做宴客菜。
25、蛇鳗
蛇鳗的品种很多,共200多种,遍布全世界,穴居于泥沙底质的低潮区或近岸处。蛇鳗与醋一同食用会引起中毒。
26、牡蛎——海蛎子
大连湾牡蛎产于黄渤海。产季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海蛎子养生功效不错。
27、花蚶(hān)
花蚶一般指血蛤。 血蛤, 又名泥蚶、花蚶,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在东南沿海地带,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半生半熟的花蚶,但这种吃法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煮熟的花蚶身上还带有传染性肝炎病毒。
28、贻贝——海虹
含的蛋白质有人体需要的缬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其含量大大高于鸡蛋以及鸡、鸭、鱼、虾和肉类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29、海瓜子
海瓜子,因形似瓜子而得名。海瓜子大量产于辽宁营口,被营口地区的人们形象的称作“泥溜”。
30、蛏(chēng)子
蛏子的内脏不能吃,做时要把内脏取出,不然吃时牙齿会感到不舒服,买来的蛏子泡在淡盐水里,可使沙子吐干净,水烧开后蛏子焯10秒钟,壳会打开,然后挤出内脏,并去掉壳上的黑边即可炒之。
31、蛤蜊
蛤蜊最好不要和啤酒等一起吃,以免诱发痛风。蛤蜊最好不要吃过夜的。蛤蜊属于海鲜类的食品,是不提倡过夜的。因为蛤蜊本身就是寒性的,寄生在里面的细菌抗低温的能力很强,即使在冰箱里冷冻也并不能把细菌杀死。
32、花甲
花甲烹饪时间不宜过久,以防变老。花甲含有丰富的碘,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花甲有宿疾者应慎食,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33、海湾扇贝
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东海岸,1982年引入我国人工养殖,主要集中于山东、辽宁等省。
34、虾夷扇贝
大连市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虾夷扇贝一面壳较突出,黄白色,一面壳稍平,较另一面壳稍小。虾夷扇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另外,还具有滋阴、补肾等作用,对身体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病有很好的疗效。
35、紫孔贝、栉孔扇贝
看栉孔扇贝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
36、赤贝
赤贝可降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
37、赤贝仔
没长大的赤贝
38、毛蚬子
毛蚬子味道鲜美,特别是我们威海的,由于海水的温度和咸度的不同,当地海鲜尤其鲜美。毛蚬子营养丰富,水煮后沾汁美味至极。
39、白蚬子
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营口渤海海域、和丹东东海海域。
40、黄蚬子
黄蚬子一般指青柳蛤。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分布于辽宁丹东。
41、花蚬子
花蚬子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具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
42、牛眼蛤
牛眼蛤,学名青蛤;大连市场上的牛眼蛤主要来自庄河,但对牛眼蛤最推崇的却是皮口。牛眼蛤的蛋白质含量接近猪肉等肉类。
43、文蛤
分布于我国4个海区,北自辽宁庄河、南至海南三亚。文蛤在日本、韩国列为名菜,身价颇高。日本人三月三“女儿节”,家家户户必备文蛤。
44、大蛤
大蛤学名大蛤蜊。油爆大蛤是山东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在山东沿海历史已久,宋朝时已有所制。
45、鸟贝
鸟蛤为大型、深水埋栖的双壳贝类,足部肌肉发达,能时常用足从海底飞跃跳起运动,故名鸟蛤,俗称“鸟贝”
46、小人鲜
学名蛏子。蛏子在沿海地区又被戏称为“小人仙”,这名字听起来就觉得神秘且好吃。选购蛏子不要去得太早,不然买到的可能会有沙,即使没沙也是前一天的存货。
47、呲子
“呲子”相对蚬子,肉质较为韧艮,但鲜味却超出蚬子,所以海岛人主要用它来汆汤。产地以长海县岛屿为主, 塞里岛浴场,广鹿岛盐场,大长山岛三官庙海域,海洋岛的太平湾,小长山西大滩浴场,獐子岛马坨沙滩。
48、红里螺
红里螺是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食物,最常用的是把红里螺放在锅中蒸。蒸个十分钟至十五分钟左右是最好的。
