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小城周末,我带娃“下馆子”(一)青海在线网

小城,就是我现在工作生活的德令哈市。

德令哈是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一个县级城市,海西州州府所在地。

这座戈壁小城,离省城约500公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没有剧院,没有大型游乐场,没有动物园,没有展会……

不过,小城自有其他好去处,比如一些场馆。周末我都会带娃“下馆子”。

图书馆

小城有一座友省援建的图书馆,坐落在巴音河边,外观漂亮,里面更是应有尽有,功能强大。

海西州图书馆内设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修室,大大满足了市民的读书学习需求。

不忙的周末,我会给自己留出两个小时在图书馆看书写字的心流时刻。

周末上午10时开馆,我带着儿子准时达到图书馆。

一楼有电子阅览室,还有借阅室,有很多图书可供自主选择借阅。几年前我奉行“书非借不可读也”的理念从图书馆借书看比较多。

随着读书量增多,想看的好书和买的书越来越多,现在已无暇借书看了。

于是每次到图书馆,我和儿子直接上二楼。

二楼左侧是少儿图书室,供小朋友借书看书的专门场所,内设各种读书卡座可供亲子阅读、自主阅读,还能办卡借阅,让广大少年儿童实现阅读自由。

二楼右侧是报刊阅览室,有很多报纸、杂志可供翻阅。宽敞的阅览室设半封闭式桌椅,是学生写作业或者要考试的年轻人复习刷题的绝佳场所。

我俩就在这里寻一方角落坐定。

儿子一般不带作业或者只带少量的作业,很快完成后丢一句“我去看书啦”,就跑到少儿图书室去了。

这个时候,我们娘俩互不打扰,各看各的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现在解放出人力,不乐意被安静氛围“捆绑”的先生可以选择不去。只要我不加班,娘俩每周六上午风雨无阻去图书馆已成习惯。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到中午饭点必须离馆时,老母亲“威逼利诱”才能把沉迷书世界的儿子拖出来。

小朋友刚上一年级,目前的识字量还不足以支撑他独自读懂故事,但几年来的绘本亲子共读经验让他能从图片迅速了解故事梗概,观察力敏锐。

他在图书馆能看到很多家里没有的书,可以吸收各种有趣的知识。

我呢,也在这两小时内沉浸式看书或者写写东西,不看手机,不被其他任何事物干扰,比在家里效率高得多。

除了海西州图书馆,在诗歌公园还有一个环境温馨的音乐书吧,也是看书学习的好去处。

书吧面积挺大,共有两层,一层是各类图书,有读书区。

二楼有童书区、本地报刊区等,同样也有舒适的阅读区。

带儿子去过一次就喜欢上了。那次因为需要临时加班,我俩只待了几分钟就匆匆离开,但好印象已然留下,以后也会成为娘俩经常光顾之所。

海子诗歌陈列馆

德令哈被誉为“现代诗城•浪漫之都”。因为诗人海子,因为地处戈壁、远离喧嚣的静谧,德令哈越来越有诗书气质。

海子诗歌陈列馆就位于巴音河西岸。

不知道在其他省市某一处地方,是否还有为海子修建的诗歌陈列馆、纪念馆。我想,德令哈海子诗歌陈列馆应该最具温情的。

上上个周末,先生给儿子说:“我俩跟着你妈妈去海子诗歌馆采风吧。”

“踩风?是用脚踩住风吗?怎么踩住?”孩子听到这个名词新奇又激动。

先生耐着性子解释,我笑弯了腰。

陈列馆前设了公交站,方便游客直接到达参观。到站便可看到陈列馆时尚又诗意的打卡点——幸福站。

这样的站,是人人想到达的吧。

近年,陈列馆做了很大整修,除了石林,其他地方变化都较大。我们绕到前门,首先看的是一个小型公园,园里面矗立着很多体积颇大、外形各异的石头,走近看,所有石头上都刻有海子的诗文——一石一诗,是石林,也是诗林,用石刻铭记和传承。

欣赏完诗文,往前走一小段路,便到诗歌陈列馆正门。不多的台阶,拾阶而上,两侧都建有凉亭,正中再上几层台阶便跨入陈列馆,跨入海子的世界。

一进门就能看到正厅垂挂着展示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照片的锥型展架。一层一层展示,一圈一圈年轮,一代一代传承。展架很个性,来访者一进门便会抬头仔细瞻仰,辨认展架上的名人。

陈列馆左厅是海子诗歌展览。右手一整面墙都用方格切分成小单元,每个单元格中都是海子的一首诗作,灯光映照下,整面墙艺术效果浓厚。来访者驻足,一首首欣赏诗作。

对面墙,上半部分是海子的生平简介,下半部分用木格镶嵌方式,展示海子珍贵的诗作手稿,也是一格一诗,用玻璃框加以保护。

先生给儿子读了几首海子的诗,小朋友大感兴趣。

另外两面墙上展示海子的抽象画作。

再往前走有休息区,游人坐到凳子上休息时,可以观看大屏幕的本地宣传视频。

儿子对展厅角落的留言墙很感兴趣。15本留言簿是钉到墙上的,似扇子般打开,方便观者翻阅和留言。

儿子也想写留言,好不容易找出一张空白纸,声称留言要保密,不让我们知道内容。

参观完左厅,我们折返到右厅继续欣赏。右厅主要陈列国内近现代诗人的诗集和诗人介绍。

认真参观,细细品鉴,就是和诗人的一次对话。

参观完陈列馆,小朋友若有所思,给我俩说他也要写诗。

回家立马拿出纸笔,用拼音写下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苔藓》(如果这也能算作诗的话)——

小苔藓。

真可爱!

