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这个痰标本要留什么时候的痰呀?”“护士,留取痰标本有什么特殊要求吗?”“护士,为什么他只要留一天痰标本,我要留三天的呢?”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病陪人咨询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正确有效的留取痰液标本是临床诊断检查的重要前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正确采集和留取高质量的痰标本。
痰液是如何产生的?
痰液是肺泡、支气管和气管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支气管黏膜腺体和杯状细胞可以分泌少量黏液,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
痰液的气味、性状、量
正常人偶有少量的白色或灰白色黏痰。在肺炎、肿瘤、肺结核等病理情况下,痰液量、形状和成分都会有所改变。黄色或黄绿色的脓性痰表示支气管或肺的化脓性炎症;痰液呈铁锈色怀疑感染肺炎链球菌;痰液呈红棕色胶冻状怀疑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患者痰液通常为红色或红棕色;阿米巴肺脓肿患者痰液通常为巧克力色或红褐色;如果痰液表现为粉红色泡沫状,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左心衰;感染厌氧菌的患者痰液通常存在恶臭;如果痰液表现为灰褐色则考虑与空气污染或尘肺病等有关。通常痰量24h内>100ml,为大量咳痰。
采集与留取合格痰标本的重要性
痰液检查对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卫生计生委2012年与2015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指出,各级医院应重视对痰等标本的微生物和病原学检测,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痰标本的分类
常规痰标本:检查痰液中的细菌、虫卵或癌细胞。
痰培养标本: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24小时痰标本:检查24小时的痰量,并观察痰液的性状,协助诊断。
高质量痰标本的采集与留取
准确的采样是气管下采集法,但该法对患者具有一定痛苦,不易被接受,故临床上痰标本的留取仍以自然咳嗽为主。患者在痰标本留取日晨起用清水漱口或用牙刷清洁口腔后,取站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腹式深呼吸5~6次,深吸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用手按压腹部并同时用力咳嗽,尽力将气管深部的痰咳出至痰标本盒内。先用肉眼对痰标本进行初筛,内容包括痰量是否大于1ml,痰标本内是否混有唾液、食物残渣等,或痰标本是否呈水样,如初筛不合格,需再次清洁口腔后重新留取,直至初筛合格后加盖密封及时送检。
针对咳嗽无力、痰液粘稠的患者,可以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操作以促进排痰,咳出咽部深处的痰液。拍背时五指并拢,放松手、腕部肌肉,手指微向掌心弯曲,由肺底到肺尖,由肺外侧到肺内侧轻轻扣拍3~5分钟,待黏附于肺泡壁、支气管、气管的痰液松动后,再咳痰至痰标本盒内,肉眼初筛合格后加盖密封及时送检。上述方法无效时,可以先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再指导咳嗽咳痰。必要时可采用吸痰法:根据患者情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将患者深部痰液吸出,注意吸痰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佩戴义齿者,在采集标本前需取出义齿。
2.痰液标本的采集最好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有助于细菌阳性检出率的提高。
3.通常选择清晨时痰液标本,清晨时痰液相对多,且其中含有较多菌量。
4.细菌性肺炎患者,痰标本应每日采集送检1次,连续2~3天,最好不要24小时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性状发生明显变化。
5.采集24小时痰标本:在痰瓶中收集前1天清晨7:00到后1天清晨7:00的痰液,其中不能混入唾液、食物残渣、漱口水等。
6.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痰标本应采集连续3天,痰液量至少留取5ml,采集痰标本时应注意不可混入唾液、食物残渣、漱口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