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全系列梭子蟹总科—梭子蟹亚科(三):紫螯青蟹

梭子蟹总科—梭子蟹亚科(三):紫螯青蟹

(8)紫螯青蟹

紫螯青蟹(学名:Scylla tranquebarica)属于梭子蟹科热带海域广盐度海洋蟹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巨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东南亚、南亚一带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及人工养殖对象。我国仅偶见于海南岛。

①形态特征

紫螯青蟹其螯足呈紫褐色,背甲横椭圆形,甲款可达40厘米,两侧较尖。甲面平滑,额缘齿中等,钝形;前额有四个等大的齿,前侧缘含眼窝外齿共有9同个大之齿,第四步足扁平特化成桨状的游泳足,适于游泳。

相对于我国常见的青蟹,紫螯青蟹体型更大,性更凶猛;无网状花纹;螯足腕节外侧面末半部具有两枚明显的棘刺。觅食方式更多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在涨潮时从泥洞里爬出,随着潮水游至浅水区域,以螯足捕食底栖无脊椎动物。

②生活习性

紫螯青蟹肉食性,在自然环境里,以软体动物如缢蛏,泥蚶,牡蛎,青蛤、花蛤等,小虾蟹,藤壶等为主食,并兼食动物尸体和少量藻类,如江篱等,在饥饿时同类也互相残食。

③分布范围

紫螯青蟹是热带海区沿岸生活的蟹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基本上是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凡是沿岸潮水畅通,潮差较大的泥滩,泥沙滩等处,特别是红树林地带,都有紫螯青蟹栖息。

④主要价值

紫螯青蟹是东南亚、南亚各国沿海最主要的人工养殖海洋蟹类品种,在当地具有极高的商品价值。

雄蟹或未交配过的雌蟹均称为“菜蟹”或“肉蟹”,价格不高;交配多次的雄蟹,食用价值也不高。

未交配的雌蟹称之为“处女蟹”,其肉厚实且甘甜细嫩;

交配后的雌蟹再经过一个月后,其卵巢成熟饱满,呈橘红色,即所谓的“红蟳”或“膏蟹”,此时其经济价值最高,商品价格也最高。

(9)拟穴青蟹

拟穴青蟹(学名:Scylla paramamosain)是青蟹属的一种生物,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是一种较重要的水产。

①形态特征

a.外部形态

拟穴青蟹头胸甲的长度为宽度的2/3。头胸甲的表面凸凹不平,形成若干区域,与下面内脏位置相对应,背面可分额区、眼区、心区、肠区、肝区和鳃区,腹面可分下肝区、下鳃区和颊区等。头胸甲的边缘又可分额缘、眼缘、前侧缘和后缘。额具有四个突出的三角形齿。前侧缘有9个等大的三角形齿。胃区及心区角有明显的“H”形凹痕。胃区和鳃区有一条微细的横行颗粒线。眼窝背面具两缝,内缝较深,螯足不对称,长节前缘具三刺,腕节内末角具一壮刺,外末缘具两钝齿,掌节在雄性成体甚壮大。前三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短毛。第四对的前节与指节扁平,呈桨状,善于游泳。

当拟穴青蟹的甲壳长达1厘米、宽1.5厘米以上时,才出现明显性征。雌性腹脐开始宽大渐显圆形;雄性仍为狭长三角形。雄性腹脐第十节有一横行突起,将该节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插入头胸甲后缘之下,后部弯向腹面,第二节短窄,第三节最宽。雄性腹肢已转化为交接器,由两对钙质的尖细腹肢组成,着生于第一至第二腹节上。第一对交接器特别大,略呈管状,交配时用作输精,第二对细小,用于射精;雌性腹脐第一、第二节与雄性相似,其余各节都比较宽大,最后一节虽狭小但宽大于长。雌性腹肢4对,为生殖器官的一部分,着生于第二至第五节腹节内侧,腹肢呈双肢型带有许多柔软的细刚毛。已交配过的雌蟹其刚毛更长,有利于受精卵黏附其上。雌性生殖孔开口于第三步足基部相对应的胸板上;雄性则开口于游泳足基部相对应的胸板上。

b.内部构造

拟穴青蟹的内脏中央有一个似三角形的心脏,左右两侧为鳃片,共8对。心脏前面是胃,胃又分贲门胃和幽门胃,内有一咀嚼器,亦称胃磨,胃的两侧为黄色肝胰腺。雄性精巢为半透明带状,回转弯曲;雌性卵巢延伸到头胸甲,呈橘黄色。

