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文,明确检验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2月28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并明确了2023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其中,临床检验专业质控中心的改进目标为提高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室间质量评价是临床实验室保证和改进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及各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同质性,推进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提高我国临床检验质量有重要意义。
《改进目标》还为提高临床检验专业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提出了4点核心策略:
2.医疗机构加强培训工作,持续提高医务人员对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意识,引导和鼓励所有临床实验室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3.建立完善本机构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率和合格率(不及格原因)的监测及反馈机制,按计划/次数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
4.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02
首批规划设置的质控中心,包括临床检验专业
而就在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的前一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另外一份通知同样与医疗质量控制相关,并且也同样提及了我们临床检验专业。
2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的通知》。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外,该通知还定下了《首批规划设置的质控中心清单》。
据悉,首批规划设置的质控中心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分为临床、医技、管理3大类6个领域60个具体方向,其中就包括了医技类平台专科和检查检验领域的临床检验专业。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规定》从质控中心的规划设置、工作职能、运行监管等方面,细化了管理规定、明确了工作要求:
一是明确质控中心规划设置。统筹规划质控中心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方向,合理布局。首批规划设置的质控中心包括临床、医技、管理3大类6个领域60个具体方向。
二是建立质控中心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各级质控中心的产生机制,建立公开透明、择优设置的制度;建立质控中心退出机制,对质控中心进行动态调整,充分调动和激发质控中心的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质控中心工作保障。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质控中心开展工作予以政策保障,对挂靠单位为质控中心开展工作提供的支持和保障作出基本要求。
四是规范质控中心运行管理。对质控中心的职责任务、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数据使用、资金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进一步强调目标导向,在保障质控中心有序合规运行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03
覆盖检验全过程,51个质量控制指标
原国家卫计委印发的《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是首次以专科为单位,系统地发布医疗质控指标,包括了标本采集运送、检验周转时间、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危急值报告等15条质量控制指标。
国家临检中心发布的《关于2020年全国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的通知》中,总结整理了包括《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在内的51个质量控制指标,覆盖了检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51个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汇总如下:
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1.标本类型错误率
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数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2.标本容器错误率
标本容器错误率=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3.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 / 同期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4.血培养污染率
血培养污染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 / 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5.抗凝标本凝集率
抗凝标本凝集率= 凝集的标本数 / 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计算公式:
7.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8.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9.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10.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的合格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11.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
实验室间比对率=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实验室间比对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定义: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意义:反映实验室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13.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检验报告不正确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 / 同期检验报告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14.危急值通报率
危急值通报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 / 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情况,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15.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是否及时,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2017年新增指标
1.标本溶血率=溶血的标本数/同期血标本总数×100%
2.标本丢失率=丢失的标本数 / 同期标本总数×100%
3.分析设备故障数:每年分析设备故障导致检验报告延迟的次数
2018年新增指标
1.申请单标识错误率=标识错误的申请率 / 申请单总数×100%
2.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实验室人员抄录错误的申请单数 / 实验室人员录入的申请单总数×100%
3.非实验室人员申请单抄录错误率=非实验室人员抄录错误的申请单数 / 非实验室人员录入的申请单总数×100%
4.门诊检验申请单无临床问题率=(门诊)无临床问题的申请单数 / (门诊)申请单总数×100%
5.门诊检验申请单无法辨识率=(门诊)无法辨识的申请单数 /(门诊)申请单总数×100%
6.住院检验申请单无法辨识率=(住院)无法辨识的申请单数 /(住院)申请单总数×100%
7.门诊检验申请单不适当率=(门诊)具有临床问题的不适当申请单数 / 报告临床问题的申请单总数×100%
8.住院检验申请单不适当率=(住院)具有临床问题的不适当申请单数 / 报告临床问题的申请单总数×100%
9.标本标识错误率=标识错误的标本数 / 标本总数×100%
10.标本检验前储存不适当率=检验前储存不适当标本数 / 标本总数×100%
11.标本运输途中损坏率=运输途中被破坏的标本数 / 标本总数×100%
12.标本运输温度不适当率=运输温度不适当的标本数 / 标本总数×100%
15.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实验室人员导致的重新采集的标本数 / 标本总数×100%
16.非实验室人员导致的标本重新采集率=非实验室人员导致的重新采集的标本数 / 标本总数×100%
17.微生物标本污染率=因污染被拒收的微生物标本数 / 微生物标本总数×100%
18.信息系统录入结果错误率=因信息系统录入导致的错误结果数 / 结果总数×100%
19.手工抄写的结果错误率=因手工抄写导致的错误结果数 / 需要手工抄写的结果总数×100%
20.检验结果纠正率=发送后撤回纠正的检验结果数 / 检验结果总数×100%
22.解释性注释有效率=解释性注释对患者结局产生积极影响的报告数 / 具有解释性注释的检验报告总数×100%
23.针刺伤害发生率=实验室内针刺伤害发生的次数 / 实验室静脉穿刺总数×100%
24.实验室人员培训合格率=每年学分达到要求的实验室人员数 / 实验室人员总数×100%
25.医护满意度=调查的医生或护士对实验室服务满意的人数 / 参与满意度调查的医生或护士总数×100%
26.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患者对实验室服务满意的人数 / 参与满意度调查的患者总数×100%
27.不良事件发生次数: 实验室内发生的危害实验室人员健康和安全的不良事件次数(直接从报表上读取)
28.实验室人员培训次数: 每年组织实验室人员培训次数(直接从报表上读取)
29.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故障数:每年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发生故障的次数(直接从报表上读取)
2019年新增指标
国家级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实验室已开展且同时国家临床检验中心已组织的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100%
国家级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室间质评成绩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100%
2020年新增指标
省级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实验室已开展且同时本省临床检验中心已组织的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100%
省级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参加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室间质评成绩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 / 同期参加本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100%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技术》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地介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书籍,本书中有大量的作者多年研究及应用的成果,其研究的内容已作为卫生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出版。本书系统地介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临床实验室选择和设计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