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全系列梭子蟹总科—梭子蟹亚科(一):蓝蟹贝壳青蟹锯缘海鲜梭子蟹科水生动物

梭子蟹总科—梭子蟹亚科(一):蓝蟹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多甲总纲

软甲纲

真软甲亚纲

真虾总目

十足目

腹胚亚目

短尾下目

蟹派

异孔亚派

梭子蟹总科

梭子蟹科

梭子蟹亚科

梭子蟹亚科(学名:Portuninae),短尾下目梭子蟹总科梭子蟹科的一亚科。

1.美青蟹属

美青蟹属(学名:Callinectes)是梭子蟹科的一属,蓝蟹属于该属。

(1)特征

有一对扁平的步足,甲壳扁平而阔,甲壳前端、近眼睛及后端都有牙齿。最大的牙齿是位于眼睛之间。美青蟹属一般背部呈橄榄绿色或蓝色,底部呈白色,细少的爪上有蓝色或红色的地方。一些物种的爪大小及颜色有所不同。

(2)蓝蟹

蓝蟹(学名:Callinectes sapidus),又名青蟹、可口美青蟹或美味优游蟹,是一种分布在大西洋(乞沙比克湾)、中美洲的海岸及墨西哥湾的美青蟹属生物。

①形态特征

头胸甲约7.5公分(3吋)长,15∼18公分宽,背面淡绿色,足淡蓝。两侧各伸出一大的尖刺,在大刺和眼之间又各有8根短刺。螯大,左右不等大。第5对足扁平,用于游泳。食动物屍体。产卵期,雌蟹腹部隆起,内具卵子,受精卵经两周孵出幼蟹,并在雌蟹上停留一短时期。

②分布范围

蓝蟹原产于由新斯科舍至阿根廷的西大西洋。它们被引进到日本及欧洲海域,也有在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及黑海。

蓝蟹的天敌包括鳗、石首鱼科、石头鱼、黄尾平口石首鱼、鳟鱼、一些鲨鱼、人类。蓝蟹是杂食性的,同时会吃植物及动物。蓝蟹一般会吃双壳纲、环节动物、小鱼、植物及任何可以吃的东西,如腐尸、其他蓝蟹及垃圾。

蓝蟹可以从其腹部来分辨雄性及雌性。雄蟹的围边长而窄,雌性的则阔及圆。

切萨皮克湾的蓝蟹会有季节性的迁徙。在交配后,雌蟹会迁徙到切萨皮克湾南部,将从雄蟹得来的精子令卵子受精。于11月或12月,雌蟹会排出卵子。幼体孵化后会在湾口漂浮4-5星期,幼蟹接着会回到湾内。

③摄食行为

蓝蟹在摄食一种玉黍螺(Littoraria irrorata)时,当蟹的壳宽与螺长之比(crab width:snail length)大于 6,效果最好;若这个比值太小,则蓝蟹在处理该食物时,效率大大降低(螺壳虽然受到损坏,但螺常能存活)。

④商业价值

虽然蓝蟹是当地著名的食物,但却供不应求。大部份在马里兰州餐厅出售的蓝蟹都被运往北卡罗来纳州、路易斯安那州、佛罗里达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及得克萨斯州,很多蟹饼都是以墨西哥及委内瑞拉等地方进口的蟹肉制成。

⑤食用价值

蓝蟹平均有15%的肉质,有高含量的维生素B12。只要3安士的蟹肉就能提供全日所需的维生素。

2.狼牙蟹属

狼牙蟹属(学名:Lupocyclus)是梭子蟹科的一属。

(1)细螯狼牙蟹

细螯狼牙蟹(学名:Lupocyclus tugelae)为梭子蟹科狼牙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南非以及中国的南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水深30-85米的泥质或碎贝壳沙质底。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5至-3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非图盖拉河。

(2)菲岛狼牙蟹

菲岛狼牙蟹(学名:Lupocyclus philippinensis)为梭子蟹科狼牙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中国的广西、海南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属于水深35-100米的沙以及泥或具贝壳的海底。

(3)不等狼牙蟹

不等狼牙蟹(学名:Lupocyclus inaequalis)为梭子蟹科狼牙蟹属的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印度群岛、新加坡、缅甸、马达班湾以及中国的南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水深 18-94米的沙质、泥质、泥质沙以及碎贝壳底或珊瑚礁盘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加坡。

(4)圆形狼牙蟹

圆形狼牙蟹(学名:Lupocyclus rotundatus)为梭子蟹科狼牙蟹属的动物。分布于马来半岛、安汶海、澳大利亚、安达曼海、斯里兰卡以及中国的南沙群岛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主要栖息于水深 67米的泥沙质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巴兰加岛及加里曼丹婆罗洲北端。

3.青蟹属(青蟳属)

