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Prompt(提示词)就是:你输入给AI(如ChatGPT、Deepseek等)的指令、问题、信息或请求。
打个比方:
在AI交互中:
从本质上看,Prompt = 输入信息 + 背景条件 + 目标要求
好的Prompt通常包含:
你可以把 Prompt 当作点外卖时的订单:如果只说“我要饭”,AI 可能随便给你米饭。如果说“我要一份黑椒牛柳炒饭,少盐,多青椒,不要洋葱,外卖盒分两份装”,AI 才能准确满足你的需求。
Prompt的作用:
Prompt在哪里使用?
例:请用500字介绍人工智能的历史。
例:你是一个资深心理咨询师,请给一个失恋的朋友写一封安慰信。
例:Q: 2+2=? A: 4 Q: 3+3=? A: 6 Q: 5+7=? A:
例:如果今天是周一,100天后是星期几?请逐步推理。
例:写一篇300字新闻稿,主题是新能源车,限制:不使用成语,结尾必须引用数据。
例:你是一个面试官,我是应聘者,请依次问我Java后端面试题。
例:请先给出“气候变化”的5个影响大纲,再为每个影响写200字说明。
例:请输出以下信息为JSON:姓名、年龄、职业。
例:画一只猫,不要有背景,不要戴帽子。
例:1. 生成旅游攻略大纲2. 根据大纲生成详细行程
三段式提示词模板:我是谁 + 我要干什么 + 我有什么要求
第一段:我是谁(角色锚定)
作用:激活AI的专业能力库,切换知识领域
强化技巧:
正确范例:「我是某国际快消品牌的数字营销总监(角色),负责亚洲区社交媒体推广」
第二段:我要干什么(任务原子化)
作用:用动词切割复杂动作为AI可执行单元
动词表参考:
关键细节:
正确范例:「需要创建一份小红书爆款笔记文案(任务),用于推广新上市的玻尿酸饮品」
第三段:我有什么要求(约束工程)
三维度刚性约束:
高阶技巧:
正确范例:「要求:文案需带「熬夜救星」核心关键词;符合Z世代网络用语习惯;严格回避「第一」「最」等绝对化表述;文末添加3个互动提问」
全场景模板强化版(含容错机制)
避开三大致命陷阱
终极心法:用写产品需求文档(PRD)的思维设计Prompt —— 角色是PM,任务是User Story,要求是Acceptance Criteria(验收标准)。
APE 是一种结构化提示词设计方法,通过拆解任务需求为三个维度(Action 行动、Purpose 目的、Expectation 期望),显著提升 AI 理解的精准度与输出质量。
Action(行动)
作用:定义 AI 需执行的具体任务动作,避免模糊指令导致偏离预期。
设计技巧:
Purpose(目的)
作用:解释行动背后的意图与价值,引导 AI 理解任务本质,输出更具策略性的结果。
设计技巧:
Expectation(期望)
作用:定义输出结果的质量、形式与边界,控制 AI 输出符合可用性标准。
三维度刚性约束:
BROKE 提示词框架是一种结构化的 AI 交互方法论,由 Background(背景)、Role(角色)、Objectives(目标)、Key Result(关键结果)、Evolve(改进) 五个核心要素构成,旨在通过精准的指令设计提升 AI 输出的质量和效率。
Background(背景)
作用:为 AI 提供任务上下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设计技巧:
案例:普通指令:“优化网站”,BROKE 优化:“我们是一家 SaaS 企业,目标用户为中小电商运营者,需优化官网注册流程,当前转化率仅 2.1%”
Role(角色)
作用:赋予 AI 专业身份,约束输出视角和语言风格。
设计技巧:
Objectives(目标)
作用:定义任务方向,需符合 SMART 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
设计技巧:
案例:无效目标:“提高沟通效率”,BROKE 优化:“制定团队沟通优化方案,3 个月内内部满意度达 90%”
Key Result(关键结果)
作用:量化输出标准,作为质量验收依据。
设计技巧:三维度刚性约束:
案例:医疗诊断任务要求:“列出 3 种诊断可能性,附《哈里森内科学》证据支撑,置信度量化,输出为表格”
Evolve(改进)
作用:建立迭代机制,解决 AI 输出偏差。