②生活习性

拟穴青蟹以游泳、爬行为主,平时喜欢掘洞,白天的时候多会潜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中,夜晚时会外出寻觅所需要的食物,食物大部分以肉食为主,如小贝壳、田螺、小鱼和小虾米等。在拟穴青蟹的整个生长生活过程中,它会有13次的蜕壳经历,包括幼体蜕壳6次,生长期蜕壳6次,生产繁殖期蜕壳1次,蜕壳伴随了拟穴青蟹的整个生长期。

③繁殖方式

拟穴青蟹一般雄蟹个体达到甲壳长为6厘米、甲壳宽为8厘米,体重为150克以上规格时,即达到性成熟。如环境条件合适时,可进行交配。交配高峰一般出现在冷空气过后,水温由降温最低点逐渐回升和大潮汛的最初几天。在交配季节,可见到临蜕壳雌蟹被雄蟹伴随追尾和搂抱的现象,这种现象短则1天,长则4-5天。交配行为在雌性青蟹完成最后一次蜕壳(也称生殖蜕壳)后的1小时左右,即新壳还没有完全硬化之前进行,交配时间为几小时至2-3天不等。交配后的雌蟹,如果环境条件适合,性腺会很快开始发育,1个多月后,卵巢就会充满整个头胸甲。对拟穴青蟹性腺发育和产卵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盐度、潮汐、底质等。受精卵经10多天孵化培育后,破膜而出的幼体即为溞状幼体;拟穴青蟹溞状幼体阶段需蜕壳5次,故分为五期。第五期经4-5天培育变态为大眼幼体,溞状幼体变态至大眼幼体所需时间约为15天。大眼幼体经过1次蜕壳变态,变成仔蟹,其间需培育8天左右。

④栖息环境

拟穴青蟹喜欢栖息于江河入海口、内湾潮间带、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或沟壑中。拟穴青蟹的环境适应性强,最适合盐度为10-20‰,水温18-25℃最为适宜。

⑤分布范围

拟穴青蟹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浙江这三个省市;中国以外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泰国、菲律宾、红海和南非等地区。

⑥主要价值

a.经济价值

拟穴青蟹是梭子蟹科中体型最大、生长较快的海产蟹类,也是中国传统出口水产品和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而且拟穴青蟹的抗病力强,耐干露,成体适于长距离运输,其销售市场稳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b.营养价值

拟穴青蟹肌肉和性腺营养成分分析如下:肌肉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9.9%、0.8%和75.1%,生殖腺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别为30.59%、14.50%和54.69%,肌肉和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5.59克/100克和8.14克/100克,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50克/100克和9.90克/100克,氨基酸评分分别为71.7和100,肌肉和生殖腺中饱和脂肪酸总量组分别为44.0%和49.2%,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24.6%和29.2%,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27.9%和15.7%。

c.食用价值

拟穴青蟹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素有海上人参之美誉,是受人们欢迎的海鲜。

(10)榄绿青蟹

榄绿青蟹(学名:Scylla olivacea),属于梭子蟹科暖水海域广盐性海洋蟹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东南亚、南亚、东亚一带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及人工养殖对象。

①形态特征

榄绿青蟹其螯足呈橘红色,背甲横椭圆形,背甲的宽度可达18厘米,两侧较尖。甲面平滑,额缘齿低等,圆形;前额有四个等大的齿,前侧缘含眼窝外齿共有9同个大之齿,第四步足扁平特化成桨状的游泳足,适于游泳。性凶猛,攻击性强,密集养殖容易造成互相残杀,人工养殖难度较大。其拉丁学名“olivacea”为橄榄绿的意思,指其外壳呈橄榄绿色。

榄绿青蟹相对于其他品种的青蟹,体型略小;游泳足无明显网状花纹;螯足腕节外侧面末半部具有两枚明显的棘刺。性凶猛,觅食方式更多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在涨潮时从泥洞里爬出,随着潮水游至浅水区域,以螯足捕食底栖无脊椎动物、贝类等。