青蟹属(学名:Scylla),又称青蟳属,梭子蟹科的一个属。多可食用,肉质鲜美。

青蟳属有四品种,其中最常见为锯缘青蟹。青蟳属常见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1)动物学史

早在1775年, Forskål将采自红海的Jiddah的标本定名为锯缘黄道蟹(Cancer serratus)。由于该模式种因意外未能送到丹麦,导致缺乏模式种,引起了以后分类的混乱。1833年,De Haan建立青蟹属(Scylla),将锯缘黄道蟹更名为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长期以来,关于青蟹属的分类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按形态差异青蟹属可分为3个种和1个亚种(Estampador,1949);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差异乃环境影响所致,至多形成不同地理种群,尚不足以将形态有差异的类群分立成独立的种,因此,将青蟹属蟹类统归为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Stephenson和campbell,1960)。

在中国,青蟹属只有一种的观点被长期沿用,长期只有锯缘青蟹一种中文学名。1998年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中国内外学者根据同工酶和mtDNA序列(COI和16SrRNA)分析方法,结合形态、生态学特征对青蟹属的种类进行鉴定,青蟹属有4个不同种的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并认为分布于中国沿海的青蟹属主要是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其余3种分别是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榄绿青蟹(Scylla olivacea)和紫螯青蟹(Scylla tranquebarica),后3种仅在中国北部湾沿海有少量发现。

(2)形态特征 ①青蟹属主要形态特征

青蟹属的头胸甲呈卵圆形,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宽度的2/3;背面圆突,有“H”形图案;表面光滑,胃心沟不甚明显;额具有4个齿,前侧缘具有大小相近的9个齿,比光滑的后侧缘长,小触角折叠几乎横断。

螯足粗大,表面光滑,长度比步足长,螫足长节前缘有3个刺,后节2个刺,1个位于末端,1个位于中间;腕节内缘具尖锐的刺,外缘具或不具2个刺,刺的长度因种类而异;掌节在靠腕节边缘具强刺,在靠指节基部有—对刺,刺的长度因种类不同而异;内侧紧挨腕节处有一结核状凸起;座节不具刺,长方格状沟明显,前后具刷状毛边缘。第二至第四对步足相似,第五对步足末端2节呈桨状,适于游泳。

甲壳颜色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呈深绿色、黄绿色、橄榄绿色等,步足具或不具网格状斑纹。雄性腹部分为5节,第三至第五节愈合,呈宽三角形;雌性腹部分7节,呈宽卵形,具或不具网格状斑纹。

②青蟹属各种之间的形态差异

青蟹属4个种的形态差异,主要反映在前额缘齿长度和螯足腕节内刺大小的差异。其中,锯缘青蟹和拟穴青蟹的额缘4齿较长,紫螯青蟹为中等,榄绿青蟹最短;榄绿青蟹的螯足掌节外刺较其他3个种退化。锯缘青蟹和紫螯青蟹的螯足腕节内刺发达,长度与外刺相近。榄绿青蟹的螯足腕节内刺完全退化。拟穴青蟹多数成年个体的腕节内刺退化,但仍有少部分个体腕节内刺与外刺长度相近,长而尖锐,未成年个体具有发达腕节内刺的比例更高。一般可根据蝥足及步足上网格状斑纹有无、头胸甲额缘齿的形状、螯足和步足上刺的大小与有无来区分不同种类。

(3)生活习性

青蟹属作为穴居性水生甲壳动物,喜欢栖息于潮间带的泥沙海滩、红树林或沼泽地,白天穴居在洞穴内,夜间出来觅食。青蟹属活动敏捷,感觉器官十分灵敏。夏天喜欢在高潮带用步足支起身体,低温时则潜伏在泥沙中,仅露出双眼。作为广盐性种类,青蟹属在5-33‰的盐度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适宜生长盐度条件为14-27‰。研究表明,青蟹属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会因其亲体生存水域的盐度环境而有所差异。

青蟹属也是一种广温性水生动物,适宜生活水温为15-31℃,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温度适宜条件下,青蟹属活动迅速,摄食量大,生长快。水温低于15℃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低于12℃时则进入洞穴并停止摄食。温度超过35℃时,则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自然环境中,青蟹属主要以小型鱼、虾、蟹、贝等为饵料。

(4)繁殖方式

青蟹属的繁殖季节与水温密切相关,其繁殖期一年可有两季。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每年3-9月份都能捕获到性腺发育成熟的雌蟹,其中3月份和6月份为繁殖旺季;在中国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繁殖旺季分别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中国浙江北部和上海沿海的繁殖季节在5-8月份,交配盛期集中在9-11月份。