博物馆

海西州博物馆,又名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96年,担任地区文物的保护、管理、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等工作。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一批海西州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

今年8月,博物馆从巴音河边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搬迁至新区新址。

搬迁后,我还没去过。上周六下午,天气晴朗,我带着婆婆和儿子开车十几分钟到达新馆。

新馆外观很气派,整体要比旧馆大很多。新馆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是集展览、陈列、研究、文物修复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展馆。

馆内设计、布局都让人赞叹。主题鲜明、分区科学、指示清晰、观瞻明快、内容全面、展陈丰富,并设有先进的语音导览设备和多媒体导游机,让观赏者能更好地了解场馆。

整个馆设有自然厅、历史厅、成就厅和文化厅,还有智慧体验馆、咖啡厅和文创商店(暂未开放)等。

自然厅用电子动画、模型模拟、雕塑绘画、动物标本、实物展览等形式展示了海西山脉、草原、湖泊等多样地貌,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青藏高原珍稀动物。

雅丹地貌、雪山草地、野生动物展示尤其逼真,观瞻体验佳。不识字的婆婆一个劲地夸“做得好,做得好”,儿子则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我。

历史厅包括《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吐谷浑王国》《吐蕃王国》《元明清历史》等单元,分别设有古墓葬、古丝绸和岩画三个专区。

柴达木盆地,以其高海拔、稀薄的氧气、寒冷干燥的气候以及较低的生产力,曾经让人们认为这里是早期人类难以触及的秘境。事实是,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的足迹。

展厅模拟了早期人类生活场景,人类进步文明史。

热水墓葬、鎏金凤鸟、棺板画、千年干尸、朱雀玄武、血渭一号墓、九层妖塔、诺木洪文化……这些吸引人的关键词,在历史展厅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展品和介绍。

一件件展品,述说着精彩的历史。

成就厅。今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州70年,二楼成就厅展出了海西过去7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展厅设置数说海西、生态海西、活力海西、幸福海西、和谐海西、正气海西等篇章,以“感恩奋进铸就七十载恢弘巨变,踔厉奋发续写新时代壮丽篇章”为主题,用文字、图片、图表、实物、视频型等形式展现了海西州70年来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生态保护成果,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人民增收等成就。

通过参观,可以深切感受海西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文化厅。巍巍昆仑,万山之祖。海西是昆仑文化的发源地。被称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横亘(gen)海西,盘古开天辟(pi)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周穆王西巡、西王母瑶池等神话和传说大多可以在海西找到地理的印记,听到历史的回音。

厅内还陈列有昆仑玉展品,介绍了昆仑玉的特点、开采加工过程等,并展示了用昆仑玉制成的2008年奥运奖牌等实物,体现其珍贵价值。

以昆仑神话为主题的三维立体动画放映厅,则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呈现昆仑神话中的精彩场景和故事,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和对昆仑文化的理解。

场馆面积大,展陈丰富,我们参观了近两个小时,还未能“面面俱到”,老人已经逛累了。留下一点遗憾,下回再来细细品味。

德令哈的馆可不止这些呢,下个周末、下下个周末、下下下个周末……继续“下馆子”。

天脑蛋,青海门源人,海西州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主播:珍珠,喜爱播音,向阳生长。

THE END
0.散文春行戈壁雅丹地貌格外显眼,红褐色的山丘连绵起伏。风把山丘雕琢得千姿百态,如狮子、大象、骷髅,穷尽想象都无法说完。山谷的风最易产生狭管效应,刮起来带着幽幽哨音,犹如戍边将士陶埙里吹出的思乡曲,悲壮而苍凉。 山泉藏在山谷深处,是骆驼、岩羊等戈壁生灵赖以生存的水源,也是山的灵魂伴侣。细细的泉流绕着石块、草墩蛇行,jvzq<84yyy4kkwhjcpmog€x0ep5jpmjz1pkxu8igvcom0qyonAoe?@:454
1.梁衡《壶口瀑布》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壶口瀑布位列其中。jvzquC41yy}/onnrkct/ew46|esrn||
2.自助行之敦煌莫高窟散文第二天,我们跟团,参观魔鬼城雅丹地貌,复原敦煌古城、阳关和玉门关等。带团的是个六十左右的男导,我们先观看了复原的敦煌古城,说是日本人出钱建的,里面破败古旧,当得起古城二字。但实在不像个城。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里面家家户户门楣上的对联,我把它们都拍回来了。然后,我们又看了阳关和玉门关,都只是一个废jvzquC41yy}/{~|gpoo/exr1{wrv1|fpygt03;646::/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