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又到一年古玉拍卖季,你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拍卖会上大杀四方了?别急,先别急着把钱包拍得“嘭嘭”响,平心静气看完这篇《避坑指南》再去大战三百回合,到时保准你们能火眼金睛识破真假,手到擒来不被忽悠。
想在拍卖会上买高古玉,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古玉。这玩意儿可是上下 6000 年,纵横 960万平方公里,研究起来比天书还难!不过咱又不是搞学术研究,只要能看懂自己想买的东西就行,临阵磨枪也能速成。
了解高古玉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考古出土的高古玉作为标准器,与市场上流通的高古玉进行对比,如此真伪立决。本文从三个维度,以博物馆所藏高古玉的工艺特征及各时代重点特点为依据,通过细节图片呈现,帮助大家快速明晰真正的高古玉特征。
文化期及商周玉器的线条,那可真是“手残党”的代表作!古人徒手拿着细砂子锉磨,线条哪能规整?线条内全是细微条状或颗粒状的痕迹,放大一看,破碎感超强!
春秋时期的玉匠们大概是嫌商周的线条太细,就开始搞“宽阴双勾”。它是青铜宽砣慢速砣出的,线条宽了好几倍。底部还有明显的砣接时的起伏痕,古砣和解玉沙共同作业后留下的沙感十足,光泽度还挺好!所以春秋时期金属砣具的广泛使用,是制玉工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到了战汉,铁制砣具登场,工艺升级了!这时候的阴刻线,双阴线、单阴线混搭,还有“游丝毛雕”和“汉八刀”。凹槽里痕迹粗糙,表面却光滑得像玻璃!
高古玉埋在土里这么多年,表面肯定得有点变化!几千年自然老化的皮壳上会有薄薄的胶结层,还会有团状或颗粒状凸起,这些凸起大小不一、高低不一、形状各异。
高古玉的孔道花样可多了,但造假者很难完全模仿。
1. 孔道内有螺旋纹,但一定是不规则的,深浅宽窄都不一样。
2. 古代打孔工具转速慢,孔壁会被打磨抛光,旋纹顶部圆润光滑。
3. 有些孔道修磨后看不到旋纹,但孔道内的皮壳和玉器表面皮壳光气一致。
✍划重点!!
孔道里的老旧包浆是无法仿制的。
线条、皮壳、孔道,是高古玉鉴定的“三板斧”。线条是入门的“敲门砖”,皮壳和孔道是鉴定的“杀手锏”。掌握了这三招并熟练综合运用,你就能在全世界的古玉拍场上“横着走”啦!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多看标准器,多对比,谨防被忽悠!祝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高古玉,成为收藏界的“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