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宝:碳捕捉做法事倍功半不如去沙漠种树

朱棣文(右)曾向张国宝(左)表示,自己当部长后不便质疑碳捕捉了。

【亲历】我和美国前能源部长朱棣文 关于碳捕捉的一场调侃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这是一个幸运的时代,因为我们正在创造历史。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波澜壮阔、日新月异。每一个重大政策的出台,每一个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都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本刊特推出“亲历”栏目,邀请一些重大决策的参与者、重大事件的见证者,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重返当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刻和第一现场,深刻感受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每一次呼吸。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张国宝

美籍华人朱棣文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2009年,他被任命为美国能源部长后第一次访华,当时我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他。席间,谈到了碳捕捉问题。

我提到,现在世界都关注气候变暖问题,关注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于是碳捕捉这个课题被提了出来。科学家试图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封存于地下,以减少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事倍功半,效果甚微。

碳捕捉不如沙漠种树

据我所知,每年全球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315亿吨,不知道每年捕捉到并封存于地下的二氧化碳有多少?但我估计,不可能高于一亿吨,甚至可能连几千万吨都不到。且不说这些封存于地下的二氧化碳是否完全可靠,能否确保将来不会泄漏到大气中来,仅为了捕捉到这些二氧化碳,还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是否值得?即便能够捕捉到一亿吨的二氧化碳,和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量相比,就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据,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小。花这些代价,不如来绿化荒漠,多种树种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捕集二氧化碳,也许更经济适用,事半功倍。地球上还有很多荒芜的土地,只要人类花一定的代价,其中一部分是可以变为绿地的,中国就有这样实践的先例。

中国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开发油田,那里被称为死亡之海,没有任何植被。后来我们发现,在两米深的沙层下面,有苦咸水存在,通过滴灌的办法让一些耐盐碱、耐旱的植物,将根部伸到苦咸水的地下层下,就可以成活。国家投资了一亿元,石油公司投资了一亿元,共花了两亿多元,在500公里的沙漠公路两侧已经形成了几米宽、以红柳为主的绿化带,蔚为奇观。

我提出,花在碳捕捉上的钱莫如用在保护森林、恢复植被的绿化上来。

朱棣文坦承:他作为科学家也怀疑碳捕捉的有效性

我又接着问朱棣文,假定地球是个气球,里边全是空的,注满二氧化碳最多能注入多少?他说这怎么能算出来?我说,朱部长,地球体积有多大?他说不知道。我说地球体积是4/3πr3,这是中学数学课本上就有的。地球周长是4万公里,周长=2πr,就能算出地球的半径。我说,22.4升二氧化碳重44克。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这也是中学化学课本上就有的,一分子量气体的体积是22.4升,二氧化碳分子量是44,所以44克二氧化碳体积是22.4升。这样是可以算出假如地球是空的,最多能注入多少二氧化碳。我调侃他获得诺贝尔奖后把中学的知识给忘了。

我接着又向他请教,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自地球存在以来,从远古到今天,地球上的碳元素应该是没有变化的,只不过是以不同形态存在罢了。现在硬要把它以二氧化碳形态封存于地下是否妥当和有效?

朱棣文部长开始时还说碳捕捉研究是很必要的,后来他也承认,当他曾经是个科学家的时候,曾经对碳捕捉的有效性也表示怀疑,但是自从他当了部长以后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有不少单位和很多科学家是靠政府拨给的研究经费工作生活的,如果停止了碳捕捉研究经费的拨付,这些人将会非常有意见。他当了部长以后就不能这样做。

这是我曾经与朱棣文部长进行的一次有趣的对话和调侃。当时我还邀请他今后有机会来参观我们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绿化带。那是沙漠变绿洲的成功先例。

沙漠深处的公路绿化带

本世纪初,国家决定开展西气东输工作,我到塔里木油田考察,时任塔里木油田总经理廖永远同志和我同乘一辆吉普车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深处的塔中油田,驾驶员居然曾经是林彪的司机。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林彪的司机怎么会给我们开车呢?因为1971年这位司机只有19岁,是全军爱车模范,被调到林彪身边当司机,林彪出事后他也受到牵连,被审查。因为只是个小战士,没有什么大问题,被安排到南疆军区当司机,后来复员就来到了塔里木油田当司机。

那天,沙漠中罕见地飘起了一点小雨。沿途沙漠公路两侧,为了保护公路不被沙丘移动掩埋,打满了芦苇方格。但我惊奇地发现有些干枯的芦苇却长出了绿色的嫩芽。廖永远告诉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虽然是死亡之海,但历史上它曾经是海洋,沙丘下面一到两米深处有苦咸水存在。而芦苇是耐盐碱植物,如果它的根部能够接触到苦咸水就能够成活。

到了塔中油田,在那里工作的是一批年轻人。在工作区周边,他们种了一些红柳,用滴灌的办法让红柳存活。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任中石油总经理的马富才同志对种植红柳绿化沙漠也非常感兴趣。他对我说,国家能不能资助一些钱,中石油也出一些钱在沙漠公路的两侧用滴灌的办法种植红柳。于是我打报告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和负责投资的副主任姜伟新,希望国家拨付一亿元资金,由中石油出一亿元资金,在沙漠公路的两侧种植红柳。