三类优化路径:
CRISPE 是一种结构化提示词设计方法论,旨在通过明确的任务拆解降低 AI 理解的模糊性。经典六要素版(主流):能力(Capacity)、角色(Role)、见解(Insight)、声明(Statement)、个性(Personality)、实验(Experiment)
能力(Capacity)
作用:明确 AI 的能力边界,避免超范围请求。
设计技巧:
案例:错误:“生成 2026 年科技趋势报告”;修正:“总结 2020-2024 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五大技术突破”
角色(Role)
作用:赋予 AI 专业身份,约束输出视角。
设计技巧:
见解(Insight)
作用:用强动词定义原子化任务。
动词表参考:
个性(Personality)
作用:控制输出风格与语气。
三维度设计:
实验(Experiment)
作用:生成多方案供比较选择。
适用场景:
ICIO 提示词框架是由 Elavis Saravia 提出的一种结构化提示设计方法,旨在通过明确任务要素提升大语言模型(LLM)的输出质量与可控性。其核心包含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作用与设计技巧如下:
Instruction(指令)
作用:明确要求 AI 执行的具体任务动作。
设计技巧:
Context(背景)
作用:提供任务背景信息,约束输出范围。
设计技巧:
应用示例:缺失背景:“写减肥计划”,完整背景:“用户为28岁久坐女性,基础代谢1300kcal,需兼顾饮食偏好(讨厌苦味)和心理焦虑”
Input Data(输入数据)
作用:定义需处理的数据或信息源。
设计技巧:
应用示例:模糊输入:“分析销售数据”;明确输入:“分析附件2024Q1销售数据.csv,聚焦‘产品类别’和‘地区’列,识别Top3销售额地区”
Output Indicator(输出指示器)
作用:指定输出的格式、类型及质量标准。
设计技巧:
TAG框架
核心结构:Task(任务) + Action(行动) + Goal(目标)
特点:简洁高效,适合日常快速任务
示例:
SPAR框架
核心结构:Scenario(场景) + Problem(问题) + Action(行动) + Result(结果)
特点:逻辑闭环性强,适合问题诊断与故障排除
示例:
SCOPE框架
核心结构:Scenario(场景) + Complications(复杂因素) + Objective(目标) + Plan(计划) + Evaluation(评估)
特点:强调整体规划与风险预判,适合项目管理
示例:
CO-STAR框架
核心结构:Context(背景) + Objective(目标) + Style(风格) + Audience(受众) + Response(响应)
特点:专注品牌一致性控制,适合营销文案
示例:
FABLES框架
CARE框架
核心结构:Context(背景) + Action(行动) + Result(结果) + Empathy(共情)
特点:强化情感共鸣,适合心理咨询/客户服务
示例:
TRACE框架
核心结构:Task(任务) + Request(要求) + Action(操作) + Check(校验) + Example(示例)
特点:内置防错机制,适合技术文档与操作指南
示例:
ROSES框架
核心结构:Role(角色) + Objective(目标) + Scenario(场景) + Expected Solution(预期方案) + Steps(步骤)
特点:分阶段任务拆解,适合复杂问题解决
示例:
DynaPrompt框架
核心结构:Dynamic Context(动态上下文) + Adaptive Role(自适应角色) + Multi-Phase(多阶段校验)
特点:实时感知对话状态,适合AI客服/游戏NPC
示例:
LangGPT框架
核心结构:Role(角色) + Profile(背景) + Rules(规则) + Workflow(工作流)
特点:构建可复用的AI智能体,适合虚拟助手开发
示例:
根本目标:解决两大核心矛盾
底层共性设计逻辑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