49、香螺
香螺由于富含丰富的维A、钙、铁、蛋白质能营养,对于脚气、痔疮等可起到食疗的作用。脾胃不太好的朋友,或者是便秘拉肚子的人不能吃。
50、肚脐波螺
肚脐波螺体形较大,肉肥而鲜美,最常见的吃法是水煮和白灼。烧肚脐波螺一定不能用大火,否则波螺肉会回缩,不好取出,而且肉老如胶皮。若把握不了火候,就用牙签挑一下肉,看看能不能全部出来。
51、钢螺
千万要注意的是,死螺是不能食用的。而在食用海螺的时候,要将海螺的头部去掉,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为避免食用螺的时候被病菌和寄生虫入侵,在烹饪田螺的时候一定要高温爆炒,并且要煮10分钟以上。
52、假鲍鱼
食用“假鲍鱼”时,尽可能去掉后屁股的黄儿(膏),因为贝类的黄儿(膏)就是其内脏,相对于蚬子、香螺和海螺等贝类,“假鲍鱼”黄儿的口感要差一些,尽量不吃。
53、辣波螺
死螺不能吃。上桌的辣波螺,仅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是否新鲜。只要是辣波螺肉露出壳外,螺盖没有脱落,用牙签挑出螺肉,连尾部也同时拉出,这样的螺就是新鲜的。辣波螺的分泌物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在烹饪的过程中要把花螺的头去掉。
54、偏腚波螺
大连地区、舟山各岛屿沿岸均有分布。
55、香波螺
吃海螺必须去头,吃海螺不能喝冰水,吃海螺必须煮熟,与海螺相克的食物要避开。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56、花螺
花螺要煮熟才能食用。花螺死亡,其体内的细菌病毒就会大量繁衍,并且还会释放出生物毒素。花螺肉与蛤、与玉米同食会中毒,与面食同食会造成呕吐。与牛肉同食会引起腹胀。
57、泥螺
我国主要是宁波和辽宁的东港产泥螺。想要将泥螺清洗赶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泥螺倒入清水里,静置几分钟,也可以在水中倒些海盐,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候,泥螺就会慢慢将脏东西吐出来。皮肤病患者禁食。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
58、辣螺——疣荔枝螺
荔枝螺因壳上布有疣状突起,外形看上去犹如一颗荔枝,故得名。
59、海萨子
大连叫海螺丝,海瓜子。
60、吸波螺(锥锥)
这“吸波螺”是土名,也有叫抽波螺的,一个意思,吃得时候要把大头含在嘴里用力吸。像这种“吸波螺”,买一斤能吸一下午。最适合的做法是掐头去尾之后辣炒,肉虽不多,要的就是品这滋味。
61、锥螺
锥螺是一种中腹足目、锥螺科类生物,壳体修长精致,约有30层凸圆的螺层,从小到大依序排列。夏天每次撸串必点一道小菜——香辣锥螺,因为实在太好吃,回味无穷,鲜咸生香。
62、百吉海鳗 。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台湾,少数入黄、渤海,
63、多宝鱼
多宝鱼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吃的比目鱼,多宝鱼适合清蒸,只需用葱姜辣椒等很少的食材就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
64、石斑鱼
石斑鱼体型相当大,身长可达一米以上,体重超过一百公斤也不足为奇。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
65、马哈鱼—三文鱼
野生三文鱼的寄生虫比较多,以异尖线虫最常见,容易引起腹痛腹泻,不过海水寄生虫无法在人体内长期生存。
66、青占鱼
也叫鲐鲅鱼,青占鱼错误的吃法可能会把你送进医院,千万不能乱吃,变质后的青占鱼会生成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误食之后会出现中毒的症状,新鲜的青占鱼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因此青占鱼在自然环境下放置两天以后就不要再吃。
67、绿鳍马面鲀——剥皮鱼
剥皮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又叫马面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
68、秋刀鱼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又称竹刀鱼,由于其体形修长如刀,生产季节在秋天,故名秋刀鱼。在秋天的时候吃是最美的,其他时间段的都会逊色很多。
69、鲍鱼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痛风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鲍肉,只宜少量喝汤。
70、鲆鱼
