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间裂是各个肺叶间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评价肺部疾病分布的基础。通常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分为上、中、下3 叶,而肺裂的变异是经常存在的,表现为水平裂缺如或不全和以斜裂为分界的上下肺叶之间或多或少的融合,识别这些变异对肺的影像诊断是有帮助的。
肺叶间裂有无变异的标准为:
(1)肺叶间裂不全:叶间裂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均不连续;不全的肺叶间裂经常在近肺门处中断或不能延续至壁层胸膜。
(2)肺叶间裂缺如:叶间裂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均不存在;
(3)肺附属裂:斜裂和水平裂外,又出现长短不一,宽度不超过1mm 的直线或斜线。
通常,叶间裂在胸部平片上难以辨认,这是由于叶间裂仅由两层脏胸膜组成,难以形成明确的影像分界。斜裂和水平裂也不能在传统CT上明确显示,即使高分辨率CT(HRCT)也只能依据少部分位于切线位显示的部分肺叶间裂或依靠邻近肺组织血管纹理减少或消失来推断。
是最常见的变异。在解剖上,肺裂多到达不了胸膜或肺门处,所以,不完全肺裂是比较多见的,其中水平裂的不完全是由于肺叶之间的胸膜反折处未达到肺门的缘故,而斜裂的不完全是由于相邻的肺叶之间融合所形成。
较少见,且经常伴有气管和血管的变异。肺叶间裂缺如并不意味着肺叶的缺如,只表示肺叶的融合。
如右水平裂的缺如并不表示着中叶的缺如,而意味着中叶和上叶融合,即右肺和正常左肺一样,只有上叶和下叶;这样的右肺称为“两叶肺”。左斜裂的缺如则表示左肺的上叶和下叶融合。
经常在肺标本中发现,但常常在普通X光片和CT图像上被忽视。经常出现在支气管肺段的分界处。奇裂是大家公认的附属裂。
↑ 右水平裂不全:矢状面重组见右水平裂后部显影,前中部缺失;冠状面重组该右水平裂未延伸至肺门。
↑ 矢状面重组均见右斜裂下部显影;冠状面重组锁骨中线内见该右斜裂未完全到达纵隔胸膜,为右斜裂不完全。
↑ 左侧肺矢状面重组见左斜裂于肺门下方缺失;冠状面重组腋中线前方未见左斜裂显影,为左斜裂不完全。
↑ 右侧肺矢状面重组从左至右,冠状面从前至后仅见斜裂显示,未见水平裂阴影,为右水平裂缺如。
↑ 右肺无叶间裂,矢状面重组的多幅图像中除右水平裂缺如外,该肺右斜裂亦未见。
↑ 左肺无叶间裂,冠、矢状面重组左肺均未见斜裂阴影。
↑ 矢状面重组可见位于右下叶的附属裂,该附属裂与斜裂的下部相交,并略向后下延伸。
↑ 矢、冠状面重组右上叶尖段见右上肺奇叶/奇裂。
↑ 右上肺奇叶/奇裂(X线、CT轴位)
这可能预示着肺叶间裂不完全是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现象。
肺叶间裂的完全和不完全在生理上可能没有重大意义,但肺叶间裂的不全、缺如以及附属裂的出现,对于胸外科医生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是有极大帮助的,因为肺部疾病和肺裂的关系影响着决定是执行肺叶切除术还是肺段切除术甚至是全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