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土炕”

心眼儿哇可俏了,一是想为繁荣咱县的文化事业涂点淡颜素色,更主要的是爱这一道道,偶有空闲就想敲打几句。可犯愁的是腹中空空如也,搜肠刮肚五脏六腑倾空,不说可抖它一星半点鲜的,就是糟粕渍渣也是难的很,为此几乎是搅尽脑汁煞费苦心。也罢,吃不进去,何以吐的出来?

近日见文学大家们都在搬弄家乡常短,遂突发奇想就过去的土炕凑合几句,可遗憾的是张俊生先生已捷足先登。新添了两难,再说道吧有熟堂气,不说吧也为此没少肚皮上划道道。不想白折腾,故此斗胆而为想一吐为快。不过咱绝对没有前篇的文字细腻,语言生动,难为有阅者诘屈聱牙了。

农村的土炕起源哪朝哪代,因史资浅薄不得考证。总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了,是货真价实的中华民族农村农民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土炕怀抱着祖祖辈辈载过了无数的日月星辰,传说着古老的文明;演译着时代变迁,澄滤了酸甜苦辣,记述着流年过往。有多少悲欢离合儿女情长在土炕上见证,有多少帝王兴衰庶民生息成就了土炕上的故事。土炕是一席期盼,土炕是一搁港湾,土炕是一隅温馨之榻。世世代代土炕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热情地付出,它的功德不可抺杀,它的价值无法评估。

当时光交替年复一年的日子渡到今天,日新月异的社会进展,农家土炕渐趋成为流传佳话,气与电的炊灶普及,使土炕自然卸责。但它依然是我们耿耿于怀的念想。

再远的不去追溯,就我们这一代对土炕有着无限浓厚的情感,土炕伴我们来到这个多彩的尘世间,土炕又陪我们长大成人,进而步入社会安居乐业。

话说土炕,在我们当地可分为两种:一是造型各异的顺山炕,一是临窗一屋的守锅炕。顺山炕一般是傍墙从窗台到后墙磊砌的满间炕,炕沿脚迎门间隔约一米多宽,是供人活动的空间地面,锅灶在隔墙另屋建造。也有两间没有隔墙的守锅顺山炕,炕长均在一丈多,是屋内满间的长度,目的是全家人都可居睡在一起。这些锅灶与炕的布局,因过去的穷困致使农村百姓的蓬筚寒舍,只能这样设置,寒酸的满足则成了穷苦人家让现在看来的陋习。再后随着物质基础的提升,房舍的扩大,人们观念上的讲究,一屋采用窗墙式间隔锅灶与炕的式样呈现众多。

“红嘴板肚黑尾巴上树,”这是我们孩提时影响较深的一则启蒙谜语,古人对灶口、炕、烟筒(窑独)形象地予以概述。

“尺八的锅台二尺的炕,胳肘放在窗台上。”这是指建造锅灶与炕时两者高低的严格尺码,如若违背炊烟排放则不顺畅,或是格局不相称。垒灶时还有锅底与炉齿的距离恰好火铲可左右反转,这样炊火的聚能点可直冲锅底,锅面受热及时,且火与烟在灶堂恰有适度自由旋转的空间。灶口与锅台面的尺寸是五六寸为宜,如此灶堂烟火则不会从灶口溜出。不过这建造灶炕的说法很多,严守规矩还得因地制宜,不然少许炊烟仍会从灶口溜出。例如烟筒(窑独)四周附近巧有高植物或建筑,因风向缘故同样会影响炊烟的排出,农村流传的通俗几大“愁”顺口溜其中就有:房漏灶火烟。所以,别小觑制灶炕的法式,它蕴藏着劳动人民深广的智慧,是一门很精道的技术活。

垒砌锅灶与炕并非人人可干。印象中,那时候我们村唯一能胜任这一活力的人叫杨山斗老汉,因常年累月风吹日晒的艰辛劳作,躬身行走的姿势总显爬山的样子,于是人们给送了“跋山斗”的绰号。经他砌制的灶炕不管什么环境地形,都将随心如意,尽人称赞口牌很高。