鲆鱼肉质细嫩而洁白,味鲜美而肥腴,补虚益气,但不宜多食,有动气作用。
71、文鳐鱼
文鳐鱼,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鱼,又名燕鳐鱼、飞鱼。动物燕鳐鱼,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具有催产,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
72、针鱼
在渔民的心目中,针鱼甚至比鲨鱼还要可怕。我国多见于南海,在渤海湾及黄海也有发现。
73、梭鱼
梭鱼它是一种近海的鱼类,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8米。在食用梭鱼的时候,就不要再食用西红柿,它们两个如果一同食用的话,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能够产生一种致癌的物质,极易使我们发生癌变,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
74、米鱼——鮸(miǎn)鱼
米鱼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镁、钾、磷、硒等,能够起到养血止血、补肾固精,米鱼也能够起到健脾润肺和消炎的功效。米鱼还有一定的清热祛湿、利尿,再有米鱼因为营养价值比较高,所以对气血虚的患者起到改善作用。对于米鱼的禁忌,主要是对于胃肠道不好的病人,长期服用后,会出现消化吸收不良。
75、 鳓(lè)鱼
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钙、钾、硒均十分丰富;鳓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有益处。鳓鱼在中国渔业史上是最早的捕捞对象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76、赤魟(hóng)
此鱼体盘上、下平扁,尾部细长如鞭,尾前部背面有锯齿状硬棘一枚,棘基部有毒腺,被蜇后引起剧烈肿痛,因此垂钓者必须特别提防。
77、带鱼
带鱼具有结群排队的特性,每年春天回暖水温上升时,带鱼成群游向近岸,由南至北于生殖回游,是为捕捞季节。
78、鲳鱼
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
79、龙头鱼
此鱼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柔软,其鱼的鱼骨细软如胡须,因此浙南 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人就形象叫它为“水潺”,就是说它像水一样柔软。
80、跳鱼
它习性狡猾,弹跳力极强,喜欢在潮水退后的海滩上跳跃,身上又有淡蓝色花斑,故名花跳鱼。
81、乌塘鳢(lǐ)
个体不大,常见个体体长为10-15厘米,体肥厚,肉鲜美,富营养,一向被视作佳品。
82、凤鲚(jì)
凤鲚属于河口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浅海,每年春季,大量鱼类从海中洄游至河口半咸淡水区域产卵,但决不深入纯淡水区域。
83、鲻(zī)鱼
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鲻鱼除了作为食品大受赞赏外,还有滋补身体的效用。
84、玉秃
玉秃为名贵经济鱼类,鱼刺甚少,肉味鲜美,老幼席食,适宜于清蒸或红烧,裹以粉糊炸之,叫"炸板鱼"。
85、紫鳗虾虎鱼
紫鳗虾虎鱼最长30厘米,或许是因为这种动物的外貌令人恐惧,它没有被广泛捕捉和食用。
86、鳗鲡
加工鳗鲡时应注意,其血清有毒。虽然毒素可被加热或胃液所破坏,但生饮鳗血有时可引起中毒。
87、鲈鱼
鲈鱼能补肝肾、健脾胃、化痰止咳,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可以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
88、甘鲷——马头鱼
马头鱼可用于美容瘦身、软化血管、排肠毒,利用延绳钓、底拖网渔法及船钓均可捕获。冰藏或冻藏,生鲜出售,为高价的食用鱼,肉质柔嫩鲜美。
89、大黄鱼——大黄花鱼
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注意:黄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不宜与荞麦同食。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90、铜罗鱼
铜罗鱼的价格常不及黄花鱼的1/2 ,为此有不法商贩将铜罗鱼涂以颜料,冒充黄花鱼牟取暴利。对于染色的铜罗鱼,用白卫生纸擦其鱼身,一般即可发现黄色,或在水中泡5分钟,水即呈啤酒色。
91、小黄花
一般人群可食用。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儿童和疮疡肿毒患者及哮喘、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92、黄姑鱼
