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论坛》是河北交通报用心用情用力在3版开辟的新栏目,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选取交通运输行业中全局性、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解疑释惑,情真意切,涌动着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
5月12日,河北交通报3版发表了《全员创新创效 引领职工岗位建功》,作者系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工会副主席安岩涛。
核心阅读
2020年省总工会明确交投集团为河北省职工技术创新协会会长单位,班组自主管理模式获全省工会创新成果一等奖,《工人日报》予以专题报道。
交投集团目前拥有所属企业35个,管理运营高速2874公里,在建高速338公里,共有职工1.6万人。近年来,集团工会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工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连续3年狠抓全员创新创效,为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京德高速
为什么抓全员创新
集团成立7年,最初从行政事业单位脱胎,陆续收购10条市管高速,先后承担太行山高速、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等省内重点建设项目,从高速转型升级到布局多元产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智能技术变革、产业重新洗牌、PPP建设模式、多元业务拓展等各种新挑战、新难题,内部组织成分多元,人员结构复杂。7年成长的过程既是一个体量不断壮大的过程,也是在市场浪潮中磨砺,不断动态调整、自我进化,努力进行管理破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
荣乌高速新线
在企言企,效益是企业的生命,也是职工利益的源泉。7年的摸爬滚打告诉我们,企业经营从来不是坐等天上掉陷饼,再有本事、赚不来钱,也是花架子,特别处在智能技术变革的风口,不创新就是等死。创新创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牛鼻子,更关乎每名职工的职业生命。为此,我们将全员创新作为重要抓手,更新员工思想观念,培养打造狼性团队。
京德高速
全员创新创效,就是树立效益为王的意识,推动高速主业由守成管理向主动营销、盘活资源、挖潜增效转变,促进基建项目向创新要品质、向竞赛抢进度、向管理降成本,推动多元业务创新对外合作,聚合发展资源,实现投资项目落地。
创新创效怎么抓
产业工人队伍是创新驱动的主体,工会是凝聚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集团建立了工会发动、公司主动、劳模带动、创新推动、工作互动的机制,形成了群创工作体系。
荣乌高速新线
狠抓思想观念转变。首要任务是让职工思想破冰,转变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深植企业思维、效益理念。3年来,集团每年组织创新创效成果评选和展示,每年组织创新创效推进会,每年总结创新创效成果名录并进行推广,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职工创新创造热情日益高涨;对外与高速交警、地方政府开展协作,创新“路警一体化”管理;2020年,瞄准取消省界收费站带来的新资源,工会发起“聚合力促发展”职工提案征集,想方设法引领职工围绕盘活闲置资源、拓展路域产业想办法、出思路,不断强化不创新就没有转岗位置的危机感,勇敢迈出高速市场营销的新路子。高速职工队伍已告别“躺在通行费收入上睡大觉”的依赖,由原来的坐等收费变为了走出高速、主动经营、聚合资源、引车上路。
京德高速
搭建全员创新平台。一是与劳动竞赛、岗位练兵结合。先后开展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知识竞赛等活动60余次,直接参与职工4000余人,结成师徒对子40余对,产生岗位能手、技能尖兵170余人,为适应智能时代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成效突出,“十三五”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会和总结表彰会均由集团承办。
京德高速
二是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结合。制定出台《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先后培育全国劳模母焕胜、科技带头人王庆凯、智能工匠李春杰等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高速全国联网、ETC收费以来,以机电技术达人霍学臣、养护机械达人康健、高速商圈开拓者陈新军等一批带头人领衔的创新工作室相继涌现。设计院李春杰创新工作室,潜心智能交通技术攻关,成为雄安路网智慧交通研究的核心力量,也是全省唯一获得交通运输部示范项目并参编智能交通专项规划的团队。他们提出的车路云网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智慧高速建设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2020年亮相成都世界交通大会,技术成果全国领先,引来全国同行慕名学习。目前,交投集团拥有省总工会、科技厅命名创新工作室6个,集团级创新工作室15个,先后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群众性创新项目1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88项,有效发挥了人才“练兵场”、难题“攻关站”的作用。