我记的小时候,大爷叔叔弟兄俩,有一回因垒砌灶炕争的面红耳赤,险有要打起来的势头。那天我放学回家,一进门家里灰尘遍布,奶奶在锅台上放的火盆给我热饭,大爷叔叔两个人满脸的污黑汗迹,忙着垒砌灶炕。人们一般每隔二三年,炕厢一是因烟痂烟尘过多,阻碍烟气的畅通,再是炕槽壁和铺炕板有损,就需重新整治一次,往往都是利用农闲时。大爷叔叔各持己见,正为各自的砌法而争执,最后经奶奶的劝说,弟兄俩互取各自认为正确的一面,总算把灶炕砌好了,可当在灶堂燃火时,柴烟不住地一缕一缕从灶口往外蹿,一时间满屋的烟霾,任凭你怎样的扇挡都无济于事,大爷叔叔看着几乎是一天的折腾却前功尽弃束手无策了。“不想的麻烦山斗哥了,看来不叫尔整制不行。”叔叔无奈地说。本来那烟灰尘圾的就不是惹人好作的工项,古人早有诫言:“和坭拉锯叫色不去”,这是很费力;而“掏厕打炕(治理灶炕)谁也推抗”,这活力太不卫生惹人犯愁。那时候又不兴工钱,只要应承均为义务效力,所以尽量不要扰害他人。生活在底层时期可人们的精神可嘉,都是热心爱助互送真情。这“跋山斗”自然是随叫随到,可以说村里家家的锅灶和炕都用老人砌过,即便不扑身去干也少不了老人的指点一二。再说要重新整治炕厢槽还得用土圾,在当时打土圾全村也只有这“跋山斗”老汉会,也只有人家有打土圾的模子,所以土圾块在当时是垒砌灶炕的专用建材。

我们住的是土窑洞,这无疑为垒砌灶炕比房舍又多了些难题。因为窑洞墙壁叫筋逛墙也叫窑腿,约有一米多厚,加上弧形窑顶两边的着墙部分,从墙面挖出烟筒槽很不便利,而且担心对窑腿有损留有危患,所以必在炕外的院窗台角紧帖窑壁垒一烟筒,烟筒着地处与炕厢口相接处还要砌个约七十公分大的空方洞(也俗称狗窝),供炊烟的回旋和烟筒口外来风力的抵压软化,还可沉积烟尘。这是古人气与力学科在实践中的运用,虽然老农不善修辞理性,但它的功能性真可谓是集多元为一体。

“宽窑窄洞”这又是在盘制炕厢走烟的说法,这意思是炕厢的洞槽窄些敛烟,炕宜快热保温,而窑独(烟筒)宽大些易顺烟有吸力。

盘炕厢(垒砌走烟槽)分有直趋式和来回式。灶台与烟筒呈对角状可采用直趋式,这样在灶台通向炕厢的咽喉处设置深坑(也叫滴灰八),起积滤烟灰的作用,在此分支各炕厢槽以便灶烟顺势而走。来回式是指灶台与烟筒呈平行状,这样炕厢的走烟槽就得迂回弯转,方可满炕受热。这种垒砌法难度较大,没有一定把握排烟不畅,很容易造成灶口溜烟,大爷叔叔的垒砌失败原因就在于此。于是多有从滴灰八直到烟筒底口(狗窝)专留一过烟槽,名为偷洞,这可为技术不过关者留一退步余地。尽管懂得烟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原理,可实际操作还是很不到位,故而人们可也真叫劳心耗力不少。

炕厢烟槽摆好后,覆铺炕面也是个较真活儿,往往原拿原放不得要令,尤其是炕角处空间大,铺放不稳会不经踩压而陷塌。铺覆炕面过去都用板石块,而这板石块要到很远的山沟撬寻,由此若损坏一块着实愁烦。听奶奶说爷爷在一次去山沟撬背炕板石块时,被滑下的边石把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险些砸掉,爷爷抱着血肉模糊的伤手,还是坚持把炕板石背回了。那时又缺医少药,感染发炎一直持续近半年的功夫才痊愈。

