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心理专家:如何跟“过度自恋”的人做朋友

记者 李倍 摄影、视频 徐斌

常言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门学问,想要和别人走得更近,处得更好,是不是可以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真心,少一点心眼,或许就会让彼此的关系更融洽。

然而,不同人有着不同的人格,拥有人格的数量也不同。最近,一个有关人格的概念“NPD”突然火了起来,翻译过来是“自恋病态人格”。在网络解释中,“自恋病态人格”属于一种医学障碍,患者表现出不稳定和强烈的情绪,其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因此有人认为,所有人生来都是自恋者,但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超出正常承受范围的事,造成过度自恋而形成一种人格障碍,那就是“NPD”患者。

据统计,在当今社会,“NPD”患者并不在少数。那么当遇到带有“NPD”特征的人时,我们该如何鉴别并与之相处?对此,青岛新闻网邀请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外聘心理咨询师、青岛科技大学MSW合作导师刘婷,就“NPD”患者的特征、如何与这类人群交往,以及该怎样避免孩子形成“NPD”人格障碍等方面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心理专家答疑:“NPD”患者都有哪些特征?

“在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对‘NPD’,也就是自恋人格障碍有这样的定义: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要求过度的赞美;有一种权利感,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比如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在采访之初,刘婷就“自恋人格障碍”给出了专业介绍。

鉴于生硬的医学术诺难懂,刘婷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个热播的电视剧叫《人世间》,剧中的周蓉就有NPD的特点。比如她为了追求理想中的恋人私自决定下乡;又比如把女儿悦悦长期放在弟弟弟媳家;还有就是当女儿暗恋堂哥时她选择站在女儿这边;然后就是反对前夫为全家争取大房子而做出迂回。”刘婷说,“如果我们按照‘NPD’的标准逐一来看,周蓉的人物有这么几个特点:凡事都从自己认为的‘好’出发,对理想化非常执着,再就是同理心的缺损以及被拯救的渴望。而周蓉在离婚前后人格的突然转换也颇有‘NPD’的味道,也暗示了她自我价值的不稳定。同时我也注意到,在严歌苓老师创作的《牵手》和《中国式离婚》中也常常会看到她塑造的主要女性角色都有‘NPD’的特点,这是非常有趣也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件事。”

心理专家支招:如何正确的与“NPD”人群交往?

当今社会不乏“NPD”人群,在日常交往中该如何识别这类人群并在交往时保护好自己?对此,刘婷解释道,自恋结构的人往往看起来是非常有魅力的,在现实社会中识别这样的人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如果确实遇到了“NPD”人群,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个人自尊的高水平。

“在实际运用中,如果产生争论,我们要关注事实,要记住‘NPD’人群在成长和关系里遭受的苦难不是你造成的,他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任,我们拯救不了他们,所以我们也要放下拯救他们的愿望。”刘婷说。

心理专家建议:如何避免孩子形成“NPD”人格障碍?

当“NPD”在网络上被热议时,有观点认为高知家庭的孩子是“NPD”人格障碍的重灾区,这也让不少家长感到震惊。但在刘婷看来,“NPD”的形成与家庭背景关系不大,而往往与家庭环境有关。

“想要培养出拥有健康自恋的孩子,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建立相对完整的自我功能,比如在婴儿时期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喂养,在2、3岁的分离阶段能充分得到父母的爱、尊重和理解,并能够使用语言来表达诸多情绪情感。”刘婷说。

“再就是如果经历了重大创伤事件,孩子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帮助。因为创伤事件能够使一个健康的人迅速出现自我功能暂时和长期瓦解、推行的情况,甚至会导致一个人人格的突然改变。因此,要及早地干预和帮助经历了重大创伤的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点非常重要。”刘婷说,“最后,我想借周蓉这个例子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谈‘NPD’并不代表我们要污名化这类人群,相反这和我们逐渐了解焦虑症、抑郁症有同样的积极意义。二战后美国曾出现大量自恋结构的人,与当时复杂而创伤的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保护好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边界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自我功能的完善也需要后天的努力和关爱。”

