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以“年全国甲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

原创 董友军 何芷颜 等 物理与工程

摘 要

SOLO 分类理论把学生思维结构由浅到深分为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抽象扩展结构层次,其中前三个层次体现“量”的积累,后两个层次追求“质”的提升。在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构建 SOLO 层次与科学探究水平的对应关系,分析“2021 年全国甲卷物理实验试题”,并提出四点教学策略,即用“一量多选”突破单点结构试题,用“原理为本”突破多点结构试题,用“以点带面”突破关联结构试题,用“方法中心”突破抽象扩展结构试题。

关键词 SOLO 分类理论;科学探究水平;全国甲卷;实验试题

Abstract SOLO classification theory divides students' thinking structure from shallow to deep into pre structure level, single point structure level, multi-point structure level, correlation structure level and abstract expansion structure level. The first three levels reflect the accumulation of “quantity”, and the latter two levels pursue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LO classification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O level and scientific inquiry level, analyzes the “national physics experiment questions in volume a in 2021”, and puts forward four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are, breaking through single point structure questions with “one quantity and multiple choices”, breaking through multi-point structure questions with “principle based”, breaking through correlation structure questions with “point to area”, 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abstract extended structure test questions with “method center”.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它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1]。全国甲卷是指广西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藏区使用的高考物理试卷。在高考物理试卷中,主要通过实验试题来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本文在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分析 2021 年全国甲卷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并提出实验教学策略。

1 SOLO 分类理论的简介

前结构层次是指学生用一些与问题不相关的素材进行回答;单点结构层次是指学生用一项与问题相关的素材进行回答;多点结构层次是指学生用多项与问题相关的素材进行回答,但多项素材彼此相互独立、没有相互融合,能够处理简单问题;关联结构层次是指学生用多项与问题相关的素材进行回答,但多项素材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处理复杂问题;抽象扩展结构层次是指学生将多项与问题相关素材综合分析、归纳抽象出新的假设,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应用迁移、促使问题的意义得到扩展,具有更加广泛的普遍意义。

2 SOLO 层次与科学探究水平的对应关系

高考物理试题要求学生成绩具有合适的区分度,而 SOLO 分类理论可以测评学生思维结构的不同层次,因此它们之间隐藏着某种对应关系。

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高中物理学业质量划分为五级不同水平,且每一级水平皆包含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 4 个方面[3]。高中物理学业质量五级水平,是教师命题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其中学业质量水平 2 是 “学考”的命题依据,学业质量水平 4 是 “高考”的命题依据[4]。

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划分为 5 级不同水平,本文构建 SOLO 层次与科学探究水平的对应关系,如表 1 所示[5]。

3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试题分析

全国甲卷物理实验题共计两题:第 1 个实验题为力学实验,有两个设问,一个设问为单点结构层次,用一个公式就解决问题,比较易;一个设问为抽象拓展结构,需要用到个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才可以解决问题,思维跨度大,比较难;第 2 个实验题为电学实验,设问没有单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较多,最后两个设问为抽象拓展结构层次,主要考查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物理方法的灵活迁移,题目难度较大。其设问的 SOLO 层次如表 2 所示。

【9题】为测量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贴有标尺的瓷砖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形成一倾角为 α 的斜面(已知 sinα=0.34,cosα=0.94),小铜块可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如图 a 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小铜块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视频记录的图像,获得 5 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 ΔT=0.20s)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si(i=1,2,3,4,5),如下表 a 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得,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9.80m/s2)

设问1.1 是求加速度大小 a。由“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a=0.429m/s2,而题目要求“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故小铜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0.43m/s2。本设问只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属于单点结构层次。

设问1.2 是求动摩擦因数 μ。对小铜块受力分析,受到重力 G=mg、支持力 F1、滑动摩擦力 f;把重力 G=mg 分解为平行斜面分力 G1=mg sinα、垂直斜面分力 G2=mg cosα,由于小铜块垂直斜面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持力 F1=G2=mg cosα;因为压力 F2 与支持力 F1 是相互作用力,所以有 F2=F1,故摩擦力 f=μF2=μF1=μmg cosα;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G1 - f = ma,可得