养肾补肾、补阳壮阳、增强记忆力、安神镇定、有助发育。
93、白姑鱼
白姑鱼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功效。可以使气虚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的人变得强壮起来。有胃炎,肠炎等有关疾病患者不适宜食用。
94、大头宝
“大头宝”是一种小海鱼,石首鱼科, 时常会被误认为小黄花鱼,外观上大头宝鱼相对小黄花头大身子小些。
95、牙片
在辽东半岛叫“牙偏鱼”,又名“皇帝鱼”,这种鱼肉质细嫩,无乱刺,口味好。肉质细嫩而洁白,味鲜美而肥腴,补虚益气,但不宜多食,有动气作用。
96、明太鱼
明太鱼一直是朝鲜族人民喜欢食用的传统食品,在吉林延边很多人都食用。由于长得像柴而被广东人称之为“柴鱼”。它有健脾胃、益阴血之功。
97、黑鱼
许氏平鮋 Sebastes schlegelii ,俗称 黑鲪、黑头、黑石鲈、黑寨、褐鲪。大连人叫的黑鱼,学名是黑鮶鱼又名黑寨、黑鱼、黑头、黑石鲈、黑老婆,是我国沿海分布非常广泛的石斑类鱼种。
98、胖头
胖头鱼也叫“虾虎鱼”还有的地方叫“扔吧鱼”。胖头鱼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入味,炸制时不要急于反动,免得炸碎。胖头鱼在大连,曾经是没有人喜得吃“稀呲烂贱”的一种鱼。
99、老头辫子
“老头辫子鱼”,是因其长相和清朝时期男子扎的辫子比较相像,因此得名
100、加吉鱼
加吉鱼是海鱼的一种,尤其在日本料理中,加吉鱼和三文鱼是人们最喜爱的两种刺身,不仅因为味道鲜美,而且还因为它们的营养价值丰富。
101、老板鱼
老板鱼别称板鱼。老板鱼的鱼刺很少,很多都是些软骨一样的鱼刺,吃起来很有嚼头。痛风患者忌食。
102、鮟鱇鱼
大连叫先生鱼,这种鱼可算是世界上最丑的鱼了,很丑但是很美味。个头比较大的都是雌性安康鱼,雄性安康鱼相对于雌性安康鱼显得非常小。
103、大头、鳕鱼
鳕鱼家族庞大,常听说的有蓝鳕、银鳕、阿拉斯加鳕鱼、冰岛鳕鱼,各种明目让人眼花缭乱。真正的鳕鱼要100多元一斤。
104、牛舌头
牛舌头鱼,又名鳎米、狗舌头鱼,是鳎鱼的一种。牛舌头鱼国内主要产于河北省秦皇岛、辽宁省庄河,以青岛产的最佳。
105、小银鱼
四月份是大连小银鱼上市的季节,便宜好吃还不贵。这鱼很小不需去五内脏,很补钙的小零食。
106、刺鲅
“鲅鱼在我们东北是比较常见的鱼,刺少肉质肥美,搭配了萝卜跟粉条,萝卜的味道简单让人停不了嘴。”这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107、大棒鱼
大棒鱼,学名马步鱼,每年夏天在大连近海繁殖,长山群岛附近海域生长。大棒鱼一到秋天的时候,就会在海面上成群的追逐觅食。
108、小姐鱼
小姐鱼是大连人的叫法,这种鱼大连海边人又叫它“高粱叶子”或者“猴头鱼”,分布于我国渤海。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肝硬化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109、红头鱼
红头鱼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慢性病者不宜多食。会加重我们的腹泻的症状。
110、鹿角菜——角叉菜
鹿角菜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主治虚劳或阴虚发热,热痰或燥痰咳嗽,痰稠粘,瘿瘤,瘰疬,大便燥结,痔疮,痹证,关节酸痛。
111、海木耳
海木耳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食物,它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铁元素,钙,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海木耳还可以叫做长寿菜,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112、海芥菜(裙带菜)
裙带菜在欧美一些国家经常被称为“海中的蔬菜”。裙带菜有出色的防癌作用。能够有效预防乳腺癌、动脉硬化等疾病,还能够补充钙质。
113、紫菜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属海产红藻,素有“岩礁骄子”之称。紫菜的有效成分对艾氏癌的抑制率53%,有助于脑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防治。消化功能不好、素体脾虚者少食;腹痛便溏者,乳腺小叶增生以及各类肿瘤患者,脾胃虚寒者忌食。
114、海带
海带成本低廉,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海生资源。
115、海麻线
海麻线是野生海藻的一种,长期以来被沿海一带居民作为海洋蔬菜珍品。海麻线可以用来烹制汤羹、馅料等等。
116、下锅烂