荣乌高速新线
三是与“五小”创新活动结合。每年组织“五小”创新成果评选展示,职工创新的火花不断涌流:小研发稽查数据分析及客车自动识别系统,创造收益约240万元;高速运行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特殊事件自动报警、断面流量检测统计、道路运行分析等功能,准确率达到95%以上;固体电蓄热环保供暖替代传统供暖,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作出贡献;保津公司康建创新工作室,匠心研究养护设备改造,获得4项国家专利,为公司创效近万元;衡德高速“张伟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新型高速护栏反光柱帽,并在高速上批量生产应用,产生经济效益69.7万元……近年来,集团职工小发明、小创新、小改良技术达136项,已陆续在路段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新汇聚了强有力的民间智慧。
京德高速
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了《全员创新创效专项激励办法》《职工代表提案管理办法》等制度。设立创新能手英雄榜,对优秀创新成果、“五小”发明成果、创新班组按照创造效益指标衡量,落实班组1-3万、个人2万、创新成果5-10万不等的专项激励。将创新成果与高技能人才选拔、先进劳模评选挂钩,择优参加各级劳模评选,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近年来,集团工会联合行政共为创新创效先进班组和个人以及“五小”成果兑现奖励共计160万元。培树企业劳模、交投工匠,获省部级以上劳模12人次, 165人获厅级以上表彰。在今年的全国五一奖评选中,交投集团3个集体1名个人获得全国五一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奖比例在全省交通系统最高。
荣乌高速新线
谋划工会创新项目。工会传统的抓手“工人先锋号”、优秀基层班组评比等均是以班组为单元,组织动员一线职工建功立业。新时代要让这些工会的老牌子焕发新青春,增添新活力。还要把准85后、90后新生代员工群体的特点,不断满足职工被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要。集团工会创新提出“班组自主管理”。下移管理重心,通过推行岗位互换体验、班委轮值机制、 “我的生日我做主”、倒奖励机制等措施,释放职工天性,满足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河北省总工会创新成果一等奖。通过“最班组”擂台赛等载体,激发一线班组比拼活力,去年的“最开创”班组邢临南和收费站,打破传统四班三运转模式,将收费工作创新分为车流数据分析、周边资源考察、堵漏增收、对外洽谈合作商家四项职能,分别由麒麟、北斗、硬核和激创四个班组承担,形成了以创新创造增效为核心的良性循环链条,收费额从最初的每天20万元,增至现在的70余万元。
创新创效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在群创体系带动下,职工的活力被充分释放,民间智慧竞相迸发,取得了几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是形成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截至2020年底,交投集团累计形成创新创效成果130项,获得国家技术专利 88项,累计“五小”创新产生效益2690万元,闲置资源开发利用创收9600余万元。
京德高速
二是走活了高速创新发展的新路子。高速公司主动与周边大型企业对接合作,与当地旅游部门、周边旅游景点合作,与沿线服务区合作,实现司乘走高速办会员立享加油优惠、就餐购物打折等多项福利,吸引车辆上路。与京东、德邦等物流公司合作,建立物流大数据平台,高速商贸模式崭露头角。互通圈内开发光伏发电项目、苗木种植项目,收费站、养护工区闲置土地、省界站空地、库房管道、建筑屋顶等资源被充分盘活,或租赁或上新项目创收,使每一寸土地都变废为宝,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荣乌高速新线
三是工会大学校、大平台作用更加突显。工会作用更加可视可感,创新工作室、岗位练兵赛场、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阵地成为了汇聚众智、发现人才的精彩舞台。
四是产业工人队伍活力大增。通过持续不断地挖掘“五小”创新闪光点,持续不断地培育创新工作室,选树劳模工匠带头人,落实奖励政策、提高技能工匠待遇,逐步扩大影响力,充分激发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