;代入数据得 μ=0.315,由题目要求“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得到小铜块与瓷砖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2。本设问需要对小铜块进行受力分析、记住重力和动摩擦力公式、对重力进行正交分解、应用二力平衡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才可以得到正确结论,即“能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科学解释”,属于抽象扩展结构层次。

【10题】某同学用图(a)所示电路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 2.5V,额定电流 0.3A)、电压表(量程 300mV,内阻 300Ω)、电流表(量程 300mA,内阻 0.27Ω)、定值电阻 R0、滑动变阻器 R1(阻值 0~20Ω)、电阻箱 R2(最大阻值 9999.9Ω)、电源 E(电动势 6V,内阻不计)、开关 S、导线若干。

完成下列填空:

(1)有 3 个阻值分别为 10Ω、20Ω、30Ω 的定值电阻可供选择,为了描绘小灯泡电流在 0~300mA 的 U-I 曲线,R0 应选取阻值为 Ω 的定值电阻;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 (填“a”或“b”)端;

(3)在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较小时,将电阻箱 R2 的阻值置零,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U、I,结果如图(b)所示。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10mA 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4)为使得电压表满量程时对应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V,该同学经计算知,应将 R2 的阻值调整为 Ω。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 R1,测得数据如下表 a 所示:

(5)由图(b)和表 a 可知,随流过小灯泡电流的增加,其灯丝的电阻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该同学观测到小灯泡刚开始发光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160mA,可得此时小灯泡电功率 P1= W(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300mA 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W2,则

(保留至整数)。

由于力学实验已经分析了单点结构、抽象扩展结构,所以电学实验只选取分析多点结构层次设问 2.2、关联结构层次设问 2.3

设问 2.2 是二选一的选择填空。要正确选择 a,需要看懂滑动变阻器“分压式”连接的电路结构,才能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 a 端时,让滑动变阻器滑片电路分得的电压为 0V,即“能根据已有的科学探究方案,使用基本的器材获得数据”,属于多点结构层次。

设问 2.3 是求小灯泡电阻。根据 U-I 图像意义,由于“将电阻箱 R2 的阻值置零”,则图像某点的倾斜度表示小灯泡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即 R并=

,代入数据得 R并=7Ω。根据并联电阻的关系

,代入数据得 R小灯泡=7.167Ω。由题目要求“保留 1 位有效数字”,可得小灯泡的电阻为 7Ω。本设问用到串联电路规律、并联电路规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 图像倾斜度,即“能分析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属于关联结构层次。

4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

策略是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6]。教学策略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7]。根据以上试题分析,本文在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对实验教学提出以下 4 点教学策略。

4.1 用“一量多选”突破单点结构试题

所谓“一量多选”,是指测量一个物理量,根据实验精度要求,比较不同器材优势,选用多种器材进行测量。器材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没有器材就没有实验。做实验离不开器材的选取与使用,测量同一个物理量,选用多种器材,不仅可以促使知识更加完整,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8]。如设问 1.1,要测长度,若要求精确到 1mm 可以选用刻度尺;若要精确到 0.1mm 可以选择 10 分度游标卡尺;若要精确到 0.05mm 可以选择 20 分度游标卡尺;若要精确到 0.02mm 可以选择 50 分度游标卡尺;若要精确到 0.01mm 可以选择螺旋测微器。若精确度要求不高,且要求快速、即时测量,可以选用位移传感器、声呐、雷达等高科技测量工具。通过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既可以熟悉各种器材操作规范,也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从而突破单点结构试题。