“土炕无席”这又是对困难艰苦时期的真实记录。那个物质匮乏的时期,什么东西都是紧缺。我印象中自有记忆起,炕上的席就是残缺不整,几乎都用布块或是牛皮纸缝补粘贴着。那一年临近春节,我记得叔叔扛回一领用苇子编制的新席卷,铺在炕上那个鲜亮着实让我喜爱兴奋至极,晚上睡不着,隔一会儿伸手摸摸破褥子下的席面,那么光滑那么暖手,还带有扑鼻的异香味。早晨天刚亮就醒来了,在被子里和奶奶看鲜艳的窗花,手还在席面上托着,听奶奶讲窗花图案的故事,什么岳飞呀,曹操呀,莲花呀,牡丹呀等等,因炕上铺了新席,那年的春节愉快劲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不太远的年限,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大花漆皮替代了苇子席,至于现在老人的炕上,人们又时兴踏踏棉,因为炕不过烟火也不凉,挡寒避潮很适用。

那一年我新盖了南房。现代的人们对灶炕也进行了革新制法。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冒险”尝试。经过一天的时间,时称来回式的顺山懒汉炕终也砌成了,并且很成功,为此也着实开心。新式的灶台还添制了风箱与吹风机二合一用的风口,潜衔在灶堂的炉齿下,以备停电时风箱应急,另外还增设了滴灰八和捅漏烟灰的打灰蛋,免去了过去每天晨起生火时,挽袖子伸手掏风箱口积灰的劳赘。

这里提到的懒汉炕,其法式与过去不同的是炕厢下不垫土,就地垒砌炕槽壁。社会进步了什么也相随转换,炕厢全部由砖块替代土圾,既结实又方便好用,覆铺的砖炕面既保温又平稳。这懒汉炕也真省下掏灰整炕的时间,至少六七年不用操心整治炕的问题。

“家暖一条炕”说的不假,在仅有一樽火盆从灶堂掏出做饭时留下的余火可以炽家外,人们熬过的一个个数九寒冬,就是靠着炕热量的供给,因而为使炕的热量保持常温,人们又是百般周折地弄回可烧的材禾。朴素的灶堂,只要你填放上可燃物,炕会亳不吝惜亳不保留地,把它吮吸到的那份热赐予主人,土炕与主人相依相惜历经着尘世沧桑,日起日落。