交配青蟹的繁殖当年即可完成。一般雄蟹个体达到甲壳长为6厘米、甲壳宽为8厘米,体重为150克以上规格时,即达到性成熟。如环境条件合适时,可进行交配。交配高峰一般出现在冷空气过后,水温由降温最低点逐渐回升和大潮汛的最初几天。在交配季节,可见到临蜕壳雌蟹被雄蟹伴随追尾和搂抱的现象,这种现象短则1天,长则4-5天。交配行为在雌性青蟹完成最后一次蜕壳(也称生殖蜕壳)后的1小时左右,即新壳还没有完全硬化之前进行,交配时间为几小时至2-3天不等。

交配后的雌蟹,如果环境条件适合,性腺会很快开始发育,1个多月后,卵巢就会充满整个头胸甲。对青蟹性腺发育和产卵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盐度、潮汐、底质等。受精卵经10多天孵化培育后,破膜而出的幼体即为溞状幼体;青蟹溞状幼体阶段需蜕壳5次,故分为五期。第五期经4-5天培育变态为大眼幼体,溞状幼体变态至大眼幼体所需时间约为15天。大眼幼体经过1次蜕壳变态,变成仔蟹,其间需培育8天左右。

(5)分布范围

青蟹属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其分布区城西到印度洋的南非海岸和红海,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南海域,东到太平洋的夏咸夷和塔西提岛。

(6)主要价值

青蟹属是中国海水养殖品之一,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性腺发育成熟的雌蟹(俗称膏蟹),煮熟后,蟹膏甘腴,色泽呈橙黄色或橘红色,因此,历来深受市场欢迎。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钦州青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钦州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是钦州市名贵的海产之一,也是广西钦州市四大名海产(大蚝、青蟹、对虾、石斑鱼)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青蟹甲壳呈椭圆形,体扁平、无毛,头胸部发达,双螯强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据棹子之称,螯脚光滑、不对称,右脚略大于左脚;掌节肿胀而光滑,背面具2条颗粒形隆脊,其末端各具1jvzquC41yy}/onnrkct/ew462f}xe>f
1.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的是什么地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围垦青蟹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是珠江口一带咸淡水区的特色优质水产品。 4、庵东青蟹 庵东青蟹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庵东镇的特产。慈溪庵东青蟹具有个大、味美、干运存活力较长的特点。 其实除了青蟹,我国还有很多海蟹种类的味道非常不错,喜欢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 jvzquC41pg}t0lsjpd4dqv4otf€y1mjvckr06=68745
2.在福建能吃到的海鲜都在这儿,太全了学名黄姑鱼三、敏鱼或叫姑鱼类 1、黑敏或赤嘴敏 2、白敏鱼 3、加芒仔(学名:叫姑鱼) 4、春子(学名:黄姑鱼) 5、红瓜(学名:大黄鱼) 6、涡仔(学名:白姑鱼) 7、赤土鲁 8、红古(学名:美国红鱼) 四、青皮鱼类 1、巴浪鱼(学名:蓝圆鲹) 2、拉山网小巴浪鱼 3、鳁仔、青鳞仔(学名:沙丁鱼) 4、大目姑(学名:竹筴鱼、大目鲭) 5、花辉鱼(学名:花腹鲭)jvzquC41ejoig7xqjw4dqv4c18<16B76;8e:;B;6:9<
3.梭子蟹与青蟹的区别:青蟹为何更鲜甜肥美?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属于暖水性大型蟹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尤以福建东山岛水域最为著名 。其最大特点是甲壳呈青绿色,螯足粗壮有力,肉质纤维细腻,富含蛋白质与微量元素 。相比常见的梭子蟹,青蟹生长周期更长,活动范围广,摄食丰富,因此膏黄更饱满,口感更醇厚,尤其在秋后时节,母蟹红膏满盖,公蟹肉紧味甜,堪称jvzquC41lkgoiqz0vcuccx3eqo5hwjsinqibn899:6:`elg56g;12?h222k3::k:7cj9e=<566l:
4.崔罗石(上海海洋大学、云海科普):神话中的“神奇”动物如今在海妖Scylla和Charybdis——青蟹属、蟳属 女海妖Scylla和怪物Charybdis分别生活在墨西拿海峡的两岸,虽然在神话中这两种怪物让人避之不及,但在现实生活中,以这两种怪物命名的生物却颇受欢迎。 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Scylla是青蟹属的学名,而Charybdis是蟳属的学名,我们平常吃的螃蟹很多都来自于这两个jvzq<84yyy4lgyz0pgz/ew4{ftnd|8~ftji{aƒu|u1etqd424704973235u49732376a=>433?/j}rn
5.螃蟹吃什么食物?1、河蟹: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以鱼、虾、动物尸体等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 2、青蟹:青蟹学名锯缘青蟹,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除越冬产卵在较深的海区外,基本都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多夜间jvzq<84o0m{ekjt{w0ipo8gckmk05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