4.2 用“原理为本”突破多点结构试题

原理是指实验所用到的规律或公式。原理是物理实验的核心,是创新实验的出发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归宿点[9]。问题的来源是从原理中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回到原理中去。所以老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原理为本,由原理去选取器材、组合装置、确定步骤、处理数据、分析误差等。如设问 1.1,用 Δx=x2-x1=at 2 测量加速度,就始终围绕该公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抓住了实验原理,就抓住了实验本质,无论怎么考查,只要从原理上去思考,就找到了解题方向,突破了多点结构试题。

4.3 用“以点带面”突破关联结构试题

所谓“以点带面”,是指通过一个知识点,带动整个知识面,让知识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以点带面,既有利于已有知识的理解深化,也有利于头脑中的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整体化的知识也是理解新知识的有力工具,还有利于扩大认识潜力,用深入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知识之间总是相互联系,通过以点带面,让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化,有助于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突破关联结构试题。如电学实验,“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可以整合相关的电压、电流、电阻、电热、电功率知识,如表 3 所示。

4.4 用“方法中心”突破抽象扩展结构试题

方法是指科学方法,即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并符合科学原则的各种途径或手段,包括在科学活动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方法中心”是指实验教学要以科学方法为中心,构建知识逻辑结构(见图 2)[10]。自然现象通过科学方法得到物理知识,物理知识通过科学方法得到函数关系,函数关系通过科学方法得到拓展应用,科学方法把自然现象、科学知识、函数关系、拓展应用联结起来,处于整个物理教学关系的中心。科学方法分为思维方法和学科方法[11]。学科方法包括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属于强认知方法,体现学科特点,可迁移性弱;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属于弱认知方法,贯穿各门学科,可迁移性强。高考实验题,来源教材,但又超越教材,即解决高考实验题,都能从教材的实验受到解题启发,获得解题方法。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必须认真完成教材所有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既要向学生讲清实验本身的原理,也要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的原理,既要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也要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如设问 1.2,要做出本设问,就要掌握平行四边形法、二力平衡法、牛顿第二定律法、保留有效数字法等方法,可以得出正确结果。通过方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掌握方法的一般性规律,实现方法迁移,突破抽象扩展结构试题。

5 结语

本文在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分析了 2021 年全国甲卷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既可以让一线物理教师明确高考实验试题“考什么”和“如何考”,也可以让一线物理教师思考“教什么”和“如何教”,从而提升一线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的针对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 2017年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5, 48, 45, 79.

[2]BIGGS J B, COLLIS K F. 学习质量评价: SOLO 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M]. 高凌飚, 张洪岩,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7-28.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32.

[7]闫金铎, 郭玉英.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 4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38.

[8]董友军, 彭欢, 熊宏华. 突出创新思维,考查核心素养——评“八省联考”物理实验题[J]. 物理实验, 2021, 3: 59-62.

DONG Y J, PENG H, XIONG H H. Highlight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examine core literacy—Comment on the physics experiment question of “eight provinces joint examination”[J]. Physics Experiment, 2021, 3: 59-62. (in Chinese)

[9]董友军, 翟春城.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模型与实践路径[J]. 中学物理教与学, 2021, 2: 45-50.

DONG Y J, ZHAI C C.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and practice path based on physics core literacy[J].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21, 2: 45-50. (in Chinese)

[10][11]邢红军. 物理教学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159, 175.

基金项目:广东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名称: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实践研究;编号:GDESH14002)。

引文格式: 董友军, 何芷颜, 翟春城. 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以“2021 年全国甲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J]. 物理与工程, 2022, 32(3): 61-66.

Cite this article: DONG Y J, HE Z Y, ZHAI C C. Analysis of test question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LO classification theory—Take “National Volume A Physics Experiment Test in 2021” as an example[J].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22, 32(3): 61-66. (in Chinese)

END

原标题:《SOLO 分类理论指导下的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以“2021 年全国甲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