鲜嫩,味美,是居民喜食的藻类之一。藻体遇到热水很快解体。水烧开以后,把它下锅,翻一个滚就行,所以渔村里人叫它“下锅烂”。只要喝过一碗“下锅烂”的人,一辈子也会想着它的鲜味儿。渔村有这样的歌谣———蛤蜊鲜到嘴,牡蛎鲜到心,“下锅烂”鲜到脚后跟。
117、龙须菜
有清热解毒、利湿助消化等功效,可治感冒、便秘等症。清肺通便,养颜瘦身,降血压,降血脂,调整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防癌。
118、马尾藻
马尾藻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此外还有抗凝血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害有抑制作用。
119、海苔——条斑紫菜
海苔都是紫菜;但是紫菜不全是海苔。条斑紫菜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食用了之后有通便、润肠的好处,特别适合便秘的人群来吃。
120、石蜐(jié)——佛手蚶
佛手蚶的功效与作用: 利小便;消痞积。主治小便不利;癖积;水肿;胀满。
121、海参
海参在各类山珍海味中位尊“八珍”,海鲜极品,出名的不用介绍。2018年8月,中国海关强调了野生海参绝对不可以通过任何形式带入中国境内。
122、海茄子
“海茄子”其实也是海参的一种,产自浙江、福建沿海。因为它全身十分光滑,不仅背面没有刺,腹部也十分光滑,加上一边粗一边细的长相,同我们吃的茄子有几分相似,因此被百姓俗称为“海茄子”。
123、巴蛸
巴蛸,事实上便是一种小章鱼,其相对性于大章鱼而言,口味更为的细嫩爽口。
124、笔管
笔管鱼形状奇特,它是一种体型细长的墨斗鱼,有的写为比管鱼。大连、青岛等地也有叫它海兔子的。笔管鱼也称日本枪乌贼,又名笔管蛸、小鱿鱼、乌蛸,从外观上说就是一种胴部细长的墨斗鱼。
125、墨斗
墨斗鱼即乌贼,俗称乌鱼,因其没有脊椎骨,虽然被叫做鱼,其实它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它的头上长有一对大大的眼睛,视力非常好。还生有八只腕足和两只较长的触手,在腕足上生有吸盘。
126、墨鱼蛋
墨鱼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的营养保健佳品,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127、海肠
海肠的肉质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体内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优质蛋白。海肠作为一种生活在浅海地区的海产动物,他的长相和海参非常相似,但是它富含的营养价值相比较于海参来说也并不逊色,在亚洲国家分布非常广泛。
128、海蜇(zhé)
千万不要抓捕、触碰海水中漂着的海蜇。一旦被海蜇蜇伤,不要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黏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可用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明矾清洗伤处。若损伤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129、乌贼——花枝、墨鱼
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
130、鱿鱼
优质鱿鱼体形完整坚实,呈粉红色,有光泽,体表面略现白霜,肉肥厚,半透明,背部不红;劣质鱿鱼体形瘦小残缺,颜色赤黄略带黑,无光泽,表面白霜过厚,背部呈黑红色或霉红色。
131、章鱼——八爪鱼
章鱼和人们熟悉的墨鱼一样,并不是鱼类,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与众不同的是,章鱼有八只像带子一样长的脚,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故又把章鱼称为“八带鱼”。
132、紫海胆
大连紫海胆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成冰鲜海胆、酒精海胆和海胆酱等;而且还可以用作营养滋补品和中药材。
133、黄海胆
黄海胆个头也较大连紫海胆小些,刺的长短介于大连紫海胆和马粪海胆中间,颜色呈浅褐色,体重平均在100克左右。黄海胆的最佳品尝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134、黑海胆
黑海胆个头较大,黑紫色,带些褐色,刺长在2~3cm左右,体重可以达到250克以上。味道清香,自带大海的味道,所以一定是最鲜溜的,大连人也最认它。
135、马粪海胆
马粪海胆,很多人说光听名字就没有食欲了。可是一旦你吃上一口,就立即被他直入喉舌的清甜甘沥折服,真是太好吃了。在日本,马粪海胆被誉为“黄色钻石”,顶级的料理店对北海道马粪海胆“视如珍宝”。