②习性

榄绿青蟹为肉食性海洋蟹类,在自然环境里,以软体动物如缢蛏,泥蚶,牡蛎,青蛤、花蛤等,小虾蟹,藤壶等为主食,并兼食动物尸体和少量藻类,如江篱等,在饥饿环境时,亦互相残食同类。

③分布及栖息

榄绿青蟹是温暖海区沿岸生活的蟹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基本上是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凡是沿岸潮水畅通,潮差较大的泥滩,泥沙滩等处,特别是红树林地带,都有榄绿青蟹的踪迹。

④主要价值

榄绿青蟹相对于其他青蟹品种,因其性凶悍,人工饲养比较难以管理,仍是东南亚、南亚各国沿海重要的人工养殖海洋蟹类品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雄蟹或未交配过的雌蟹均称为“菜蟹”或“肉蟹”,价格不高;交配多次的雄蟹,食用价值也不高。

未交配的雌蟹称之为“处女蟹”,其肉厚实且甘甜细嫩;

交配后的雌蟹再经过一个月后,其卵巢成熟饱满,呈橘红色,即所谓的“红蟳”或“膏蟹”,此时其经济价值最高,商品价格也最高。

THE END
0.钦州青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钦州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是钦州市名贵的海产之一,也是广西钦州市四大名海产(大蚝、青蟹、对虾、石斑鱼)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青蟹甲壳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螯强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螯脚光滑、不对称,右脚略大于左脚;掌节肿胀而光滑,背面具2条颗粒形隆脊,其末端各具1jvzquC41yy}/onnrkct/ew462f}xe>f
1.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的是什么地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围垦青蟹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是珠江口一带咸淡水区的特色优质水产品。 4、庵东青蟹 庵东青蟹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的特产。慈溪庵东青蟹具有个大、味美、干运存活力较长的特点。 其实除了青蟹,我国还有很多海蟹种类的味道非常不错,喜欢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 jvzquC41pg}t0lsjpd4dqv4otf€y1mjvckr06=68745
2.在福建能吃到的海鲜都在这儿,太全了学名黄姑鱼三、敏鱼或叫姑鱼类 1、黑敏或赤嘴敏 2、白敏鱼 3、加芒仔(学名:叫姑鱼) 4、春子(学名:黄姑鱼) 5、红瓜(学名:大黄鱼) 6、涡仔(学名:白姑鱼) 7、赤土鲁 8、红古(学名:美国红鱼) 四、青皮鱼类 1、巴浪鱼(学名:蓝圆鲹) 2、拉山网小巴浪鱼 3、鳁仔、青鳞仔(学名:沙丁鱼) 4、大目姑(学名:竹筴鱼、大目鲭) 5、花辉鱼(学名:花腹鲭)jvzquC41ejoig7xqjw4dqv4c18<16B76;8e:;B;6:9<
3.梭子蟹与青蟹的区别:青蟹为何更鲜甜肥美?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属于暖水性大型蟹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尤以福建东山岛水域最为著名 。其最大特点是甲壳呈青绿色,螯足粗壮有力,肉质纤维细腻,富含蛋白质与微量元素 。相比常见的梭子蟹,青蟹生长周期更长,活动范围广,摄食丰富,因此膏黄更饱满,口感更醇厚,尤其在秋后时节,母蟹红膏满盖,公蟹肉紧味甜,堪称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6:`elg56g;12?h222k3::k:7cj9e=<566l:
4.崔罗石(上海海洋大学、云海科普):神话中的“神奇”动物如今在海妖Scylla和Charybdis——青蟹属、蟳属 女海妖Scylla和怪物Charybdis分别生活在墨西拿海峡的两岸,虽然在神话中这两种怪物让人避之不及,但在现实生活中,以这两种怪物命名的生物却颇受欢迎。 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Scylla是青蟹属的学名,而Charybdis是蟳属的学名,我们平常吃的螃蟹很多都来自于这两个jvzq<84yyy4lgyz0pgz/ew4{ftnd|8~ftji{aƒu|u1etqd424704973235u49732376a=>433?/j}rn
5.螃蟹吃什么食物?1、河蟹: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以鱼、虾、动物尸体等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 2、青蟹: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除越冬产卵在较深的海区外,基本都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多夜间jvzq<84o0m{ekjt{w0ipo8gckmk05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