常听有人说:“这是炕头上的客人”。因为炕头最热,一家里往往都是长辈老者在占有炕头。那显然把这客人奉为至尊,坐上客贵客是农村人最纯朴最虔诚的款待。

日子走过季节,生活路过岁月。土炕记载着生活的斑驳,土炕有过曾经,现在,将来也会浓墨重彩留在历史的一页……

THE END
0.土炕夜读汪曾祺,读到“家人围坐,灯火可亲”,很是亲切。汪老的这种表达,与家乡的一句俗话“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表达是一样的,都在传达一种冬日的温馨,只是有南雅北俗之别。 土炕,是北方jvzquC41yy}/lrfpuj{/exr1r182ek=977gdfA
1.中国文艺网住在农家,土炕地铺,生活简单。美院老师,自力更生。喂猪养兔,养鸡喂鸭。自给自足,亦苦亦乐。东陈村边,水坑甚多。牡蛎很多,还有鱼鳖。美院老师,不仅艺高,还通厨艺。捡来牡蛎,做成美食。村民见之,以为稀奇,还敢吃这!侯老发明,钓鳖之法,钓了王八,大家分食。改善生活,妙招很多。村内少医,慧文医生,为民诊疗,jvzq<84yyy4dhufe0qxh0ls1zy5cy‚h1427:2?4v427:2?69a6:89@<0jvsm
2.土炕洋歌我们窗口和那柴火垛算是隔着一条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深深地印着两条车辙。东边则是一个大水坑,平时什么水都往那里流,刮东风的时候会飘来阵阵腐臭。怎么出去呢?还是躺在炕上唱歌吧,歌里的情景比外面好些。 我开始攻坚了,那是几首特别节奏和多半音的歌,之前我对此是望而却步,不敢碰的。平时唱一般的节奏2jvzquC41yy}/onnrkct/ew4738ut8t<
3.知青之歌《那年插队在丰安》一排的排长叫杨永庆,与我插队时都是在丰安二队,我们曾经同吃一锅饭,同睡过一盘土炕。他体态匀称,独子,他既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也是班上的大班长。插队回城后他被分到青年门市部对面的相州宾馆上班,我去他单位看过他几次,他拿出当时我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的"速溶咖啡"招待我,使我眼界大开,终于知道了味苦的咖啡可以是饮料,喝时要加方糖牛奶以jvzquC41yy}/onnrkct/ew44enyp@:
4.实用的五年级故乡作文(通用68篇)隐忍雷雨闪电,头越走越低的洗心河啊,担水的葵花姐跟瘸腿哥走了么,霞光怎么还照着她的半根扁担,虚无的空间?瑟瑟发抖的牛羊啊,十里山岗怎么不见照顾了一辈子瞎子婆的鞭子伯?还在苦望的苦楝树啊,三寸金莲的奶奶,是否还盘腿土炕,剪着窗花;直不起腰的老娘,是否还就着灯花,苦苦缝补篱笆墙 风一jvzquC41yy}/{~|gpoo/exr1|wuxgw4ywpobpsn149:4:9<0jvsm
5.五年级语文上册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好词好句摘抄坑kēng(坑洼、水坑、泥坑) 洼wā(水洼、山洼、坑坑洼洼) 填tin(填写、填平、义愤填膺) 庄zhuāng(庄稼、庄、庄严) 稼ji(庄稼、稼穑、庄稼汉) 俗s(俗语、俗气、庸俗) 跃yu(跃进、飞跃、龙腾虎跃) 葡p(葡萄、葡糖、葡萄酒) 萄to(葡萄、葡萄干、葡萄架) jvzquC41yy}/srlwujo/exr1sk528A626:<9:<83;3;/j}rn
6.陈庄旧事散文鸡娃运回家,我发现,我睡觉的地方被小鸡侵占了。屋地上,一架大铁床代替了暖暖的土炕。屋里的湿潮,我只睡了一晚,便起了一身的湿疹。小胖上课时无故躲得我远远的,那怪异的眼神,让我通红的脸无处躲藏。 母亲对小鸡付出的精力让我惊叹。年少不懂生活的艰苦,看到小鸡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褪了那支娇黄的绒毛,长出jvzquC41yy}/{~|gpoo/exr1{wrv1|fpygt03=>;748/j}rn
7.家乡的土炕说起农村老家的土炕,那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情怀。说起对农村土炕的那种特殊情怀,只有出门在外、远在他乡的游子才能体会。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这才是过去人们憧憬的理想生活。 南方取暖靠抖,北方取暖有炕。“鞋脱了,上炕去,炕上热乎。”这是陕北人招待客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炕在严格的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床。是窑洞内用砖石、jvzquC41c0sfkyncp0io1=9zxjy32
8.第7集一起走过的日子水清滢高音质在线试听睡热土炕 随身带个小本子 把听到看到有意思的人和事儿 小曲和笑话等等全记录下来 经过加工提炼 写进作品里 一九六五年 一九七一年 先后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红梅与珊瑚选队长就是在大水坑搞四清时创作的 群众看了说小伙子日能的很 写啥像啥 把这地方的人和事写神了 jvzquC41yy}/m~lqw0ipo8rkzuuoi8:qwmgv;>3jvor
9.今年195期福彩3d所有字谜汇总2025195期:北京千艺 四联手 震灾会 住土炕 三九中 2025195期:蓝色闪电字谜 萝卜拔 四方援 二必看 含远山 2025195期:日月通谜 两手抓 救灾难 独跨四 风入松 2025195期:灵狐说梦 左右牵 震山川 做游戏 没出走 2025195期:金彩和迷 客来游 玉树震 教室里 拄铁拐 jvzquC41yy}/:95:424og}4r1362;@69:0nuou
10.2020年有关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一铺土炕能睡5——6人原来冬天要来了,奶奶家要买煤取暖,需要我这样的“劳动力”来干活,爸爸和老叔、老姑父把煤炭从车上卸下来并送到小房里,我也尽了自己的能力跑前跑后,忙得不易乐乎,并因此得到了奶奶的夸奖。而如今的奶奶家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装上了地热。煤气,再也不用烧煤了,冬天屋里的温度jvzq<84yyy462?=0eqs0i~fpjq{hcw4e44>26<3jvor