136、海星
海星一般生长在无浪的潮间带和近岸海域的深水下层,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星还拥有一项令人惊叹的特异功能,那就是“再生术”。
137、河豚(tún)
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食河鲀鱼时,应特别谨慎,必须选择鲜活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
吃海鲜注意事项
1、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吃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尿酸过多便会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进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2、吃海鲜后喝茶长结石
茶叶中也含有鞣酸,能与海鲜中的钙形成难溶的钙。在食用海鲜前或后吃海鲜,都会增加钙与鞣酸相结合的机会。因此,在吃海鲜时最好别喝茶,应间隔2小时以上。
3、吃海鱼要留神汞中毒
研究发现,多种海鱼汞含量偏高,尤其是食肉性海鱼,如金枪鱼、鲈鱼、鳕鱼、大比日负、旗负、鲨鱼、黑斑鳕等。经常吃海鱼的人,血汞指数偏高。调查发现,一些心肌梗死患者有爱吃海鱼的习惯,因此要尽量少吃这些含汞量偏高的海鱼。
4、痛风病人少吃虾蟹
如果确定患有高尿酸血症或者通风病史的患者,过量的食用虾蟹容易加重或诱发痛风的发生。这类市民往往在病情未发作前,和平常人并无两样,但一旦发作起来,严重时连基本的行动能力都无法正常进行,需要家人搀扶方能行动。
5、死去的贝类含有毒素
在挑选贝类食物的时候,一般都是挑选活的,因为贝类本身的细菌含量比较高,死去的贝类自身的营养物质会成为细菌繁殖的养料,而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所以已经死去的贝类最好不要食用了。即使一开始挑选的是活的贝类,买回家之后最好也要尽快烹饪。购买贝类等海鲜时,应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尽量减少食用频率,单次食用量不宜太多。在麻痹性贝类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野生贝类。一旦发生食用海虹等贝类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不要在四五月海虹中毒高发季吃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仅0.5mg就能使人毙命。
6、禁食禁售织纹螺
织纹螺也被称为海丝螺、白螺, 与普通的螺相比,织纹螺的壳比较小,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跟指甲盖差不多,颜色多为黑褐色。常见的织纹螺有光织纹螺、正织纹螺、方格织纹螺等10多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织纹螺本身不会产生毒素,但摄入有毒贝类、鱼、虾、藻类等食物后,会将毒素累积在自己的体内。织纹螺螺肉中的毒素主要是麻痹性贝毒和河豚毒素(该毒素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 水体污染、“赤潮” 频发会导致织纹螺体内的毒性增加。曾有相关部门检测,织纹螺内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mg,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可能致人死亡。对于 织纹螺中毒,目前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死亡率极高。国家发文禁食禁售织纹螺,织纹螺在大连海域没有,但也是要千万注意的。
7、海鲜维C同食会中毒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蛤、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小,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合价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据专业人士解释,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或30个梨或10个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绿叶蔬菜,才会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C。如果经过加热烹调过程,食物中的维生素C还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吃海产品的同时食用水果或青菜,只要不超过上述的量是没有危险的。金属类元素容易沉积在海鲜的头部,所以尽量不要吃虾头、鱼头。
