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河、海岸等地区,由泥沙淤积成的小片陆地就是沙洲。有可能常年出露,也有部分在高水位时会被淹。
大部分沙洲是由水流携带泥沙,在地势低平或遇到障碍物时沉积而成,属于沉积地貌。
根据沙洲分布位置和特点的不同,沙洲可以分为江心洲、河口沙洲、沿海沙洲、珊瑚礁沙洲等类型,下面我们依次去看。
江心洲
江心洲是处于江河中的沙洲,它常位于河床宽阔处,不与河岸相连。除了洪水期可能被淹外,一般都可出露水面。
挽洲岛 图源谭清云 | 江心洲剖面图 作者自制
江心洲的底部为沙质,表层覆盖黏土,表面大多生长植物,存在时期较长,状态相对稳定。如果面积较大,还有可能被开垦成农田、居民区或旅游景点。
湘江橘子洲 图源网络 | 江心洲示意图 作者自制
江心洲是如何形成的?
由于河流不同部位的流速不同,流水对河床交替进行侵蚀和堆积作用,在河床泥沙堆积的地方形成浅滩,流水侵蚀的地方形成深槽。
浅滩剖面图 | 作者自制
如果浅滩的泥沙沉积不断增强,滩体不断扩大淤高,在枯水期时就会露出水面,形成心滩。
心滩/心滩上的沙波 | 图源网络
心滩表面,常形成许多沙波,使水流的阻力增大,流速减小,泥沙会继续在心滩上沉积,当高于常年平均水位时,便形成了江心洲。
江心洲发育过程 | 作者自制
其实2021年湖南卷的综合题就考察了和江心洲相关的内容,难度还不小。👇
河口沙洲
河口沙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是在河流和海洋潮流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沙洲。
河口不断发育,在向海推进过程中,河床底沙推移、堆积而成。例如长江入海口处的长兴岛、横沙岛、九段沙等。
沿海沙洲
珊瑚礁沙洲
珊瑚礁沙洲,看名字就知道这种沙洲的形成和珊瑚礁有关。珊瑚礁是由珊瑚及其他附礁生物的遗骸经堆积作用形成。
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部分珊瑚礁变成了碎屑物,其中一部分被海浪冲走,剩余的部分在礁坪(造礁生物骨骼组成,低潮出露的平地)上堆积,并在风的助力下,最终沉积成珊瑚礁沙洲。
珊瑚礁沙洲如果继续发展,有可能演变为珊瑚礁岛。
珊瑚礁/珊瑚礁沙洲/珊瑚礁岛 | 图源网络
珊瑚礁沙洲的海拔极低,洲上基本无植被生长,因此易受季风、台风和海浪的破坏。具有流动性强、位置不稳定、形态容易变化的特点。不过如果有海滩岩石的保护,珊瑚礁沙洲的形态会相对稳定些。
【海滩岩】由珊瑚砂和砾岩胶结而成,能够固定沙堤,减少台风和巨浪对沙洲的侵蚀和破坏,对沙洲有较大的保护作用。
来看看我国西沙群岛的珊瑚礁沙洲的情况。
图源李晓敏等
受海滩岩的保护的北沙洲(a)和中沙洲(b)相对稳定;
西新沙洲(c)没有海滩岩发育,直接受到风浪的影响,再加上其南侧水动力较强,所以位置明显北移。
做完题再走~
珊瑚礁沙洲是珊瑚岛的前一地貌类型,我国南海西沙群岛北沙洲属珊瑚礁沙洲。该沙洲形态多变,岸滩沉积物类型主要是海滩岩和砂,岸滩沉积物类型和岛上有无植被覆盖对沙洲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左图示意北沙洲形态变化,右图示意岸滩沉积物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
(2)河流流速与所携带泥沙颗粒大小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水流携沙能力强,河中沉积物的颗粒大;流速慢的河段,水流携沙能力弱,河中沉积物的颗粒小。
A采样点沉积物颗粒细。因为A采样点处河道宽,流速缓,同时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所以沉积物颗粒细。
B采样点沉积物颗粒粗。因为B采样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加快,泥沙沉积颗粒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