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镜头下的热带水果,食物细节拍摄技巧分享

《怦然心动的美食摄影术》作者

____

左:尼康Z 5 光圈f/5.6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右:尼康Z 5 光圈f/6.3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蝉鸣、炽热的夏日是水果丰盛的季节,这当中一定少不了饱满、美味的热带水果。这次的拍摄对象是榴莲和香蕉,看看它们在微距镜头下那些细小却生机勃勃的美丽局部。

器材选择

这次使用的器材是尼康Z 5全画幅微单相机,机身小巧轻便、易用性强,在拍摄特定角度的局部特写时,手持也毫不费力。特别是在拍摄较小、较近的主体时,往往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来确定构图以及对焦点,尼康Z 5较深的手柄设计,也提供了更好的握持体验,拍摄过程轻松、省力。

左上右下:尼康Z 5 光圈f/6.3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左下右上:尼康Z 5 光圈f/5.6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另外,在微距摄影中,时常需要微调对焦点,得益于尼康Z 5的273点自动对焦系统,它覆盖了画面垂直和水平方向约90%的范围,对焦体验更加快捷、精准。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这次使用的镜头是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精巧的微距镜头使拍摄过程更加顺畅,0.16米的最近对焦距离给微距摄影带来更多的拍摄可能。镜头的虚化效果柔和、自然,很好地满足了摄影师的拍摄需求,50mm焦距的场景也应用广泛,是微距摄影镜头的不二之选。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在微距镜头下,我们能看到人眼通常看不清的细小部分,这样的视角更能体现出果蔬的生命力,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在为生命的生长付出自己的努力,这些细节是足够迷人的、是需要被记录下来的。

尼康Z 5 光圈f/8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拍摄小贴士

拍摄顺序:

拍摄微距极简静物时,通常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进行拍摄。以水果为例,从表皮到果肉,优先拍摄主体的完整“证件照”,拍摄进行的同时也会慢慢发现主体最值得拍摄的角度和局部,为下一步拍摄细节做好准备。

尼康Z 5 光圈f/5.6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拍摄局部特写时,先大胆地将镜头贴近你的拍摄对象,再一边微调对焦,一边构图确定角度,尼康Z 5强大的VR减震功能,也为照片的清晰度提供了相应的保证。

左:尼康Z 5 光圈f/6.3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右:尼康Z 5 光圈f/7.1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食物造型:

拍摄前,尽可能采购足够好看、完整的主体,根据其形状,大小,表面纹理进行选择。肉眼可见的独特或完美形状、新鲜有活力的外在表现都是我通常的挑选依据。尽量即时购买、即时拍摄,如需放置或等待成熟,记得做好保鲜工作。

左:尼康Z 5 光圈f/6.3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右:尼康Z 5 光圈f/5.6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拍摄时,为了展现出主体的特征并配合打光,需将主体固定在特定的角度、位置上,这时可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帮助固定主体,例如在拍摄榴莲“证件照”时,使用蓝丁胶或其他不穿帮的重物固定住榴莲,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拍摄香蕉“证件照”时,使用木棍支撑住香蕉,使其站立等等。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布光:

根据主体特征和拍摄目标确定布光方式,以榴莲为例,我的拍摄目标是淡化榴莲尖锐的表皮,让榴莲看起来可爱、柔和。所以选择使用侧后方较柔的光线,配合环境光打底进行拍摄,既表现出榴莲的轮廓和纹理,也让画面相对柔和、自然。

尼康Z 5光圈f/6.3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构图:

在极简静物的拍摄场景中,我会尽量较少地使用道具,通常不使用道具,让画面中只有主体或主体的局部,更纯粹、直接的表现主体。中心构图、偏离中心构图等方式都是常用且好用的构图方式。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后期:

处理此类照片,我通常会进行如下两步操作。首先,在Lightroom中对照片进行基础调节和校正,让食物的色彩、质感更贴近真实生活中最理想的状态,使用渐变滤镜纠正背景的色彩,让背景看起来更加均匀、统一。

尼康Z 5 光圈f/5.6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其次,在Photoshop中使用修复工具处理照片的瑕疵部分、穿帮部分,进一步检查和校正照片的细节和整体色彩。

上:尼康Z 5 光圈f/5.6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下:尼康Z 5 光圈f/6.3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尼康Z 5 光圈f/7.1 快门1/160s ISO100 焦距50mm

镜头:尼克尔 Z 微距 50mm f/2.8

在光的照耀下,万物如此可爱。不辜负阳光,不辜负食物,快拿起相机记录下你身边日常的美好吧!