THE END
0.自恋型人格障碍该如何识别呢!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具有极端的自我价值感. 这个词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叫做纳西塞斯。他在水池里看到自己的倒影,就爱上了它。 自恋人格障碍有特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人格障碍到底都有什么表现? 1、自恋型人格障碍当别人批评时会感到异常的愤怒,或是感到羞愧和耻辱,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导致病症有加重的情况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358661369;@76487`39=;94:38:3ujvsm
1.远离NPD人格障碍的人15、人情世故方面很差,人际交往不良。没什么朋友来往。工作中不被大家所信任和接受,总是装作受害者和不被理解或遭妒忌的托辞,遇到关键事情总喜欢背后诋毁人,善于编造谎言,乱扣帽子,具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和逃避型、分裂性特点,特别是遇到与原生家庭和过往感情伤害后,性格特点更加明显。 jvzquC41yy}/onnrkct/ew46{whqgzl
2.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 「自恋」一词作为心理病理学的概念起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使用自恋这个概念来描述心理动力过程,并指出它的特点是自我爱慕和以自我为中心。 最终,自体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在自恋上的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并向世人科普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术语。jvzquC41ygoykw3;33<10lto1j;0ynhqpvkov8iqevusc{ykenk0fnyckn4ivvqAkfC67=977
3.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中最最最可怕的一类,我们可以通过眼神识别他B站上有一个视频,讲述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一个很特别的特点。 一种可怕的NPD特点 当你跟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在眼神交流时,你会看到他睁大着眼睛在看你,仿佛在认真倾听你说的每个字。 而当你眼神移开,可能是稍微侧过头去思考或者回忆一些事时,也可能是转过头去看向别处,你通过你的眼神侧光可以去观察一下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8198691975;B657a722?;665=90|mvon
4.理解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内心,并与NPD保持距离健康自恋是自己爱自己,有内在资源去满足自恋。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内在满足自恋的资源严重不足,无法爱自己,对自己的爱不够而形成自恋黑洞,需要不断去吸食外界的赞扬、欣赏和尊重来获取优越感,这往往会导致NPD周围的人有被剥削、被利用、被贬低的感觉。 围绕这个核心特点,我们分析一下NPD。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8198691975;B657a722?;665=:0|mvon
5.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9大症状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症状表现具有自恋型人格的人可能会不断幻想拥有无限的力量、智慧、漂亮、权利或被爱。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应该得到它。 三 特殊感和独特性 患有NPD的人可能需要强调与其他人相比,他们有多么特别和独特。 这也使他们相信他们只能被其他特殊和独特的人和群体理解或与之联系。 如果有人没有“留下他们”,那是因为不是伯乐,未能识别和留住人才jvzquC41yy}/jjtfh0ipo8sgktuoi8|gp|nbpp4;5;969=<430nuou
6.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简介NPD,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自恋型人格障碍。 NPD,又叫“水仙花少年”,来自古希腊神话迷恋上自己水中倒影的美少年喀索斯。 顾名思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就像喀索斯一样,终日沉浸于自己“美丽”的倒影,自爱成疾,他们会扭曲正常的价值观、道德观来完成他心中的“完美形象”的匹配,会扭曲已经发生的事实,来掩盖他jvzquC41yy}/eqzp{wjuqjpi0ipo8ue1vuqkl44787:594
7.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些间歇性的正常甚至温情表现,会让NPD的伴侣生出虚假的希望-这是不是才是TA真正的样子?这次以后是不是TA就正常了?上次TA对我的伤害会不会就是最后一次了? 然而这些都是假的。在那所有的表皮之下,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温度,只有无尽的计算,苛刻和冷酷,以及我想给你就给你,我不想给你就随时可以撤回的上帝般的高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56:<`3:7449>65?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