THE END
0.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评析及能力结构水平研究依据SOLO 分类标准,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分析,编制了一个包含SOLO 结构水平层次、题号、分值、比例的2020 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SOLO 结构分析表,根据试题所考查的能力结构水平,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1)试题的SOLO 结构水平层次分析范例笔者以2020 年高考3 套全国卷理综的部分化学试题为例,按照jvzquC41yy}/onnrkct/ew45e7tvlqg
1.请问什么是历史solo题?如题SOLO题其实就是材料分析论证题.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具体含义如下: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44?:cl=c5chcej7g22k39@;9g4l3dmfe0jznn
2.阅读分享,启迪智慧——凤岗镇刘丽华名师工作室第7次网络研修活动其次,基于重要的评价工具——SOLO分类理论五种水平层次的划分确定学生能力框架。针对学生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的表现,通过描述分析学习结果在思维结构上的复杂程度,反映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清晰、合理地解释了层次之间的递进。再者,何老师分享了对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结果的一些启发:(1)我们的学习评价方法jvzquC41yy}/onnrkct/ew45||oh6tx
3.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地理综合思维的教学探析一、明确要考查的思维结构水平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四个水平层次与solo 分类评价理论的思维结构分层间有对应关系。比如综合思维水平2的要求是:“可以对材料提供的简单地理事象,从两个及以上地理因素彼此影响、彼此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要素jvzquC41o0}fpmfpiygoi7hqo1jpe857dgib6@f49:g4cm78;4:36;8439:5d;
4.教—学—评一致性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层次三:运用这样的数量关系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笔者分层推进,采用SOLO分类理论的五个水平对学生的应答进行了思维层次的分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展现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形成过程,真正从题型走向模型的建立,发展高阶思维。 一个平面: jvzq<84grcvft7xzl{hl0lto1lyc1;5462?348mvon5dqwygpve32;92;4812=5240nuo
5.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范文SOLO分类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等级描述,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1)前结构层次,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被材料中的无关内容或已有经验误导,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2)单点结构层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能涉及单一的要点,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3)多点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83:/j}rn
6.模型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学习成果结构)solo模型模型SOLO 分类理论(可观察学习成果结构) 系列文章 分享模型,了解更多👉模型_思维模型目录。看答案层次,识思维深浅。 1SOLO分类理论的应用 1.1 SOLO 在短视频脚本审核中的“5 秒钩子”分层优化——专注“知识类账号”流量提升 某MCN 机构运营 20 个“泛知识”抖音号,平均完播率仅 32%,平台新规则强调“前 5 jvzquC41dnuh0lxfp0tfv8{xkeid1jwvkerf1mjvckrt1::3;2892:
7.技术创新能力范文主导性高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建立的主导性高技术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D1为研发投入,D2为非研发投入,D3为技术改造投入,D4为研发团队投入,D5为其他技术人员比重,D6为研发成果转化能力,D7为自主创新产品率,D8为申请专利成功率,D9为生产设备水平,D10为生产工人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3:9:7mvon
8.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物理概念教学——以人教版第十章“浮力”为例该阶段对应的是SOLO分类理论中的关联结构层次,能够将问题进行整合,在头脑中将知识点串联整合在一起,并形成一套解题方案,能够在相关情景中进行解答。这一阶段属于思维水平的高阶阶段。 4.5. 会应用 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在将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将浮力能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探究生活jvzquC41yy}/jjsurwh/q{l1lq{spjq1RcvftRshqtsbvrtp0cyqzHucrgxJFF;::26
9.基于SOLO分类法的试题评价分析学生在关联结构水平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和扩展思维,把已知的结论、结果推广到更新、更广泛的领域。 Table 1. SOLO Level division criteria for non-experimental questions 表1. 非实验题的SOLO层次划分标准 2.2. SOLO理论应用于试题评价研究中的优势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46;?7a:5667<89950jvsm
10.围绕理解的学习评价——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视角.docx围绕理解的学习评价运用 SOLO( 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分类理论,主要从设计评价内容、预设学习目标、分析先前理解水平、分析学后理解水平及理解水平的变化情况等方面构建学习评价框架。其评价核心是分析学生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任务给出的理解和反应来判断学生可观察到的认知结构,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个性化的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53@4:27:25<5662642@;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