THE END
0.三分法四个交叉点构图(井字构图)这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我们一般看一张图的时候,都是从左边这个交点开始,逐渐向右边这个交点移动,然后再由上向下两个交点方向来进行观看。所以构图画面我们就要充分的利用这个视觉习惯,使画面更加具有吸引力,我们一般首先考虑把主体安排在左上的那个点上,这个是重要的一个点,当然也可以放在右上方这个点上,然后jvzquC41yy}/onnrkct/ew45in?23t5
1.分享20个构图技巧,找到摄影构图关键点!16、从左到右的法则 这个理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就像我们平时从左到右读书,同样,在“读”一张图片的时候,也是从左到右的 17、画面元素的平衡 记得最初的“三分法”里,我们经常把重要的主题放置在网格线上 但有时候这样会导致画面失衡。为了克服这个弊端,你可以选择另外一个物体(第二重要)在画面的另一端 18、并列 并列是一种非常有力量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88671;>9;B>6a3744<:6886/uqyon
2.三角形构图的两个组成三个形态在简洁的海面背景下,三个点连续呈比较稳定的正三角形。一个简单稳固的三角形构图就形成了。 下图(图十九)跟上边相差不多的案例,只是这次是三个不同的元素,小船、太阳、游泳的人们。 三个元素也组成了一个正三角形的结构,画面简洁稳固。不错的表现了那时那刻海边风景。 jvzquC41yy}/onnrkct/ew45hwib;lv
3.摄影学习(5)4、 翻开的书+三分法构图,杯子位于九宫格的左下或右下角处。 5、 如4,加点生活气息,比如同一色系的衣服。衣服揉出褶皱,避免刻意的摆放。 6、桌角大法,+中心构图+一前一后,左右交错摆放 7、俯拍,加对角线构图,两个物体放在九宫格的对角交叉点。 jvzquC41yy}/lrfpuj{/exr1r1g4eA957779h>
4.“左右构图”你真的会用吗?“左右构图”是将版面分割为左右两部分,或通过设计元素的布局让画面整体呈现出左右的分布趋势,具有平衡、稳定、互相呼应的特点。 最典型的左右构图由“左图右字”或者“左字右图”两部分构成,图片及文字各占据一部分,形成左右两部分独立的空间,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jvzquC41yy}/onnrkct/ew456:j4qru
5.构图知识讲解这种构图方法为两斜角相衬取势。或左下角与右上角相衬,或右下角与左上角相衬。如左下角与右上角有景物,则左上角与右下角留白或过渡,斜角相衬,有主有从,灵活多变,中间空透为好。构图方法很多,在于画家巧妙安排与运用,以上十种构图仅是其例,不可死守,应灵活机动发挥与不断创新。👆近现代 黄宾虹【仿戴进jvzquC41yy}/onnrkct/ew47:8|b6yq
6.这8个构图大法,够你用3年!这个海报,标题与右下方图案形成对角构图~ 这个则是从左上到右下的对角~ 这个比较具有艺术感的海报,对角从左上到右下~我们可以看到,对角式构图的设计感,比居中式的强很多。这也是因为,他更具有变化! 04.四角式构图上面的对角,是元素压住两个角, 但今儿个,寡人把另外两角也没收啦! 压住四角式的构图形式,就是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85769Bd326>4:;85:0nuou
7.平面设计广告怎么排版构图技巧注意事项用户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看,视线会形成“F”的形状:先看顶部第一行(标题),然后左半部分往下扫(重点文字),最后看右下角(行动点)。比如课程宣传单,顶部写“XX课程限时优惠”,左边列课程亮点(用项目符号标出来,方便扫读),右边放学员评价,最后右下角放报名二维码,用户按F型看完,刚好了解课程+被打动+知道jvzquC41yy}/srszwg9777hqo1ptlƒ}1ItgqjrhaFgyjiw49539657mvon
8.掌握这20个构图技巧,让摄影技术瞬间提高这个理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就像我们平时从左到右读书,同样,在“读”一张图片的时候,也是从左到右的。 17、画面元素的平衡 记得最初的“三分法”里,我们经常把重要的主题放置在网格线上,但有时候这样会导致画面失衡。为了克服这个弊端,你可以选择另外一个物体(第二重要)在画面的另一端。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82486419=:5:55a361:<:763:/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