8、这些人不宜吃海鲜
(1)过敏体质者。海鲜食物如海带、虾、鱼等富含组氨酸,这类异性蛋白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风团(荨麻疹),有剧烈的痒感或烧灼感;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因此,平素有过敏症状的人应慎食海鲜。
(2)不孕症患者。研究表明,男子过量食海鲜会削弱生育能力。鱼体中汞含量高于水中汞含量,汞进入人体,会影响生殖细胞的功能。所以,海鲜虽味美,广大育龄男青年也应该节制食用。
(3)痛风病人。痛风病人应慎食海鲜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痛风症状。
(4)凝血功能障碍者。海鲜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代谢的前列腺环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血和止血的作用。所以,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血友病的人,应少吃脂肪含量多的海鱼,更不宜服鱼油等制品。
9、孕妇吃海鲜宜忌
(1)孕妇吃什么海鲜好。妈妈在孕期还是可以吃海鲜的,比如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虾类和鱼类。这些海鲜大多数都拥有高质量的黄金元素,包括蛋白质、VA、VB、钙、碘等等,对于人体可谓益处多多。有学者指出,女性孕期经常吃鱼,产下的幼儿无论是在行动,语言,还是在运动上都表现得出类拔萃。
(2)孕妇不宜吃什么海鲜。对于鳖类、蟹类海鲜,孕妈妈应避免食用。另外,目前海洋环境令人担忧,海鲜中的汞含量也越来越多,若准妈妈经常食用海鲜(指一个礼拜食用次数>4,每次食用量>100g),将对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莫大的威胁。因此,建议各位喜欢海鲜的准妈妈要学会忌口,一周食用次数不超过2次,每次食用量要小于100g,对于金枪鱼、剑鱼等高汞鱼类更要敬而远之。
10、海鲜这些部位不要吃
(1)螃蟹哪里不能吃?
蟹腮:在螃蟹壳内,形状像牙,柔软;
蟹肠:里面有蟹的排泄物,掰开蟹身之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连着蟹胃,要取掉;
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儿,也有蟹的排泄物。隐藏在蟹盖上的蟹黄堆里,把蟹黄吃掉以后弃之。
(2)鲍鱼哪里不能吃?
有些人因鲍鱼价格贵,不愿去其绿色的内脏。鲍鱼内脏是有毒,而且呈季节性,与海藻的生长有关,有毒时期在每年的2-5月份,这时期鲍鱼内脏不能吃。鲍鱼毒素的中毒症状为脸和手出现红色水肿,体质过敏者反应就更大。所以建议去其内脏。
(3)扇贝哪里不能吃?
裙边藏垢较多,尽量不要生吃。扇贝黑色的部分是扇贝的内脏建议去掉,不要食用。
(4)虾哪里不能吃?
虾的主要器官都在虾头里,而且虾头还是血管比较密集的地方,虾吃下去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在这里积蓄。因此,建议不吃虾头。
还有就是虾线最好也去掉不吃,虾背上的虾线,是虾未排泄完的废物。
(5)海虹哪里不能吃?
海虹里黑黑的絮状物建议摘掉,为那个黑黑的絮状物是一种纤维物质,在肠胃里很不容易消化。
(6)海肠哪里不能吃?
内脏和两头的毛刺不能吃,下锅爆炒前要除掉。
(7)海蜇哪里不能吃?
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需用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使鲜海蜇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海蜇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皮肤病患者不能吃海蜇。
11、如何预防吃海鲜中毒
(1)不吃内脏。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富集在贝类生物的内脏团中,而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因此,只能吃贝类的肌肉部分。贝类黑的肉块多是内脏团。
(2)挑外壳平滑的海鲜。外表干净、平滑,附着脏东西少,相应污染也少。
(3)吃前要洗干净。吃前一定要洗净,去净鳞、腮及内脏,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是海鱼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