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了曾培炎主任的大力支持,很快得以实施。种植办法为:每隔10公里布置一个泵站,抽沙漠下苦咸水滴灌,雇一对来自西北贫困地区的夫妇值守。

若干年后,我陪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同志到绿化之后的沙漠公路参观过。那时,塔里木油田总经理已是孙龙德,他们把我当年给培炎同志提交的报告影印件也挂在了介绍板上。

THE END
0.苦咸水淡化,沙漠有望种上经济林苦咸水淡化,沙漠有望种上经济林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吃太饱撑的,硬要被别人揍一顿! 作家刘小海2.5万次播放 结婚一年多 媳妇没下过厨,回娘家备菜时被丈夫发现 刀工了得! 不得鸟1.6万次播放 大批轰6K贴近台湾岛 赖清德当局“内心恐惧 措手不及” 南宁晚报19.2万次播放 海南儋州某美业开会,这是有多少位总裁啊?劳斯jvzquC41xkjfq7xkpc4dp8kkpctdg872473186661fkucrq/kpk{{ƒmx44;15?70f0nuou
1.共襄科技与发展盛会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喻院士您好!您今天带来的项目,对阿克苏地区发展有怎样的实际指导意义? 喻景权:新疆地大物博,非耕地比较多,如何利用好非耕地是亟须考虑的问题。要用好这些土地,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南疆降水量不足,地下水资源非常珍贵,有些地方地下水盐碱化严重,就是常说的“苦咸水”。农用水高效淡化MiST多离子靶向筛除技术可jvzquC41yy}/ctxzy0ipo8x{1tjyy8fmu1814<591v814<5944e26A:;6;6/j}rn
2.战场生存手册我国沙漠地区找到的通常是含矿物质较多的盐碱水。西北沙漠地区的居民,用一种当地的干地椒草与盐碱水同煮。经过这样处理的水,虽不能脱去苦碱味,但可以防止饮用后发生腹泻、腹痛、腹胀。 在有湿沙或苦咸水的地方,为获取可饮用的淡水,可挖一个直径1.5m、深1m的沙坑,上面覆一层透 明洁净的塑料薄膜,四周用石块或沙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25873h75:4?:4:<0jvsm
3.中国“最后的沙漠部落”:百年隐居人搬进现代村三个月前,她家还居住在离这里110公里的沙漠里,住的是用红柳枝或芦苇简单扎起、涂有薄泥墙面的“笆子房”,喝的是含氟量较高的苦咸水,点的是煤油灯,日子过得很艰苦。现在,她老公在养羊合作社上班,家里的150只羊也托养在合作社里。她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小商店,夫妻俩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人民币,下同)。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ip18149423/861B58;4=60|mvon
4.苦咸水淡化的三种技术方法一般来说,蒸馏法处理苦咸水的成本高于膜法,但它在处理高浓度苦咸水方面有一定优势。例如:采用多级闪蒸方法处理塔里木沙漠油气田的地下苦咸水,该原水浓度为12 ×104 ppm,处理装置为八级卧室结构,所有设备均置于一个活动房中,处理后的淡水浓度保持为20 ppm。累计产淡水600 t后,设备拆卸检查发现,加热器和冷凝器管束jvzquC41yy}/fx|cvgx/exr1lkyiw8722;32365;13;:3B3jvor
5.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中国人用40多年的时间,给33.76万平方公里(1)治沙过程中用到了红柳.红柳天然防沙耐旱,只消用地底苦咸水滴灌,任由漠风吹,不怕烈日晒,一日日长得茁壮繁茂。“一日日长得茁壮繁茂”体现了红柳作为生物的哪一个特征?___(2)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称为___。(3)“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jvzquC41o|{kwjs0zm}/exr148w38>>45;>/j}rn
6.【格致论道讲坛】给撒哈拉沙漠镶一条绿边?在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的那作为我们团队来讲,是怎么走进非洲呢?事实上,沙漠研究、荒漠化防治等工作,一直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的一个重点,几十年来已经有几代人跟沙漠打交道了。 比方讲我们形成的绿洲外围沙漠治理和植被修复的模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沙地用苦咸水灌溉造林的技术,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地无灌溉造林、jvzq<84yyy4ylk3ecu4dp8ldzyju1pgeoup04977245u49772482a@:537630qyon
7.科技改变世界——国内外专家齐聚郑赛地球空间生态修护国际论坛王福州强调:经过多年的试验之后,我们对沙漠及盐碱地的改良充满信心。依托郑赛技术,许多四荒地有望转变为良田。除了沙漠,郑赛技术经过优化之后,同样适用于岩漠化地区和石漠化地区,为更广泛的土地改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外,观摩会期间还与郑赛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苦咸水+重度盐碱地协同治理创新示范科研基地jvzquC41yy}/ujnpwqmsq~u0ep5bt}nengy0msldul4ivvq
8.亿利王文彪:从逃离沙漠到走进沙漠王文彪:目前,我们在国内已建、在建生态项目数十个,包括内蒙古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河北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河北张家口山体修复及冬奥光伏迎宾廊道、天津亿利国际生态岛、青藏高寒地区生态修复及西藏那曲科技植树、新疆塔克拉玛干苦咸水治理等。 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亿利具备了生态环境建设多业务领域综合化的工程建设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fxnsv1huvpmnpi960496;/2?.494fqe3jklj|wg{82::5:2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